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学齐尤溪说“都”,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尤溪古寨在哪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尤溪古寨在哪里(尤溪四十九五十都)

尤溪古寨在哪里

●詹学齐

尤溪说“都”

老一辈的人都习惯把现在的乡村以“都”相称。

“都”的划分始于明代。那时,尤溪的版图比现在大得多。从西上北,从北到东,再由东到南,进入西南,就这样绕一大圈最后回到新阳地界,总共划分为50个都。到了景泰年间,朝廷把四十一到四十三都划给新置的永安县,嘉靖年间又把三十到四十都、四十四到四十八都划给新置的大田县,尤溪就剩下现在的31个都了。

即便这样,尤溪县仍然是三明市最大的一个县,农业人口全市第一,面积全省第二。

“都”的划分大都遵从山脉、水流走向,有利于交通行走、经济活动和行政管辖。每个都大小不一,小的六七个村落,大的四五十个村落,全因地形、习俗而定。且说尤溪县新阳镇是三明市最大的一个乡镇,共有23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5万多人。四十九、五十两都就坐落在新阳镇,共有17个村,其中四十九都7个村,五十都10个村,以新阳镇镇政府所在地乘驷桥为界,山水相连。

溯源四十九、五十都

闽中山区,每一个村落就像一块翡翠撒落在戴云山脉的小盆地之中,而四十九、五十都则像一条又长又宽的彩练飘落在绿野谷地,四周崇山峻岭,绵延不断,沟壑纵横,一条条山涧汇聚到新桥溪,流经两个都的大部分村庄,一波三折,汇入文江溪。县道从五十都的葛竹村坋头岭盘旋而下,顺着溪流穿过村庄,到达新桥,由四十九都的高士村进入大田县境。公路两边大都是崭新的高楼,连成一片现代的建筑群落,而过去用木头构筑的民房则掩映在山脚下,斜屋面黑瓦片,阳光从屋脊照下,勾勒出优美的线条,与山边的树木和谐搭配,显露出乡村独特的景观。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只要看到这些生养我们的老房子,都会唤起心底的记忆。

大凡尤溪人,都知道四十九、五十都,甚至对新阳镇人的称呼也唤作“四九都仔”或“五十都仔”。由于四十九、五十都地处尤溪河的上游,亦称“上尤溪”,有时也成了新阳镇的代名词。四十九、五十都的方言属闽北闽南语言过渡带,说话口音与尤溪别处明显不同,有几个方言比如:“莫古”、“即古”一听便知是新阳话,常常被下尤溪人当作打诨插科谈资笑料。

时光流逝,四季轮转。数百年来,四十九、五十都的先民在这里开田造地,安居乐业,都有几个大姓分布较为集中,形成地域特色,所以有“葛竹纪、林坪萧、上井余、王坎兜”的顺口溜。他们虽然溯源不同,但祖祖辈辈朝夕相处,深爱着这片土地,同看山水变化,共度平凡日子。

四十九、五十都人以勤劳节俭出名。在文山、龙上几个村流传着一个同样的创业故事:很早以前,陈姓、萧姓祖先以牧鸭为生,常年赶着鸭群四处觅食,一日,鸭群在某处停下来再也不走了,并筑巢过夜,天天生下双黄蛋,于是主人认定此处为风水宝地,就地搭起简易草寮,扩大养殖,后来家业不断扩大,人丁渐旺,便成开基始祖。先人艰苦创业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勤劳节俭的美德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四十九、五十都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五十都的上井村近2000人口,仅有800多亩耕地,人均只有4分地。仅靠这几分薄田是填不饱肚子的,所以很多妇女在家学手艺、做手工,以贴补家用。民间流传着“新桥肉饼管前糕、高士笠子夏阳席”,“丁埕灯笼、夏阳鸭仔,中洋粽蓑、登山火笼”,这些土特产大多是妇女们利用早晨黄昏、饭前饭后零碎时间制作出来的。“男人挑担走四方”,四十九、五十都的很多男人则外出卖鸭仔、铁锅、陶瓷、粉干,风餐露宿、筚路蓝缕,来回就是一圩(五天)。

人们都还记得,二十年前,四十九、五十都两边的山上还是光秃秃的,别说大树木,就连杂草也是稀稀拉拉,那是因为人口众多,烧柴煮饭把山上的树木砍光了,还要刨树根,割茅草,捡树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新桥妆姆(妇女)烧赤蕨(芒萁),未到灶边火已乌(灭)”,每一个家庭主妇都有这样体验。后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村通了电,许多农户都烧上了煤球,用上了电器,政府采取了封山育林,山上渐渐绿了起来,乡村也恢复了生机。

新阳镇还有许多特产,最负盛名的当属“四九五十都,米粉烫鱼鳅”。米粉是坎里下桥上等的特产,鱼鳅要用田里天然生长的泥鳅,还要加上上井村地道的红糟,再加入菜头、芋头、香葱、辣椒等佐料,一盆热腾腾、香喷喷的泥鳅粉干端上桌来,鲜嫩润滑,色味俱佳,吃过的人都大呼过瘾。

“双都”新貌

四十九、五十都人尊师重教,古往今来已成风尚。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闽北大军阀卢兴邦就在四十九、五十都开办了育英、育才两所小学。1956年县政府在镇政府所在地兴办尤溪第二中学,开各乡镇之先河。“没米下锅,也要送子上学”、“棉被淌水,也要送子读书”,这正是新阳人重视子女教育的真实写照。新阳的后生们也不负众望,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在外工作的新阳人也以勤奋著称,多有建树。四十九、五十都的家风家训就是这样千年传颂,穿越古今,滋养着一颗颗纯朴的民心。

曾几何时,新阳乡办企业红红火火。1964年举全镇之力,兴修坋头水库,高峡出平湖,湖水从五十都的溪坂村流到四十九都的下桥村,解决了四十九、五十都人的吃饭问题,改变了“番薯粟子会救人,肚子有饱都是物”的历史。1971年在葛竹下村成立了镇办妇女耕山队,后改为下村林场,培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至今还为镇政府永续提供财政支持。碗厂、工艺厂、竹编厂成为当时的新宠,产品远销海外,还为国家创汇呢。更值得一提的是洋益纺织厂,这是全县第一家纺织企业,通过不断技改创新,焕发生机,现在每年安排400多人就业,贡献几百万元税收。人们都还清晰地记得,1985年全省乡镇企业现场会在新阳镇召开的情景!如今新阳更有很多人外出打工、办企业,盖起来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开回来的是一辆辆高档轿车。

狭长的牛背山静静地卧在池田洋面,山上的草木四季变幻着不同的色彩,新桥溪从西向东流淌不息,左前方的虎形山呈回头张望之势,乘驷桥连结南北紧锁新桥溪的两岸。老人说,这样的地形最有利于聚财。所以新桥圩场历经几百年,长盛不衰,成为一景。农历每月逢三逢八,农民挑着自产的青菜、鸡鸭、鲜蛋和草席、斗笠、陶瓷,从四面八方赶往新阳镇区,从街头到街尾,从桥南到桥北,道路两旁一摊接一摊摆开,形成一条几公里的长龙,喇叭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虽然圩场上有了许多现代用品,但人们还是更青睐这些带着乡土芳香的农特产品。镇党委政府响应县委倡导的“我家在景区”活动,提出“我家在景区、新阳来赶圩”的口号,真是顺应发展,棋高一着。

每逢正月,迎龙灯成为四十九、五十都一道亮丽的风景。夕阳西下后,各村各境组成的舞龙队,各家各户扎好的花灯,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新阳镇区,一盏盏花灯与街区的灯火交相辉映,几条翻滚的巨龙风生水起,爆竹响彻夜空,绵延不息,人们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欢歌,为添丁增寿、美好生活祝福。四十九、五十都的夜晚就这样被激情点燃!

“做强产业,做美集镇。这是镇里的目标。”新阳镇池书记、潘镇长告诉我们,一条高速公路、两条国道将经过新阳境内,为全镇发展描绘新的蓝图,构筑新的梦想。

四十九、五十都正在演绎新的故事,期待新的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