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很多人都在抱怨汽修行业难做,很多人都把责任归结在互联网、房租、人工成本和通货膨胀上,但笔者觉得这个说法有些站不住脚,因为所有的商业模式都会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如果一个生意人不懂得转嫁成本维护利润,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生意人。

但如果这些都不是问题,那导致汽修行业难做的关键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呢?

导致汽修行业难做的原因

二十多年前,开个修理厂是别人求着你修车,公司单位甚至政府的车辆成批成批地往你这送。并且那时候的车型单一,结构简单,修理工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知识技能就可以很好地应付,客户满意度也很高。

可以说二十年前开个汽修厂只是前期投入的问题,只要有钱问题就能解决,那时候不需要考虑客源、利润、宣传之类的问题。虽说那时候汽修厂模式看起来很粗糙,但汽修厂却扮演着它该扮演的角色——技术服务。

可当中国成功进入WTO后,私家车一下子出现井喷式地爆发,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多,各大小型修理厂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刚刚步入汽车社会的新奇感,让很多拥有第一辆车的车主们兴奋不已,那时候汽车可是家里的大件,都想着要好好辘饬捯饬。于是乎,一群如饥似渴的消费者碰上一群嗅觉灵敏的产品厂家,各种导航仪、真皮座椅、机油等一系列产品层出不穷,但却从来不愁卖不出去。

你让维修厂这时候提升修理技术和服务?不存在的,靠卖真皮座椅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又何必干这种吃力又不讨好的事情呢。

那时是汽修行业的黄金年代,同时也是汽修行业集体迷失自我的年代。从那时起,汽修厂扮演的角色就不再是技术服务,而是产品销售了。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每家店都在做,而且还乐此不疲,时间久了,他们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而在经历了几年的黄金阶段后,汽修行业终于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员工在一家汽修厂干了一两年,发现老板赚的盆满钵满,于是决定自立门户出去单干。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最后导致修理厂的数量成倍裂变,质量也呈指数级地下降。于是整个市场的需求被多如牛毛的汽修厂瓜分一尽。

开汽修厂可以做什么(开汽修厂有前途吗)(1)

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商崛起,汽修行业不得不面对现实

直到突飞猛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商的崛起,修理行业又重新认识了自己。

1)修理工发现自己不会修车了

就在整个行业都在琢磨如何向车主多推销一套真皮座椅的时候,汽车制造技术的进步已经把不思进取的修理厂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面对越来越先进高端的汽车,修理工傻眼了,他们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不会修车了,于是修理厂的返工率和赔偿率越来越高,最终导致门店的口碑越来越差。

2)老板发现客户叛变了

经常到你店里做保养的车主突然去了你对面的门店,原因究竟出在哪?

互联网!互联网的崛起开拓了车主获取信息的渠道,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已经越来越低。拿起手机搜一搜,这个配件多少钱?哪家门店车修得好?一目了然。以前是因为信息闭塞车主只能用人情来换放心,现在信息发达了,车主想了解什么,手机一搜就能知道,老客户发现了比你门店更优秀的店,所以他选择了“背叛”,这就是现实,汽修行业再也无法靠人情去维系客户,唯有靠技术和实力。

3)产品利润被电商抽走了

如果一家修理厂的主要利润来源于产品销售,那么这家修理厂离关门就不远了。互联网的崛起,让所有汽车用品的价格都开始逐渐透明。各个汽车用品的生产厂家也开始把销售战场从汽修厂转移到线上商城,汽修厂依靠产品价格优势来获取市场份额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并且由于过去多年,汽修厂习惯了把高额利润加到产品价格上,然后通过低工时费甚至免工时费的方式招揽客户,培养了车主“工时不应该收费”的观念。

说到底,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也是我们自己埋下的恶果。如今大家都跑到网上去买产品和配件,你再想卖技术也就没那么容易了。产品利润被电商抽走,技术和服务又卖不上价钱,汽修厂还有何利润可谈?

4)顺应社会的需求去转型,汽修行业还是有前途的

那么以上种种迹象是不是就证明如今的汽修行业已经没有前途了呢?笔者给出的答案是:有前途,但需要顺应社会的需求去转型。

毕竟万亿级的汽车后市场还是很大的,这块蛋糕总得有人站出来吃,但跟以前很多人一窝蜂上去不顾吃相地乱吃不同,如今只有少数优秀的人才有资格吃。原来的那套传统的经营理念已经很难奏效了,唯有顺势而为去转型,才能活得更好。

那么究竟如何实现转型呢?

1)配备硬件设施,加强技术培训

汽修厂的本质是为车主提供技术和服务,所以汽修厂如果没有技术,就谈不上汽修厂。都知道如今的汽车是越造越先进汽车的诊断难度也相应的越来越大,可目前市场上的汽修厂有几家配备了按汽车品牌分类的专用诊断电脑?有几家备齐了全套的扭力扳手?几乎是凤毛麟角。连诊断工具都没有,谈何技术?

再来说说修理工。不是有那句话吗?“学霸造汽车,学渣修汽车”,现在修理工高中没毕业的不在少数,让这些书都读不进去的人去搞懂电路图,使用示波器?除非真的是有强大的兴趣爱好和执念,否则只能是天方夜谭。

所以若想让自己的汽修厂在当下拥有竞争力,一是要舍得硬件设备上的前期投入,二是要舍得技术人员培训上的投入,两者缺一不可。

而为了确保员工学习效果,维修厂可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例如将员工学习效果与个人绩效挂钩,如此员工学习积极性会很高,学习效果也可以事半功倍。

2)配备软件设施,优化内部管理

传统的汽修厂通常都是记账靠本,管理靠吼,根本不存在系统化的内部管理,从预约开单到结算离店,门店甚至都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很容易给客户一种很不专业的感觉,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实现门店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而数字化转型升级又需要软件设施的支持。

3)重塑客户对价值的理解

目前大部分车主内心深处都认为配件比技术有价值,因为配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众所周知,如今汽修行业产品销售的高利润时代已经过去了,千万不要幻想和电商打价格战,我们必输,所以产品的钱就让给电商去赚,因为他们确实比我们做得好,而我们就应该用我们的技术去赚钱,这点电商是做不到的,这是我们的优势。如此我们才能活的更好。

换句话说就是,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设法重塑客户对技术价值的理解。所以诊断问题是需要收费、安装配件同样是需要收费的,因为我们用专业知识付出了,因为我们为把一个虚脱的线头接上花费了很多汗水。将问题诊断出来、将配件安装好、将虚脱的线头接上,这些都是我们的劳动价值,我们是有理由收费的,不要再抗拒车主自己带材料来保养,要想办法提升技术和服务,用专业的态度解决车主的问题。

据笔者所知,很多专业规范化的汽修厂,都是诊断费和工时费双收的,而且收的还不低,但仍然有很多老客户带着新客户进去“挨宰”,为什么?你品,你可以细细的品。

4)打通线上营销渠道,提高门店知名度

后市场中具有工匠精神的汽修厂其实有很多,但他们的营销渠道都相对比较单一,里面的维修技师个个都有真本事,都是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但他们也有短板。明明自己有真本事,却只会做不会说,明明有很扎实的技术功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很独到,却没人看得到。反而那些靠卖产品的门店整天霸占朋友圈,惹得车主们一脸嫌弃。其实当大家都已经对虚假宣传的产品麻木之后,正是工匠们重回人们视线的好时机。

由此可见,并非开汽修厂没有前途,而是我们需要清晰的认识自己,并懂得及时顺应社会的需求去转型,这才是其中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