在《说唐演义》里,罗成的地位非常高。他是北平王罗艺之子,武功全唐第七,因为性情高冷,长相俊俏,使一杆银枪,人称“冷面寒枪俏罗成”。罗成是冲锋陷阵的好手,是擅长阵法的高手,李世民得到罗成后如获至宝。可是,李建成嫉妒李世民有罗成这样的人才,想办法让罗成上前线对付刘黑闼,罗成终被刘黑闼乱箭射死……

不过,在真实历史上,罗成是死在李世民手里,而且,李世民是为了救一个叫王君廓的小人,而牺牲掉罗成的。

李世民真实战绩考证(李世民为何犯这种错)(1)

一、历史上真实的罗成

真实历史上并没有罗成这号人物,罗成只活在《说唐演义》里,活在民间评书中。根据罗成的经历与身份,他的真名应该叫罗士信。

罗士信原来是隋朝大将张须陀的手下,张须陀奉命攻打瓦岗寨时,兵败身死,罗士信便投入瓦岗寨李密手下效力。不久,瓦岗寨败于王世充,罗士信又成了王世充麾下,由于王世充不重视罗士信,罗士信又离开王世充,投奔刚刚建立的唐朝,在李世民麾下任职。

李世民真实战绩考证(李世民为何犯这种错)(2)

公元620年,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所在洛阳城,罗士信为前锋进击洛阳以西的慈涧。据《资治通鉴》记载,战争中,罗士信奋起神威,一枪将王世充的太子王玄应刺落马下,由于王玄应身着厚甲,受伤不重,其部下拼死救得他生还。但罗士信的勇猛震慑了敌军,太子军团立即后撤,唐军掩杀,王玄应逃走。接着,罗士信又带兵围攻洛阳之北的千金堡。千金堡守将知罗士信勇猛,坚守不出,凭着城高墙厚,罗士信无可奈何。不过罗士信脑瓜一转,想了个办法。他让一大批妇女抱着婴儿在千金堡城下啼哭并吵闹。千金堡守将大声问妇女们干什么?女人们说,她们是洛阳乱民,受不了洛阳坏蛋王世充的压迫才逃出来的,听说千金堡被罗士信占领了,罗士信是个好人,所以来投奔罗士信。女人们把王世充说成坏蛋,把罗士信说成好人,这话激怒了千金堡守将,立即打开城门,要将这群女人杀光。结果城门一开,埋伏在周围的罗士信军队趁虚而入,占领了千金堡。

随后,罗士信随李世民大军攻破洛阳城,唐高祖李渊封罗士信为绛州总管、剡国公。

罗士信有勇有谋,关于他的传说还有很多,几乎把他神化了。不过总的看起来,罗士信与罗成,经历颇为相似,所以可以把罗士信看作是罗成的原型。

只不过,罗士信死得太冤,这与李世民偏心有关。

李世民真实战绩考证(李世民为何犯这种错)(3)

二、李世民为什么要牺牲“罗成”,救出王君廓?

公元622年2月,天气异常寒冷。河北悍将刘黑闼为了给窦建德报仇,率军南下,在河北南部的洺水一带,与李世民所率唐军大战。当时,守卫洺水城的是王君廓。刘黑闼先将洺水城团团围住,然后在城之东北挖了两个甬道,通过甬道来攻城。随着甬道越来越逼近城池,洺水城看来是守不住了。李世民心急如焚,他派兵增援了几次,可是每一次的援军都被刘黑闼挡回。

李世民是个理性的人,他知道洺水城保不住了,但是他要保住洺水城内的王君廓,希望有人能带敢死队冲进洺水城,换出王君廓。做这个决定对李世民来说是痛苦的,因为他要救出王君廓,就要拪牲一员大将,谁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呢?

这时候,罗士信站出来了,罗士信告诉李世民,他愿意冲进洺水城,救出王君廓,然后再守城。

就这样,罗士信带领200敢死队冲进洺水城,成功替出王君廓。然而他却处在了绝境,尽管李世民也想救,可是救不了了,刘黑闼的甬道进入城池,城破,罗士信被俘。刘黑闼劝罗士信投降,罗士信宁死不降,刘黑闼只好杀了他。一代名将,就此终结传奇,当年他只有22岁。

据说秦王李世民得知罗士信死,泪流不止。那么,既然李世民能为罗士信流泪,当初为什么要用罗士信替换王君廓呢?王君廓何许人也,难道他比罗士信更重要吗?

李世民真实战绩考证(李世民为何犯这种错)(4)

答案是:王君廓确实比罗士信重要。

首先,王君廓参加反隋的革命事业比罗士信早很多,在李渊晋阳起兵之前就参加了。李渊晋阳起兵后,势力单薄,四处寻求支持者与合伙人,与王君廓联系过。王君廓以支持者身份加入李渊团队,还是带着一支几千人的队伍加入的,李渊对王君廓非常满意,封其为上柱国、常山郡公,地位崇高。王君廓加入李渊团队后,也曾立下功劳,比如攻打洛阳时,王君廓成功截断王世充粮道,为唐灭王世充做出不小贡献。李渊又封他为彭国公。

相比之下,罗士信加入李唐团队较晚,是李渊建立了唐朝之后才参加的,相当于打工,不属于领导层,所以地位较低。

其次,王君廓跟的是大唐皇帝李渊,是李渊的人;罗士信跟的是秦王李世民,是李世民的人;秦王能和皇帝比吗?地位上的差别摆在那,李世民不得不重视王君廓。

李世民真实战绩考证(李世民为何犯这种错)(5)

三、王君廊的小人行径

王君廓的名声很不好,《新唐书》详细记载了他的桩桩丑闻,有这么几件事值得一提:

一是“诱叔杀婶”。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王君廓想参加,可是他的叔叔不同意、也不支持他。王君廓居然诬陷他的婶婶与人通奸,叔叔信以为真,杀了婶婶。于是,王君廓以杀人罪逼叔叔和自己一起走上反隋道路。

二是“打家劫舍,胡乱杀人”。王君廓纠集了一批人,在山西夏县和长平一带肆意掳掠,当地百姓对其敢怒不敢言。

李世民真实战绩考证(李世民为何犯这种错)(6)

三是“背叛友谊,谋害兄弟”。王君廓与韦宝和邓豹是一起的,平常都是兄弟相称,到处抢劫。可是当韦宝和邓豹想投靠唐军,王君廓想投靠瓦岗寨,意见不一致时,王君廓竟然袭击、杀害了两人,夺其财物与人马,投靠了瓦岗寨。由于瓦岗的李密不喜欢他,他转身又投靠了李渊。

四是“见风使舵,势利之极”。李渊还是皇帝时,王君廓对他毕恭毕敬,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王君廓就立即转向,为李世民卖命。李渊的儿子李瑗任幽州大都督,李渊怕李瑗做不好这个大都督,便派王君廓辅佐他。王君廓开始还是尽职尽责,认认真真,可是玄武门之变发生后,李渊要李瑗尽快回朝。王君廓却劝李瑗不要回朝,稳住了他。然后,他找个机会带兵杀死李瑗部下王诜,抓住李瑗,将李瑗勒死了。李世民为了奖励王君廓,把李瑗家中人都赏给他做奴仆。

李世民真实战绩考证(李世民为何犯这种错)(7)

其实,王君廓对李世民也不是忠诚不二的。李瑗死后,李世民命王君廓做幽州大都督,可是他在大都督任上从不遵守法度,我行我素,横行霸道。长史李玄道劝说不听,于是李玄道上报朝廷,王君廓知自己所犯罪大,于是逃往北方突厥处避乱,结果在路上被乡民们杀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