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场革命,不是用血换来的,我可以去死,如果我的死能唤醒更多麻痹的人,那么我应该去死。——摘自《革命者》李大钊

在电影《革命者》中,无数次响起《国际歌》,它代表着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战歌,它鼓舞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彻底推翻旧社会,建立起新世界而斗争。

张颂文终于火了 45岁的张颂文干了件大事(1)

《革命者》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为核心人物,通过多个视角,再现了李大钊牺牲前38小时的所思所想,并以此为切入点,回顾了守常先生一生的革命历程。

1916年,李大钊从日本留学回来,看着眼前的中国,不免内心沉痛。

他坐在车上,看见上海街边挨打的中国人,乞讨的中国人,给洋人拉车的中国人,他说:上海还是那个上海,中国还是那个中国。

张颂文终于火了 45岁的张颂文干了件大事(2)

历经无数次战争,中国仍没有解放,依旧被外来侵略者欺负、压迫。

李大钊想要改变中国,想为中国人民换来和平,于是,他开始发起革命运动。

电影的第一幕,李大钊出现在外资的煤矿中,他对着中国劳工说:为什么我们要给外国人打工?在外国,工人因工作造成意外身亡会赔偿300元,但是在中国,我们只给赔偿20元,我们的廉价,是他们欺压的棍棒。所以,反抗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斗争,是我们唯一的出路;革命,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手无寸铁的中国劳工开始罢工,但是等待他们的不是胜利,而是失败,没有武器,就没有话语权。

胜利这个词语,距离他们太过遥远。

张颂文终于火了 45岁的张颂文干了件大事(3)

他们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外国人,中国人民不是懦夫,我们同样会反抗,哪怕这种反抗微乎其微,但从未放弃。

报童小六子被俄国人打死,李大钊带领上海劳工拿着抗议旗帜,向俄国大使馆提出严正抗议,希望杀害小六子的外国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还无辜的中国公民一个公道。

张颂文终于火了 45岁的张颂文干了件大事(4)

这一组镜头让不少观众留下了眼泪,面对俄国人的质问:你是谁?

李大沉稳地回答道:你不应该问我是谁,你应该问我们是谁。

俄国人说:这里是租界。

李大钊说:这里是上海,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中国的。

张颂文终于火了 45岁的张颂文干了件大事(5)

这段对话虽简短,但铿锵有力。最终,俄国人被中国的司法机关带走,那一刻李大钊与劳工们欢欣鼓舞,他们已不知多久没有如此扬眉吐气过。

张学良问父亲张作霖为何非要杀了李大钊?

张作霖表示,李大钊不可留,别看他只有一支笔和一张嘴,但是他以此引发了数起革命运动,不少人都被他的精神感染,这种连锁反应太可怕了。

此话还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理解,为何那么多人害怕李大钊的演讲和文章,是因为他了解百姓的疾苦,他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无数中国人的心声。

张颂文终于火了 45岁的张颂文干了件大事(6)

别人不敢做的,他做了,别人不敢想的,他想了,他带领中国人民在反抗压迫的道路上勇敢踏出了第一步,让中国的老百姓明白,中国人不可欺负。

在《革命者》中,李大钊的扮演者张颂文,让人印象深刻,无论台词还是演技,无一不让人潸然泪下。

45岁的张颂文是一位演技派演员,出道很早,但成名很晚,典型的大器晚成。直到近几年,张颂文才有机会崭露头角成为男主角,大众才逐渐认可张颂文那精湛的演技。

张颂文终于火了 45岁的张颂文干了件大事(7)

在《革命中》的花絮中,45岁的张颂文为了演好李大钊用刑这个桥段,尝试了无数次,为了百分百还原当时的场景,张颂文坚决不用替身,就是想要观众真切感受当时的酷刑,以及李大钊执行时显露的共产党人从容不迫的气度。

张颂文在拍摄这一段时,差一点被脚手架勒死,真是用命在为大家演绎李大钊。

张颂文终于火了 45岁的张颂文干了件大事(8)

了解过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当时李大钊的行刑器材相当残忍,用的是英国进口改装的西式绞刑器,代替了原始砍头,而且李大钊当时是第一个行刑,用时较长。

据当时的《北洋画报》报道说:这个绞刑器本来约18分钟就可以绝命,但是李大钊用了2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李大钊在临死前曾被百般折磨,让人无比心痛。

张颂文终于火了 45岁的张颂文干了件大事(9)

张颂文接到这个角色非常激动,他觉得饰演李大钊是他干的一件大事,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让大家了解李大钊不凡的一生,以及那些伟大的革命者的一生。

在电影结尾中绞刑者问李大钊: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他喃喃自语道:你们相信吗?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中国的百姓,发出我们的呼声,你们要相信,高尚的生活,藏在壮烈的牺牲之中,一定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守常先生,这盛世如你所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