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日祭》为何会成荧屏另类之作?

文/陆地上的海蛎子

四十九日祭为什么没人看 四十九日祭为何会成荧屏另类之作(1)

由严歌苓编剧、张黎执导,汇聚张嘉译、宋佳、胡歌、黄志忠、张歆怡等实力演员,改编自小说《金陵十三钗》的热血抗日风暴《四十九日祭》最近一直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及各大视频网站热播,而随着播出的集数越来越多,观众们的反响也日益强烈。说实话之前虽然喜欢看抗日体裁的电视剧,但也只是看个热闹,尤其是当别人说老海看这样的电视剧很傻的时候,一般也不去反驳,因为老海深知如今的这类很多电视剧真的是拍的不咋地,要不是自己过于喜爱这类体裁的电视剧,还真就没那个勇气坚持看下去。不过这一次给老海的感觉真的不一样,也许是南京大屠杀带给国人的伤痛真的永远无法忘记吧。

四十九日祭为什么没人看 四十九日祭为何会成荧屏另类之作(2)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当年《金陵十三钗》也许只是揭开了这类体裁的序幕,但却因某种原因一直没有太大的反响,或者没有达到老海的那种预期反应。如今《四十九日祭》可能正是为了完成那个任务的?不然又如何能让大家感觉正是它的出现才将抗日剧推向了高潮?想一想这一切也许是那次文艺座谈会的功劳,看着编剧与导演率领着这一干演技派的艺人们,以一种崇高使命感和历史敬畏感的精神完整地给观众演绎着什么是重大民族灾难,也许是过去的那段痛我们无法忘记,国家也首次设立了国家公祭日,而这个过几天就要到的日子也许正需要一份大礼,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剧还真就有资格作为厚礼出场。不过此时老海其实还有一点点小伤感,因为它的出现将老海原本最看好的一部电视剧给暂时打进了冷宫,想想自己是不是有点不够坚定呢?

四十九日祭为什么没人看 四十九日祭为何会成荧屏另类之作(3)

有人说一部剧好看与否其实不止看导演和编剧,这话老海是非常赞成的,因为好的导演可能起到了四分的作用,而如果有好的演员则能体现另外的五分作用,剩下的另一分则需要市场宣传来决定。而该剧吸引老海的另一个地方就是因为三个演员,那就是张嘉译,小宋佳,黄志忠,喜欢小宋佳那自然是不必多说了,这位女艺人一直是老海心目中的女神,一直以来没太多绯闻,而且演起戏来往往都是非常投入。对于男演员来讲,张嘉译和黄志忠都应该算是大器晚成那伙的,与吴秀波堪称是圈内晚男三巨头。起初看这个剧的时候,老海被张嘉译所扮演的角色搞的哭笑不得,当时以为他咋能演成这样的角色呢?一付流氓无赖的样子,有点小便宜就想占,甚至还不管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国家利益,不过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慢慢地让我们意识到什么叫好饭不怕晚。而饰演过新版李云龙的黄志忠更是无话可说,一下颠覆了往日银屏硬汉形象。这些若是没有深厚的功底谁又能演出让大家共鸣的大戏呢?

四十九日祭为什么没人看 四十九日祭为何会成荧屏另类之作(4)

一直以来虽然看过不少的抗日剧,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很多剧本的细节根本经不住推敲,也正是如此才会在网上被网友们大骂,甚至有不少网友说以后再也不敢看抗日方面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因为粗制滥造几乎成了这类神剧的代名词。可能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吧,当失望至极的时候希望的出现才显得那么珍贵,也许正是如此这部剧才让一向挑剔的老海也不得不来吐槽一番,可惜的是这次老海是没办法说它什么不好,想想也怪悲催的,难道老海已经掉进剧情的黑洞里了吗?还是说老海被剧里张嘉译小宋佳等人那纯真的爱情、友情和亲情给震住了?或者说被那一个个曾懦弱的变成了勇士、曾迷失的找到了方向、曾虚无的得到了收获、曾有罪的完成了救赎剧情所感染?可能也正是这些想说又说不清,想拒绝但又无法按下遥控器的思想在作怪,让大家关注了这部荧屏另类之作。

四十九日祭为什么没人看 四十九日祭为何会成荧屏另类之作(5)

四十九日祭为什么没人看 四十九日祭为何会成荧屏另类之作(6)

四十九日祭为什么没人看 四十九日祭为何会成荧屏另类之作(7)

四十九日祭为什么没人看 四十九日祭为何会成荧屏另类之作(8)

四十九日祭为什么没人看 四十九日祭为何会成荧屏另类之作(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