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1)

《曾少年》的关键词,是“国产青春该有的样子”——没有鸡飞狗跳的恋爱大戏,只有考不完的试和应付不完的爹妈。

这部剧分为上下两部,共60集,宣发中提到的关晓彤、张一山、范丞丞都在下半部。或许是人气演员还未出场,剧集目前热度不高。但在温情而明快的基调下,《曾少年》的口碑一路向好,仿佛能回溯时空,给观众带去共鸣。

真实的青春校园生活

《曾少年》采用的是单元式的叙事方式。已经长大成人的谢乔是一家出版社的总编辑,剧集用成年谢乔生活中的小细节,串联起了她的青春回忆。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2)

谢乔、秦川、何筱舟在北京四合院里一起长大。九十年代,四合院的邻里关系十分密切,几个孩子经常互相蹭饭,就像一个大家庭。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身上的个性,也变得越来越不同。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3)

升入高中,谢乔迷上了安妮宝贝的小说,总觉得自己遗世独立、与众不同,其他同学全是俗人;秦川爱看《古惑仔》,三五不时在胡同里和人茬架,为了一辆梦想中的捷安特自行车发愁;何筱舟性格内向,交了一位笔友,经常写信与对方倾诉心事。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4)

未萌芽的恋爱、升学的烦恼、同学间隐约的攀比和较劲,是使青春剧人物鲜活、细致的必备品。不过,以“回忆”为主题的青春校园剧,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题材。像《小欢喜》《小别离》等以升学为主题的校园剧,更能集中性地调起关于中高考的各类矛盾,使戏剧冲突拉到最满。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5)

而《曾少年》则没有大开大合的情节,通过成年谢乔的主观回忆视角,以插叙的方式,分别讲述一桩桩小事,故事的主线并不明显,但每个单元的主题明确,节奏十分紧凑,完全不会显得拖沓。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6)

《曾少年》的趣味性,在于还原出了九十年代的生活方式——在信息比较闭塞的年代,找到一点点乐子,都能让人兴奋很久。青春期少年们凑到一起用磁带听歌、写长长的信,这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人人都已失去的快乐。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7)

平和地观察代际矛盾

影视剧对亲子关系的展现,通常会围绕父母的责任展开。父母是一个家庭的领导,其人物形象,在天然的责任重压之下,往往会被审判、被衡量。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8)

而这部剧中,父母的人物形象是更为丰满的,没有被套上责任的枷锁。剧中的亲子关系,与上世纪的社会变迁紧密相连——谢乔的父母是知识分子,秦川的父母是工人下岗潮中,成功“上岸”的个体户,何筱舟的父亲则被下岗潮摔打,母亲则没有文化,二人只能四处接散活。

回忆的滤镜,让很多根源性的、难以解决的代际矛盾被蒙上了一层暖色。通过同一次家长会,我们能看出,三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亲子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9)

秦川平时贪玩、成绩差,他怕被妈妈骂,就找了邻居家的哥哥冒充家长,很快就被撞破了。他的行为虽然出格,但秦川妈妈并没有冲儿子发脾气,而是带他去买他一直想要的“文曲星”学习机,告诉他,想要奖励是可以的,但奖励只是一个形式,他周围的伙伴成绩都好,没有人会一直等待一个落后的人。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10)

何筱舟的妈妈不识字,一直因此自卑。为了参加家长会,她特意精心打扮,还提前准备了学校的地图。而来到儿子班上,她发现儿子早就和老师交代过自己的情况,没让她在认路、填表一类的事上尴尬。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11)

谢乔担心自己考试成绩差,一直不想让妈妈去家长会,后来她发现自己英语考了全班最高分,反而暗自期待起妈妈的反应。结果她没想到,妈妈真的没去参加家长会。她非常失落,又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在爸爸的调解下,谢妈妈最后给她买了一盒H.O.T的磁带,沉默地完成了一次温情的对话。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12)

在这部剧中,三个家长境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就不同,但他们都是非常爱孩子的。然而,教育也是一种天赋,就像成年人的情商很难被培养起来一样,父母尽心未必能尽力,尽力也未必能显得尽心。

在原生家庭话题成为热门的今天,我们其实已经失去了很多这样平和地、贴近地观察亲子关系的能力——对于客观存在的代际差异,我们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中,缺乏基本的正视,也无从去解决。

年代戏的雷同与差异

年代戏、青春戏,多少会有些相似之处。这部剧的许多桥段,也与青春年代戏中的经典——《请回答1988》有雷同的地方。例如,开头处,谢乔准备香港回归的集体舞,最后却被刷了下去,德善也努力做奥运举牌小姐彩排,最后却无机会上场;谢乔与秦川打打闹闹的相处模式,与德善和狗焕的关系很类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扭头观看电视里的国家大事,也与《1988》的画面重合。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13)

这些雷同的地方是很难去规避的,都踩在必须要交代的节点上。一涉及到年代与青春,就必然会回顾当时的重大新闻,将其与青春期的遗憾和光彩穿插——无论人处于什么年代,只要来到现代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便是类似的,无非是升学、恋爱、就业,题材本身,对故事情节就有一定的限制。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14)

然而,视角够细,就能够跳开这些限制,营造独特的风格。《曾少年》达成的差异化,在于人物的心理侧写——把几秒的细节描绘得足够完整,与大开大合的情节,能达成同样的情感能量。

例如,何筱舟的妈妈开完家长会,发现校门口包子铺的老板,也是一名学生家长。对方因为怕孩子在老师同学面前丢脸,就选择不去。筱舟妈妈联想到自己不识字、没文化,再想到儿子说自己“可以不来”的细节,那一瞬间的委屈、失落,是非常动人的。这也足以说明,何筱舟与母亲之间的隔阂,很多时候来源于母亲的敏感、自卑。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15)

再比如,谢乔的妈妈非常在意谢乔的成绩,处处死盯。谢乔不小心把手摔骨折,见到妈妈的第一句话,不是埋怨手疼,而是“我右手还能写字,不会耽误学习”,几句话下来,谢乔妈妈愧疚不已,在医务室门口偷偷哭了。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16)

这种细节的切入,使剧情能够超越时代的限制,让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达成共鸣。《曾少年》不断营造这种“小高光”,让细腻、扎实成为这部剧最突出的特质。

渐渐地,青春校园戏已经与过去不同了。《曾少年》和《匆匆那年》一样,都是九夜茴的小说作品,而今时今日的青春剧,已然脱离了以往被逃学、堕胎等狗血桥段“污染”的失真风格,更能还原我们的真实记忆。

曾少年之小时候13集什么时候播(曾少年之小时候)(17)

或许,平实、生动的青春戏,会成为新的热门题材。目前来看,《曾少年》的口碑仍在升高,预计由关晓彤、张一山主演的下半部,会收获更高的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