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玩,想当然地给上海的老同学打电话,也许是分别的时间太过久远了,也许本就是熟悉的陌生人,再次见面的我们除了尴尬,冷场,没有留下片刻的融洽,从此更加坚定了外出不找熟人的观点。

2018年初夏,我和同事相约去上海溜达一天,反正从无锡到上海高铁也就个把钟头,早上去晚上都能回。去之前我们商量了一下,去上海肯定要去外套溜达一圈,再去东方明珠,陆家嘴,让我们这些小城市的人去感受一下国际大都市的风采。

为了不走冤枉路,我们还专门做了攻略,下车后怎么坐地铁,到哪一站下车,要不要换乘什么的,甚至还买了张地图,然后就信心满满的出发了。

同龄人去旅游好吗(尽量别联系以前的老同学)(1)

理想是好的,现实却很残酷,出了高铁站就懵了,上海就是上海,哪哪都是人山人海,根本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好不容易跟着人流出了站,站在广场上足足花了五分钟去辨别方向还是徒然,然后不停的打听路人,好不容易上了地铁。

在车厢里我和同事四目相对,突然就笑了起来,互相嘲笑到还做攻略呢,整个就是乡下人进城的感觉,笑着笑着我突然就想起了一个人,高中同学阿张,这家伙高中毕业后就到上海打工了,找他来给我们做向导不就好了嘛。

说起阿张,上学那会最铁的哥们,那时候每天在一起形影不离。

毕业后阿张就去了上海,他爸在上海打工,一开始我们还经常联系,慢慢地联系的就少了,大家都要忙生活嘛。我想着就我们当年的关系,只要我一个电话,他还不乖乖地跑出来啊。

我给阿张打语音,他没接,我猜可能是在上班,过了半个小时,阿张回了条信息“有事?”

这两个字似乎透露出了些许的冷漠,当时也没多想,就告诉他我来上海玩了,不认识路,能不能让他陪我溜达一圈。

又过了10多分钟,阿张回了条信息“我现在上班走不开,等午休我请假去找你吧”。

我想阿张应该是真的忙,毕竟自己也没提前打招呼,那就下午见面再聊吧,我继续和同学一路找着路。好在有热心路人的帮忙,比较顺利地到了外滩。你别说,外滩风景确实挺美的,有摩天大楼,也有民国时期的建筑,有一种现代和传统相结合的感觉,而且路上的老外很多。

同龄人去旅游好吗(尽量别联系以前的老同学)(2)

一直到下午2点多,阿张才发信息问我在哪里,我就给他发了定位,他说地址有点远,可能晚点到。

又过了1个小时吧,阿张赶了过来。在我的想象中,我们应该是久别重逢后的热情相拥,但现实却让人失望,不要说拥抱了,甚至都在彼此刻意地保持一段距离,几句客套话之后,就不知道再聊些什么了,我只能尽量的找话题,不能冷场,那就没发收场了,同事也看出了我的尴尬,是不是的调解一下气氛,后来才稍稍的好了些。

到了傍晚时分,阿张说带我们去吃饭,我想着去吃个火锅,或者小饭馆炒两个菜,实在不行大排档也可以,到时候叫上几瓶啤酒,边喝边聊多好,可是阿张却带着我们去了兰州拉面。

同龄人去旅游好吗(尽量别联系以前的老同学)(3)

也不是拉面不好吃,平时我们也经常吃,就是觉得这个气氛不太对,菜倒是点了不少,大盘鸡,羊肉什么的,但终究没那个感觉。吃完饭到了该分别的时候了,阿张送我们到附近的地铁口,告诉我们怎么走,然后就此告别,期间没有一丝的不舍,甚至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

在回去的路上我就在想,时间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包括容颜和曾经的感觉,曾经那么好的兄弟,如今成了半生不熟的人,心里不免有些惆怅。

从那之后,在外地我没有再联系其他同学,也许不打扰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