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鬼谷子因其浓厚的神秘色彩而备受人们关注,对其真实身份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而《宗教词典》对鬼谷子的定义是:

“中国古代传说人物,姓名、生时传说不一。”

而史料记载中说他高深莫测,隐居深山,不仅能通天彻地,更是通晓宇宙其妙,无所不能。他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的纵横家“苏秦、张仪“更是为世人耳熟能详。留下的传世名作、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总结的《鬼谷子》,更是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享誉海内外。但这样一个被世人传颂的千古奇才,有关他的文献记载却寥寥无几。身份的真实性也遭到质疑,那么鬼谷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千古奇才鬼谷子的故事(被誉为千古奇才)(1)

一、关于“鬼谷子”的由来

在现存古籍文献中,最早记载鬼谷子的文献是司马迁的《史记·苏秦列传》和《史记.张仪列传》: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苏秦,雒阳人(今河南洛阳)。张仪,魏国安邑人 (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 ),魏国贵族后裔。苏秦和张仪都是活跃在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或谋略家,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纵览形势,横说是非,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深刻影响着战国后期群雄之间间并战争的形势。而且他们的观点和思想也对后世王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思想家孟子的学生景春更是给予他们很大的评价:

“苏、张:‘一怒而天下惧,安居则天下熄’。”

既然徒弟都这么厉害,那么作为传授他们知识的老师也绝不是泛泛之辈。那么苏、张二所从师的“鬼谷先生”是什么来头呢?我们看一下裴骃《集解》引东汉泰山太守应劭的《风俗通义》里的记载:

“鬼谷先生,六国时纵横家”。

关于鬼谷子是纵横家的说法,在清朝秦恩复在其所撰的《鬼谷子叙》里也有载:

“今观其术,词峭义奥,反复变幻,苏秦得其绪余。即掉舌为纵约长,真纵横家之祖也。”

毫无疑问,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纵横家,而且纵横学就是他开创的。我们再来看晋.王嘉在《拾遗记》里关于苏秦、张仪拜“鬼谷先生”为师的记载:

张仪、苏秦二人,同志好学,迭剪发而鬻之,以相养。或佣力写书,非圣人之言不读。遇见《坟》《典》,行途无所题记,以墨书掌及股里,夜还而写之,析竹为简。二人每假食于路,剥树皮编以为书帙,以盛天下良书。尝息大树之下,假息而寐有一先生问:“二子何勤苦也?”仪、秦又问之:“子何国人?”答曰:“吾生于归谷。”亦云鬼谷,鬼者,归也。又云,归者,谷名也。乃请其术,教以干世出俗之辩,即探胸内,得二卷说书,言辅时之事。《古史考》云:“鬼谷子也,鬼、归,音相近也。”

可见“鬼谷”是一地名,“鬼谷先生”就是因居住地是鬼谷而自命的绰号。我们也因此可知,鬼谷子是一位隐归山谷的逸士。这在《鬼谷子》里也有记载:

“周有豪士居鬼谷,号为鬼谷先生,苏秦,张仪往见之,择日而学。”

千古奇才鬼谷子的故事(被誉为千古奇才)(2)

那么这位通晓纵横捭阖之术、号称鬼谷子的其人,又姓甚名谁呢?

二、关于鬼谷子的原名

关于鬼谷子原名最早的记载,是在唐.《仙传拾遗》一书中:

“鬼谷先生,晋平公(?―公元前532年)时人,隐居鬼谷,因为其号。先生姓王氏名栩,亦居清溪山中。”

在《录异记》里也有记载:

“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云姓王氏,自轩辕之代,历于商、周,随老君西化流沙,洎周末复还中国,居汉滨鬼谷山,受道弟子百余人。”

千古奇才鬼谷子的故事(被誉为千古奇才)(3)

《仙传拾遗》和《录异记》的是唐末五代杜光庭所著的,杜光庭曾官至户部侍郎。晚年的时候辞官隐居在四川青城山。他的一生有很多著作。《仙传拾遗》是他著的是一部神话志怪小说,《录异记》则是一部古代的神仙集。可见在唐末五代的时候,鬼谷子已经被拉进了神系。等到了明朝的时候,鬼谷子更是被神化、幻化到不仅能通天彻地,平地飞起,还有延年益寿之方,而且学识渊博到无人能及。关于这些《东周列国志》里是这样记载的:

“周之阳城,有一处地面,名曰鬼谷。以其山深树密,幽不可测,似非人之所居,故云鬼谷。内中有一隐者,但自号曰鬼谷子,相传姓王名诩,晋平公时人,师从老子,在云雾山与宋人墨翟,一同采药修道……其人通天彻地,精通百家,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修真养性,却病延年,服食异引,平地飞升。”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所写,是一部有关中国古代的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主要写的是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冯梦龙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穿插编排成了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一下,

千古奇才鬼谷子的故事(被誉为千古奇才)(4)

关于鬼谷子姓王名诩,不仅在明代李杰的《道藏目录详注》有载:

“鬼谷先生,晋平公时人,姓王名诩,不知何许人也,受道于老君”。

在明代嘉靖年间的《一统志》的也有记载:

“鬼谷子,姓王名诩,楚人。尝入云梦山采药得道”。

而后人所称呼王禅老祖的“王禅”则来源于民国五年《淮阳县志》(古迹章节第十页):

"王禅冢,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即现在的河南省郸城县西部汲冢、巴集北段寨的高丘。笔者认为,关于鬼谷子原名“王训”,“王诩”,的叫法,大多都是沿袭的唐代的神话志怪小说《仙传拾遗》一书中的说法,都是为了神话鬼谷子而伪托的,不足为信,而所谓王禅老祖的叫法也没有经得起推敲的史料作为依据。

三、关于鬼谷子其人的考证

鬼谷子的身份之所以被打上问号,是因为《史记·苏秦列传》司马贞《索隐》引乐壹《鬼谷子注》引起的:

“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

千古奇才鬼谷子的故事(被誉为千古奇才)(5)

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总结的《鬼谷子》,价值很大。在乐壹看来,此时不是鬼谷子所著,是苏秦伪托的名号,以至于很多学者就此推断,说鬼谷子是苏秦为了神化自己,而虚构的一个人物,如清人翁元圻在《困学纪闻》中的说词:

“苏秦、张仪即鬼谷子。”

还有张心澂在《伪书通考》的说词:

‘鬼谷者,谓无其人,犹无是公云尔。’斯说得之。”

直至今天,鬼谷子的真实身份仍然遭到质疑,难道鬼谷子真是虚构的人物?我们再来看唐朝知名学者李善注郭璞《游仙诗》里的说词:

“周时有豪士隐于鬼谷者,自号鬼谷子,言其自远也。然鬼谷之名,隐者通号也。”

啥意思呢?李善认为鬼谷子是隐逸之士的通号,即鬼谷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我们再来看一下认可鬼谷子是确有其人的近代学者吕思勉先生在其《先秦学术概论》中的说法:

“说虽不经,而鬼谷先生为战国时纵横家大师,为仪、秦之术所自出,则无可疑矣。今世所传,有《鬼谷子》十二篇……”

千古奇才鬼谷子的故事(被誉为千古奇才)(6)

关于鬼谷子的身份,在明代宋濂《诸子辩》、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十五史补编·汉书艺文志考证》、《中兴书目》等众多文献史料中都有记载,且都是信而不疑的。

至此,关于鬼谷子是否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笔者认为,鬼谷子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因为在关于记载鬼谷子的所有古籍文献中,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是最早的记录。而司马迁做史的严谨精确作风,也是得到后人认可的。况且西汉距春秋战国的时间并不长。至少关于鬼谷子的身份,司马迁还是可以稽考清楚的。而有关苏秦、张仪为其弟子,纵横学派为其所创的记载,笔者也是深信不疑的,因为这些都能在现存的古籍文献中得到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