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1)

京剧的四大名旦:中国的戏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旦角是京剧的主要行当之一,也是流传最广的行当之一。誉为中国的“四大名旦”的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是我过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改良后的优秀艺术,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2)

关于四大名旦的由来,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传说是当年在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的“五大名伶魔力对决”中投票选举的,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为四大名旦。这次的投票活动也叫“为鼓吹新剧,奖励艺员,现举行征集 五大名伶 新剧夺魁投票活动”。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3)

投票选举,确实是“四大名旦”由来的一种说法。但是还有另外的一种说法,据说当前军阀张宗昌在家里举行堂会,张宗昌同时邀请了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合作了一出《四五花洞》,四位大师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示了四个不同的金莲,当时也非常的轰动从此便有了“四大名旦”的说法。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4)

著名教育家王瑶卿对四大名旦给予高度的评价,曾经有一个字来点评他们的表演形式。梅兰芳——“样”程砚秋——“唱”荀慧生——“浪”尚小云——“棒”。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5)

梅兰芳,我们对梅派艺术是最熟悉的,也是四大名旦之首。出生在梨园世家从8岁开始学习京剧。11岁开始登台,长时间的舞台经验与实践,他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6)

梅派的所有扮相 都是比较雍容华贵的古代妇女的形象,梅派代表作中《白蛇传》白娘子白素质,《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穆桂英挂帅》的中穆桂英。梅派的声音比较圆润,明亮,节奏也比较舒展平稳,大起大落的比较少。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7)

梅兰芳梅派艺术也曾多次访问外国,在国外拥有很多的知名度。梅派的艺术也曾多次出现在维也纳大厅里。对京剧艺术的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代表作有《霸王别姬》,《水斗断桥》,《穆桂英挂帅》,《贵妃醉酒》《宇宙锋》。现在著名的梅派弟子有杜近芳,梅葆玖,李胜素,胡文阁,言慧珠。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8)

程砚秋,了解程派艺术是一次观看《锁麟囊》,“声,情,美,水”讲究音韵,创造出起伏跌宕,节奏多变的“ 柔里有刚,刚柔相济”唱腔。非常独特用气引声,以字行腔,以腔传情的唱腔艺术风格。程砚秋,满族人,正宗的清朝八旗人,只是当年家道败落,为了谋生而是学习戏曲。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9)

早年间程砚秋一身长袍在身,为人正派,梨园行都称他为程四爷。并非家中排行老四,而是刚刚出道时,与文亮臣,郭仲衡,曹二庚,义结金兰,他最小,行四这程四爷的称呼是由这一盟传出来的。程砚秋先生在四大名旦中年龄最轻,成名也很早。程派的代表作 《武家坡》、《贺后骂殿》、《三击掌》、《玉堂春》、《汾河湾》。现在著名的程派弟子有 李世济, 李海燕, 迟小秋, 张火丁, 刘桂娟。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10)

尚小云,祖上是平南王尚可喜。康熙在平定三藩中,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而到尚小云的父亲的时候,家道中落。尚小云才走上了“戏子”的路上。就进入科班学习戏曲,14岁的时候当时就称为“童伶”,小的时候学习武生,后来学习的旦角。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11)

也正因为尚小云,既会武生,又会旦角,所以创造出了,文武并重,洒脱大方,以气与力取胜,具有阳刚之美的尚派艺术。尚派最擅长演绎飒爽英姿的巾帼英雄,表演柔中带刚,文戏武唱,身段与扮相也非常的好。尚派的代表作《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现在著名的尚派弟子有 尚慧敏, 杨荣环、尚长麟, 周百穗。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12)

荀慧生, 艺名白牡丹,自小的时候学习的是河北梆子,19岁改演京剧,致力于京剧艺术革新的探索,由于功底深厚,有学习过河北梆子,吸取了梆子旦角的艺术,结合京剧花旦表演。形成了运腔柔媚,柔中有刚的唱腔与善于各种“滑音”的运用,使得曲调旋律跳跃而不显轻浮。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13)

比较有特色的荀派。荀派一般擅长扮演天真、活泼、热情,温柔一类妇女角色。在探索少女少妇的心理活动十分逼真 ,我们最熟悉的角色是他饰演的“苏三”和“红娘”。代表作品有 《绣襦记》、《丹青引》、《红娘》、《勘玉剑》、《钗头凤》、《鱼藻宫》、《红楼二尤》、《荀灌娘》。现在著名的弟子有孙毓敏、刘长瑜,管波和耿巧云、熊明霞等。

京剧荀派传人现在哪个最好(弘扬中华国粹京剧)(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