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寺(广州唯一石窟寺)(1)

专家赴黄埔区佛迹洞考察验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公布了广东省石窟寺“摸家底”的成果——31处石窟寺分布在广州、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湛江、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11个地市。当中,黄埔区佛迹洞,是广州唯一一处石窟寺,弥足珍贵。 2020年11月,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对佛迹洞石窟寺启动了专项调查,专业调查小组由黄埔区文化遗产监督保育工作站负责。通过田野调查、采访拍照、测量绘图、查阅资料等细致严谨的工作,将这一极富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全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昨日,国家石窟寺领域专家赴佛迹洞现场考察验收,本报记者进行了独家跟进。 1840年开凿 内有卧佛 佛迹洞位于黄埔区东部云埔街笔岗社区丹水坑旅游风景区内。佛迹洞所在山体名为铜鼓山,又名佛迹岭,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高,东南低。 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文化遗产科科长孔海英介绍,佛迹洞开凿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海光禅师率徒凿岩而成。洞中利用一块巨大的天然花岗岩石凿成弥勒佛卧像一座。据清人崔弼辑《波罗外纪》载,时有“海光寺在(南海神)庙内东……有袒腹佛盘睡其左,游者必摩挲其脐,谓可求子云。”现佛迹洞位于南海神庙东北方,与南海神庙直线距离仅数公里,故有学者猜测,由于当时南海神庙往来拜祭者甚众, 因此,当时作为南海神庙内海光寺的海光禅师为弘扬本寺,于是在近处寻山岩凿佛, 遂成佛迹洞。 据说原佛迹洞内尚供奉有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全盛时有僧人十数名,但现除卧佛及其所在窟龛外,其余均已无存,亦无遗迹可考。上世纪中叶,窟龛内曾被泥土掩埋。现卧佛背部岩石仍可见黄泥渗入浸染的颜色。 现佛迹洞属于丹水坑AA级风景旅游区的景点之一,除卧佛外,洞内其余供奉的塑像均为近年新置。 利用天然岩体 结构巧妙 专家介绍,佛教建筑有许多种类,石窟寺是其中最久远的形式之一。所谓“石窟寺”,系指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古代庙宇建筑,里面开凿宗教造像或绘制宗教故事的壁画,本是佛教僧侣的住处、修炼场所。 佛迹洞是广州市目前已发现的唯一石窟寺,选址于铜鼓山半山腰处的一块平地上,窟前立有刻于清代的“仙源岩”石碑一方。洞窟平面呈矩形,总面阔3.885米,总进深9.47米。窟龛前为一块平地,面积约58.9平方米。窟龛坐东向西。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天下午三四时左右,若天气晴好,阳光正好射入窟中佛像头上,非常巧妙。 佛迹洞是在天然山体岩石上开凿洞穴后,用花岗岩条石发券砌筑而成形。将拱券结构用于石窟寺的建造,充分反映了当时工匠已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该结构,具有相当的建筑科学价值。洞窟内部设计巧妙,双通道方便游人出入,同时利于通风透气,适合广州潮湿闷热的天气。周边绿树环绕,山清水秀,环境清幽。龛内的卧佛浓眉、大鼻、阔口,笑容可掬,呈超然姿态,与基座由一块天然巨石一体雕成。 据载于南岗镇夏园村徐氏家谱中的《丹水坑全图》所绘,早在佛迹洞开凿之前,丹水坑佛迹岭已是一个民间崇拜建筑高度集中的场所。佛迹洞由正统佛教寺庙组织开凿,开凿的造像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大肚弥勒”,被民间信众奉为“求子求福”的场所,是当时正统佛教思想传播与民间崇拜相融合的一个历史见证,对于研究地区佛教文化传播、民俗、信仰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专家:对研究本地传统民俗很有价值 项目验收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兵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佛迹洞体现了石窟寺建设由官方主导向民间组织的转变,对于研究本地的传统民间信仰、民间习俗很有价值。就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与北方一些知名的石窟寺相比,广东的石窟寺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也相对简单,但它们是中国石窟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经由调查得知,目前佛迹洞洞窟岩体结构较稳定,洞岩体表层、石刻造像表层仅为微小的自然风化,无安全危险。但是缺少硬件设备的配置和专项管理制度,例如护栏、专门的视频监控、警告标语等。此外拱券花岗岩条石石缝、青砖拱券门洞的砖缝曾用水泥修补。张兵峰表示,下一步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影响文物风貌的一些做法进行调整,以利于更好地保护文物本体。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副处长王成晖表示,通过广东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广东石窟寺的分布情况和现状基本摸清,接下来将会在进一步完善资料的基础上,加强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