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自古就被人们认为是上乘补品,素有“补气之王”、“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等称。很多古代医书对它的特殊功效都有记载,比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千金备急方》等。人们之所以称它为补气之王,主要是因为它有补脾益肺、大补元气、安神增智、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欲脱、脾气不足、肺气亏虚、心神不安等病症。所以,人们经常用人参来补养身体,把人参称作宝物、神草等。《礼斗威仪》中就说“下有人参,上有紫气”,以此证明“人参乃神草也”。

人参白花蛇舌草(人参乃神草滥用如砒鸩)(1)

人参的常用保健方法

适宜人群:身体虚弱者、气血不足者、气短者、贫血者、神经衰弱者。

人参白花蛇舌草(人参乃神草滥用如砒鸩)(2)

1泡茶

人参虽然是补养身体的良药,但是也不可滥用,对此古人有云“滥用人参,毒如砒鸩”。滥服人参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在古书上就有所记载,清代名医费伯雄就曾记录了滥服人参致盲的一个案例,徐洄溪也曾告诫“虽甘草、人参-误用之害,皆毒药之类也”。可是由于有些人的愚昧无知,现代也出现过—些滥服人参致死的情况。广东一些地方民间有给新生儿灌参汤的风俗,曾有因给新生儿服用人参汤而导致死亡的报道,确实是一个血的教训。哪些人群不适宜用人生养生保健呢?总而言之,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例如:

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人参。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循环,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

因突然气壅而得的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一时急症引发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参。

失眠患者:人参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失眠者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擅自服用人参可能加重失眠症状。

胆囊炎、胆结石患者:人参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抑制胆道排泄胆汁,使胆汁变稠。调查证明,长期服人参者胆结石发病率明显升高。

舌质紫暗者:中医学认为,舌质紫暗为气血淤滞之象,如服用人参会使气血凝滞加重,出现疼痛、烦躁不安、手足心发热等症状。

舌苔黄厚者:正常人的舌苔薄白而湿润,舌苔黄厚则表示消化不良有炎症,此时服用人参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等症状。

身体健康者:身体健康的人当以饮食和体育锻炼为强身之道。若过服人参,非但无益于健康,而且会招致疾病。

注意:

(1)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故不宜同用。

(2)一般用量:煎剂3~9克,粉剂1~1.5克。

(3)服用人参时忌饮酒、忌食辛辣,亦不可饮咖啡及抗精神病药物。

(4)用激素治疗期间不能服人参。

(7)正在接受抗凝剂、强心苷、镇静剂、类固醇药物治疗者,不可服人参或其制剂。

(8)儿童、孕妇亦应忌服人参。

尽管如此,人参的宝贵医药价值仍然是不可磨灭的,我们在使用人参时,最重要的是注意灵活应用、适当配伍。只要用之恰当,人参还是“补气之王”、“世间一颗灵丹”。最后看一则小故事,以此体会中医的奥秘。

乾隆皇帝天天服用人参,他服用的人参是野山参,药力非常大,可是乾隆为什么不上火呢?因为他在服用人参的时候,是配了其他药的,这个方子叫生脉饮,是由人参、麦冬和五味子这三味药组成的。生脉饮的配方是人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这个比例是非常讲究的。人参是补气的,性燥,人吃完以后容易上火。麦冬是滋阴生津的,正好能平衡人参的火气。而五味子有苦、酸、甘、咸、辛五种味道,中医说五味是可以入五脏的,具有补五脏的功效。虽说五味子有五味,但以酸性为主,酸有收敛的特性,所以在药方里加入五味子,就等于既补气又滋阴了。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补肾养发,强筋健骨,怎么少得了板栗

睡觉时脚抽筋怎么办?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