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是民间创作的结晶。里面的一些格言更是流传至今,成为经典的人生道理。

一、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译文: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可以最先得到月光的照耀;迎着阳光的花草树木,光照自然好,发芽就早。

此则讲占据有利位置的重要性。 这两句最早见于苏麟的诗句。相传,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唯有苏麟因在外县担任“巡检”,没有得到提拔。苏麟于是以献诗的方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也想被推举的想法。全诗已失传,只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流传下来。范仲淹看后心领神会,便给予了举荐。后来,人们常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近水楼台”作为因关系亲近而易于获得方便的意思。在流传中,“早逢春”也常常写作“易为春”。 无论“近水楼台”,还是“向阳花木”,都以其地利而得先机;不论是事物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占据有利的位置都是很重要的。当然,“近水楼台”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了些贬义,往往用来讽刺那种利用某种方便而获得照顾、率先得利的情况。

增广贤文这8个字流传了500年(增广贤文中流传下来的百年道理)(1)

二、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译文:和您交谈了一晚上,我的收获比读十年书还多。

本则旨在讲成长不仅要靠自己读书,更要靠他人的指点。 有时,高明人士的指点可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迅速通达事理,这就像佛家所说的“当头棒喝”。有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即便聪明如孙悟空者,也需要菩提祖师的点拨。因此,在学问上,或日常生活的重要事情上,应该多向高明的人士请教。

三、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译文:任人心冷酷如铁一般坚硬,也经受不住像熔铁炉一样的法律的惩罚。

本则旨在说明“法严”,劝人敬畏法律,遵纪守法。 人心即使如铁石一般硬,但法律是严厉的,如炉火般无情,绝没有商量的余地,千万别指望触犯了法律还能得到宽恕。“官法如炉”说明了法律的威严性。 此则也见于元代白朴的《裴少俊墙头马上》。此剧讲的是女主人公李千金与尚书之子裴少俊相爱而私自结合,后被裴父发现赶出,而最终团圆的故事。第四折中,裴少俊中了状元欲与李千金复合,李千金执意不肯,便唱道:“你待结绸缪,我怕遭刑狱。我人心似铁,他官法如炉。你娘并无那子母情,你爷怎肯相怜顾?问的个下惠先生无言语。”意思是我的心像铁一样坚硬,无奈官法像熔炉一样将其熔化。

增广贤文这8个字流传了500年(增广贤文中流传下来的百年道理)(2)

四、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

译文:许多年的努力来做一件事未必能够成功,一瞬间不慎毁坏起来却绰绰有余。

本则旨在说明“成难败易”。 很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然而期间一旦松懈和疏忽,就可能使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祸患常常是由一些细节的失误导致的,而智慧和勇气常常被他们所沉迷的事物困扰。这是一条普遍的道理。

五、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译文:一个人说了一件好的事情,经过上千个人的传播就被认为是真实的了。

本则讲从众心理和传播效应。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具有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只有很少的人在实验中保持了独立性,没有从众。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东西大加称赞,经过众多人的附和传播之后,这件事情也被认为是真实的了。比如一个品牌的东西,经过一位权威人物的广告效应,众人趋之若鹜,这就达到“千人传实”的效果了。当然,某件东西要经得住考验,最终还得靠自己的实力积累口碑。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过程中会有一种放大效应,一传十,十传百,影响面越来越大。传播过程中还有一种扭曲效应,即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也会发生改变。人多嘴杂,可能就会“以讹传讹”。 作为具有主体性的人,面对他人的言辞或者广告传播,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到不盲从、不轻信,谨慎辨析、理性判断,这样才能防止自己稀里糊涂地走上从众之路,也防止自己变成那个扭曲事实真相的人。

增广贤文这8个字流传了500年(增广贤文中流传下来的百年道理)(3)

六、河狭水急,人急计生。

译文:河道狭窄了,水流自然湍急;人在危急时,就会想出计谋来。

本则讲急中生智。 在紧急的情形之下,人的潜藏能力容易被激发,从而生出日常所没有的智慧。这是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表现。 “绝处逢生”“置之死地而后生”等说法,都说明了人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会有非凡的表现。特殊情况下,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和强烈的求生本能,大脑会瞬时高速运转,激发、调动起以往的各种经验和知识储备,以解燃眉之急。

七、惺惺常不足,懞懞作公卿。

译文:聪明人常常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糊涂人把自己看作公卿。惺惺(xīng):聪慧的样子,聪明的人。懞懞(měng):昏昧无知,糊里糊涂,不明事理。

本则讲人的自知。 聪明人与糊涂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自知之明,聪明者自知,糊涂者妄想。聪明人有很强的反省能力,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改进,自我完善;而糊涂者不仅不自我反省,反而不知天高地厚,把自己想象得像公卿王侯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