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四川年猪节(这头衡阳寺门前猪为何)(1)

正宗四川年猪节(这头衡阳寺门前猪为何)(2)

正宗四川年猪节(这头衡阳寺门前猪为何)(3)

衡阳寺门前猪。

红网时刻衡阳9月29日讯(记者 闵美颖)“好呆萌,两头黑,中间白,像大熊猫一样。”“快,留个影。”近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会场衡东罗荣桓故居游客体验中心前坪,秋阳高照,在衡阳市优质湘猪综合展区,不少与会者纷纷在几头小猪前驻足议论并拍照,成为了主会场一道别样风景和观众打卡地。

吸引与会者的几头小猪叫衡阳寺门前猪,因产于衡阳县洪市镇寺田村,此处古地名为“寺门前”而得名,又因毗邻的曲兰镇王船山先生故居名为“湘西草堂”,故又名“草堂猪”,不仅长相可爱,萌似大熊猫,还颇有来头:有 500 多年的养殖历史,还获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衡阳市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贺晓霞介绍,衡阳寺门前土猪肉以其自然清香,土到极致的独特风味而誉满三湘。其肉色鲜艳,色泽均匀,脂肪润白,肉质细嫩,口感爽滑,肉味鲜香,肥而不腻。经权威机构检测,衡阳寺门前土猪肉肌纤维含量每平方毫米比普通猪肉多40%,风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46%。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同样,种猪是猪业的芯片。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省畜牧兽医局组织对全省优良地方品种猪进行调查,将它命名为衡阳寺门前猪,属于“华中两头乌”系列,由衡阳县种畜场进行保种和开发利用。截止 2021 年底,衡阳寺门前猪保种群存栏762头,其中,种公猪59头,种母猪703头。

坐落于衡阳县西渡镇秋塘村的衡阳县种畜场,始建于1973年,主要承担畜禽良种繁育、科研、示范、技术推广等职能,并成为湖南建设的五处地方猪种保种繁育基地。为加强对衡阳寺门前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种畜场成立了衡阳县寺门前猪保种育种领导小组,依托湖南农业大学和衡阳师范学院为技术平台,积极开展饲养试验、屠宰试验,充分运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进行保种育种,组建了12个家系血统进行保种选育。

发展衡阳寺门前猪养殖,已列入衡阳市农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优质湘猪产业集群项目。为加大寺门前猪开发和利用,衡阳县打造了寺门前猪产业园,成立寺门前猪养殖公司,实行“公司 基地 家庭农场”的生产发展模式,开设了“衡阳寺门前猪肉专卖店”。全力打造以衡阳县种畜场为中心15公里范围内的寺门前猪产业园,实行集饲养、屠宰、贮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并成立衡阳县寺门前猪土特产销售公司,积极开展产品开发与优质湘猪品牌创建工作,开设寺门前土特产销售专卖店,进行鲜肉分割销售,同时努力开发卤腊制品及猪肉初级产品的加工,目前,“清水芙蓉”精品薄片鲜肉、卤猪心、卤肉、精品腊肉等初级加工产品,在市场销售反馈良好。

“消费者能实时进入我们的质量追溯系统,能看见这块猪肉从保种、养殖、疫苗、饲料、屠宰、检验、物流的全过程。” 衡阳县寺门前猪土特产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产品已入驻省惠农网和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网,并申请注册了二维码,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