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是糖尿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中医是怎么调理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气阴两虚?

顾名思义,就是气虚加上阴虚,这种状态一般是由于久病而导致机体的元气和阴精都造成了损伤而导致的。

气虚则表现为身体虚弱、面色苍白、气短、四肢乏力、头晕、出汗等症状,阴虚则表现为口渴想喝水、舌头干燥,大便干燥等症状。

这类体质的舌苔一般是舌淡或暗红,舌边有齿痕,苔薄白或少苔,舌面津液少。如果你的舌苔也是这样的话,可能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气阴两虚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中后期的状态基本上是气阴两虚。

糖尿病脾肾两虚型的辨证治疗(多是因为气阴两虚)(1)

中医对于这类患者,有什么好的方法调理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医案吧:

患者刘某,男,45岁,四川人。患有10年的2型糖尿病,一直有口干、气短、燥热等症状,有服用格列齐特及拜糖平来控制血糖。空腹血糖一般在7.5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左右。

但是近期血糖不太稳定,空腹血糖近期症状加重,空腹血糖8.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0 mmol/L。使用降糖药也控制不好,于是就想着用中药试一下,看看可以控制血糖吗?于是就找到我这里来了。

见诊:看到患者消瘦,面色晦暗,口干,乏力,便溏,再观察他的舌苔,舌紫暗,苔薄白。饮食呢也是非常注意的,按照降糖食谱进食。

了解完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患者的病程已经很久了,耗气伤阴日久,这就容易导致气阴两伤的局面出现。阴虚有热,热扰神明,就容易感到心烦易怒、口燥咽干、夜不能寐。这就是典型的虚热症状。

舌紫暗,苔薄白。这是阴虚的症状。

糖尿病脾肾两虚型的辨证治疗(多是因为气阴两虚)(2)

综上,于是给患者开了一张方:

人参、茯苓、白术、木香、葛根、天花粉、山药、山茱萸、麦门冬、北沙参、五味子、黄连、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炙甘草。水煎服。每日1剂。再搭配格列齐特及拜糖平服用。

患者服用半个月后,口干、烦热、乏力这几个症状有所减轻,空腹血糖7.2 mmol/L。效果不错,就让患者继续服用15剂。

半个月后,患者体力增加了,烦热的症状消失了。二便也正常了。看舌苔,舌质淡红,苔薄白。

根据上述症状,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用药,继续服用28剂。西药也要搭配服用,一个月后来检查,空腹血糖为5.8mmol/L。又减了两味药,让患者再服用一个月,巩固疗效。

1年后患者发来消息,血糖已经稳定正常,没有再反复

糖尿病脾肾两虚型的辨证治疗(多是因为气阴两虚)(3)

这个医案就是典型的气阴两虚的类型,患者病程过久,从而耗气伤阴,导致气阴两虚。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气阴两虚往往夹瘀,“瘀”是导致消渴的一个重要病因。许多并发症也是因它发生的。

这时,中医的治疗就要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主。

再让我们来看看方子的治疗原理:

方中人参既能补气,又能生津,特别适合与热病气津两伤、口渴的的症状。此外,也是补脾的一大好药,可以调理倦怠乏力、便溏等脾虚的症状;

茯苓,白术健脾渗湿;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山药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山茱萸有滋肝补肾、固肾涩精之效;

葛根对降血糖有良好的作用;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麦门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北沙参补可清肺热,生津止渴;

黄连清热泻火解毒;五味子益气生津止渴,治热气伤阴;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行气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良好功效,对于气阴两虚的症状尤为有效。

糖尿病脾肾两虚型的辨证治疗(多是因为气阴两虚)(4)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大家有相关的病症,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随意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