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见习记者樊友寒)周先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小男孩的生命,男孩家长手写感谢信感动了众多网友9月3日,长江日报发起的#一封匿名感谢信编号0402033095#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截至当晚9时40分,全网阅读量超3000万次有网友留言:“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但我们的心在一起”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想要加入中华骨髓库,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985开头单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985开头单号(感谢您编号0402033095)

985开头单号

长江日报讯(见习记者樊友寒)周先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小男孩的生命,男孩家长手写感谢信感动了众多网友。9月3日,长江日报发起的#一封匿名感谢信编号0402033095#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截至当晚9时40分,全网阅读量超3000万次。有网友留言:“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但我们的心在一起。”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想要加入中华骨髓库。

9月1日8时许,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科的病房里,27岁的周先生收到了一封特殊的“匿名”感谢信。感谢信的收件人一栏写着“0402033095”,落款人一栏写着“105140”。当天,为挽救一名身患白血病的男孩,周先生在该院捐献造血干细胞。男孩的家长手写感谢信,托付医护人员转交。

周先生坐在病房里,捧着两张白色的信纸反复阅读。他不知道男孩是谁,只知道他和男孩在大概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下,骨髓配型成功了。再过半小时,周先生就要开始捐献造血干细胞。“本来还有点紧张,看到这封信时突然有了勇气。”据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工作人员张女士介绍,患者和供者不能见面,也不能互通身份信息,只能知晓对方的编号。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这封信全文约600字,字体工整,以“千万份感激之情”开头,以“感谢!感谢!感谢!万分感谢”结尾,信里14次提到“感谢”和“感激”等词,但对方仍写道:“我们全家对您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诉说。”

家长在信中称,孩子患病两年,本想用家人的骨髓进行移植,却都不匹配。得知匹配的骨髓捐赠者出现后,患者一家欣喜若狂。“您这位恩人给了我儿子一次全新的生命,也是您让我懂得了人间的温暖。”

“医院无法给我们提供您的信息”“对于没能当面对您表达感激,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信的字里行间,志愿者编号“0402033095”是他们对周先生仅有的了解。

“这两张薄薄的纸,我拿在手里感觉特别厚重。”周先生表示。随后,周先生发布了一条朋友圈隔空回应感谢信:“希望编号105140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据周先生介绍,他在第三次献血时,工作人员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他当下就同意了。他告诉记者,当时工作人员给他科普了捐赠的相关事宜。“我以为骨髓移植很复杂,科普完才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抽血就够了。”

今年6月下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联系周先生告知配型成功了。在体检、签署承诺书、确定捐献日期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完成之后,经过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周先生于9月1日完成了干细胞捐献。周先生说,他看着血从身体里流出去,感觉另一个人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供者和患者身份保密是遵循国际上的‘双盲原则’。”张女士告诉记者,如今,湖北省大概有12万人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拥有志愿者编号,周先生是第534例配型成功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很勇敢,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

作者:樊友寒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