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9年年,在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刻意安排之下,一场美妙的邂逅发生在公主府邸!

在一段婀娜的舞蹈之后,平阳公主府的讴者卫子夫被汉武帝一眼看中。

两人欢度今宵,也让一段波折的故事,有了唯美的开头。

春宵一度后的汉武帝,念念不忘卫子夫,看着自家不听话的皇后陈阿娇,深感厌恶的他,就在平阳公主那里,找到了金屋藏娇的替补队员。

随后,黄金千金被送入了平阳公主府邸,看着金灿灿的金子,平阳公主给卫子夫送行的时候,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语:去吧,保重身体,勉力求进!如果显贵了,不要忘了我。

卫青和谁学的武艺(卫青情商有多高)(1)

这段话一语三层浪,意味深长!

第一层意思是,欢快送别。

第二层意思是,宫中险恶,要小心努力。

第三层意思是,真要大富大贵了,记得我哦。

带着这三层意思,年轻的卫子夫,战战兢兢地入宫了。

初开始,卫子夫跟汉武帝也算情投意合,有了孩子,也让自己的弟弟卫青弟凭姐贵,成了皇帝贴心人,后续更成领军大将,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但爱情这玩意跟相处有关,跟深入浅出有关,相处得久了,深入交流多了难免就会产生审美疲劳。这汉武帝也是一个多情的人,富有四海的帝王,不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也没几个如同隋文帝那样的妻管严皇帝。

卫青和谁学的武艺(卫青情商有多高)(2)

这不,在公元前128年,经十一年宠爱,顺利成为皇后后,卫子夫迎来了后宫生涯危机。

交流太多次的老夫老妻,让汉武帝对卫子夫渐渐失去了兴趣。

虽然贵为皇后,可常年寂寞的床头,还有时不时加入的竞争对手,让卫子夫也不安了起来!

李夫人、尹婕妤纷纷受宠,皇后卫子夫连见汉武帝一面都难。

那个时候的卫子夫,估计会想起好姐姐平阳的嘱托:保重身体,勉力求进!

可知易行难是人间常态,更何况年老色衰是自然规律,再好的容颜也经不起时间的波折啊?

幸好当时,自己的弟弟卫青争气,在跟匈奴的轮番大战中大放光彩,被封为大将军。

除了卫青争气外,霍去病的崛起也让卫子夫心安,两个男人坚实的后背,给了卫子夫依靠。

这一切让汉武帝虽不再宠幸卫子夫,依旧对卫子夫礼敬有加,不曾寻思过半点废后心思。

但即便如此,宫廷的险恶,还有竞争对手的不断出现,还是让卫子夫有点担忧。

这担忧就是,日积月累下,如果有人蛊惑帝王该咋办,如果自家的男人出问题了该怎么办。

从卫子夫的结局看,这担忧是有道理的,但当时,还真有惊无险,

因为神将卫青,不仅有帅才,情商也高啊!

卫青和谁学的武艺(卫青情商有多高)(3)

当时的汉武帝,最宠幸的是年轻漂亮的王夫人,在万般宠爱不断播种之后,这王夫人也很给力地跟汉武帝生了一个儿子齐王刘闳。

这是汉武帝太子刘据之后的第二个孩子,幼子受宠是常态,齐王刘闳的出生,让汉武帝爱屋及乌更加宠爱王夫人。

这宠爱多了,难免让王夫人起了窥伺的心思,指望能一鼓作气替代卫子夫,成为后宫之主,母仪天下的皇后。

这心思多了,就会付诸行动。

肉眼可见的威胁,让卫子夫战战兢兢,不由得跟自己的弟弟卫青念叨宫廷琐事。

这念叨的背后,多有求助之意。

聪明人卫青如何不懂,面对姐姐的求助,他寻思良久,也在想对策。

因为当时的卫青,处境也不算好,至于为何,则和战争有关!

前124年到前123年,是汉匈激战最盛的时候,这两年卫青先后数次出征匈奴。

前124年2月,卫青率军出定襄,进攻匈奴指挥全盘战斗。

这次战争没啥意外发生,分兵齐出的汉军,收获了胜利的果实,一战俘虏匈奴右贤王所部小王十余人,并男女1.5万人,牲畜千百万头。

卫青也因为卓越的战功,获得了大将军封号,还被加食邑六千户,成了汉军第一人。

得右贤裨王十馀人,众男女万五千馀人,畜数千百万,於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

卫青和谁学的武艺(卫青情商有多高)(4)

问题出在前123年的一次出征上!

前123年4月,卫青率军再出定襄进攻匈奴,杀敌近万战果辉煌。

但卫青信任的部下苏建和赵信却遭遇了挫折,他们面对匈奴军队的时候,寡不敌众遭遇败绩不说,更让卫青难堪的是,他信任的赵信居然带着800骑兵,投降了匈奴。

看着狼狈逃回来的苏建,卫青很头疼,原因无他,处死还是不处死是个问题啊?

自己刚刚当了大将军,部下就给自己丢脸,按照军法、律法来说,杀掉苏建不算过分。

但卫青却秉持了宽容的心态,并没有因为怕自己威望受损,就杀掉苏建,而是收押苏建,交给汉武帝定夺。

这做法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却让汉武帝有了点意见。

原因无他,你卫青做好人,难道我就是坏人吗?

看着凄惨的苏建,汉武帝大气地挥手放过了,但心中有的小疙瘩,让汉武帝难免多想。

这多想,最后换成了另类的惩罚。

打胜仗的卫青,因为苏建的问题,还有赵信的投降,没有受到任何封赏不说,就连参战的部将,也一个没落,全部都没赏赐爵位。

卫青唯一的奖励只有黄金千金,这对于大气的汉武帝是极为罕见的。

是什么让汉武帝如此对待自己,寻思不明白的卫青,拿着千金黄金,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家。

卫青和谁学的武艺(卫青情商有多高)(5)

一看闷闷不乐的卫青回来了,将军府幕僚宁乘寻思一番,就明白了卫青的困惑!

在思索之后,就谏言说:大将军功虽大,但三个孩子都成侯爵也是不妥的。而三子为何能同日为侯?是陛下看了卫皇后的面子。可如今王夫人受宠,他亲戚却没有大将军这样的富贵,貌似也不对。我建议你啊,最好将皇帝给的千斤黄金,送去给王夫人贺寿。

这话一语点醒了卫青,是啊!

我三个儿子寸功未建就能获得爵位,这是啥?爱屋及乌啊,是汉武帝将自己当亲戚啊!

但这样的事情,多了真的好吗?

对于帝王的臣子而言,什么风最害人?答案是女人的枕边风。

只有女人,才可以用迂回的方式,在帝王面前说自己的坏话。

寻思明白后,冷汗直冒的卫青,立马拿出汉武帝赏赐的黄金,从中分出了一半,去给王夫人贺寿去了。

至于为何只拿一半,也是有讲究的。

如果全拿出来,不是表达了自己不重视汉武帝赏赐吗,点到为止,点到为止,心意到就够。

果然,王夫人寿礼之后,汉武帝的示好来了。

在一番君臣问候后,汉武帝温和地提及了此事,卫青立马顺杆上,建议汉武帝加封王夫人的亲戚,让他们也有点身份。

这话说完,汉武帝龙颜大悦,

汉武帝高兴了,卫青当然高兴啊,就连出主意的宁乘,也从将军府幕僚,成了汉武帝官员。

三好和一好之后,卫青和卫子夫渡过了难关。

卫青和谁学的武艺(卫青情商有多高)(6)

为何说是难关,因为外戚势大是帝王心病,要是一直封赏,无人遏制。

这卫家尾巴不是要翘上天?

卫青就这样,用一出贺寿表达了三重意思。

第一层,我是忠于陛下的,也是知道感恩的,更是不敢奢求更多的,这是让陛下安心的。

第二层,我姐姐没有嫉妒陛下宠爱其他人,也不会争宠,这是让皇帝枕边人放心。

第三层,我家的一切,都是陛下给的,但不能只给我家不给别人,这是不对的,这是让陛下舒心,因为王夫人的枕边风肯定不少,估计汉武帝也心烦。

最后最重要的是,卫青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忠顺的心意。

忠顺是两个词,一个是无底线忠诚,一个是绝对顺从,这绝对顺从,不会因为其他事务所影响,至于这其他事务是什么,当然是卫子夫的待遇问题啊?

姐姐不受宠不要紧,我依旧顺从你,你老可安心了?

卫青言外之意,汉武帝收到,在龙颜大悦之后,汉武帝为了安抚卫青,也给了他一份大礼。

卫青和谁学的武艺(卫青情商有多高)(7)

这大礼就是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

元朔6年,前123年,平阳公主和卫青成婚了。(史料参考中关于这个年份有争议,有三种说法元朔5年6年和元鼎2年)

自那以后,卫青和汉武帝,成了互称姐夫的连襟,至于谁叫谁姐夫,我就不知道了!

这段婚姻的结合,让卫子夫践行了自己好姐姐的嘱托,苟富贵勿相忘,也让自己的弟弟跟帝王家结成了稳固的政治同盟。

自那以后,曾经兄妹关系,从弟弟靠姐姐,变成了姐凭弟贵!

唯一可惜的是,霍去病死得太早了。

卫青身死之后,卫子夫终究没有保住自己的皇后位置,还有太子刘据。

年老糊涂的汉武帝,在晚年犯下大错,一场巫蛊之祸让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横死,也让汉武帝深受打击。

卫青打仗是牛人,玩宫斗也不俗,可这依旧管不了自己死后的事情啊?

不知汉武帝在巫蛊之祸后,是否会想起跟卫子夫,在平阳公主府邸的初见,还有那婀娜的舞姿和英武的卫家男儿们。

真汉子也要有心计,以退为进不争为争得卫青,就是这样一个有心计的真汉子。

最后的最后,愿两人在茂陵把酒言欢吧!

卫青和谁学的武艺(卫青情商有多高)(8)

(君臣如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