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天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我又新了解了两个人物———烛之武和“一只狐”,这名字还挺有意思,那他们是谁呢?又干了啥大事呢?听我来叨叨叨叨……

先说烛之武,他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人,年轻时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心怀报国之志,在当时还是小有名气的。可就是没有被重用,他心中还是有些怀才不遇的小愤愤吧[翻白眼]!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依然相信郑王,相信着自己的国家,默默的做着看马官等待着,而不是像古代很多人那样,不得志就离开母国去其它国谋求发展。没有被重用的这段时间里也给了他很好的沉淀,更是激发了他很多的智慧,才有了后来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烛龙和九尾狐(一只狐和烛之武)(1)

那后来他又是怎么被重用了呢?

那就要说到“一只狐”了!

“一只狐”其实是佚之狐,他是郑国的大夫(da四声,而不是dai四声哈),当时在郑国地位还是很高的,郑国出事,郑王马上就想到他,并听他的,他就推荐了烛之武。

那为什么人们却有的叫他“一只狐”呢?

有人认为,烛之武被推荐去劝退秦师时已经是七十多岁了,他还年轻的时候“一只狐”为啥不举荐他呢,之所以在晋秦攻打郑国时候才举荐,出事了自己没事,立功了他也有功,可见他的奸诈狡猾像狐狸一样,所以有人给取名“一只狐”,人言可畏啊……

不管咋说,我觉得佚之狐还是很有智慧的,很会用人,要不他怎么非推荐烛之武,而不是张三李四呢,对吧;而且一推就那么准,劝退了秦师呢!

烛龙和九尾狐(一只狐和烛之武)(2)

书归正传,正是因为佚之狐的推荐,烛之武得到了郑王召见,当时晋国联合秦国来攻打郑国,郑王希望烛之武去劝退秦国,当时烛之武却说:“我年轻时候才能都不如别人,现在都老了更不行了。”可见心中是不是有点小愤愤[酷拽],当时的郑文公不得不说也是很有智慧的,能屈能伸、为国着想啊,而不是像很多君王那样,你敢顶撞我,小心我杀了你[发怒][发怒][发怒]。

郑文公却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

人家都这么说了,烛之武还怎么推辞呢,何况他也积攒一世的才华无处施展,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于是就去了。

烛龙和九尾狐(一只狐和烛之武)(3)

秦穆公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给他分析灭了郑国对晋国有利,而留着郑国对你大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秦穆公,使秦军撤退。烛之武因此就一鸣惊人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不是打与战,而是凭三寸不烂之舌[呲牙]。

所以可以看出,烛之武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国之士,有勇有谋,而且不卑不亢,深明大义的爱国之士!

“一只狐”应该算是烛之武的恩人,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也是一个以国家为重的好人!

这俩历史人物,你了解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