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看到不少诊断为心衰的患者情绪低落,认为从此生命没了保障,更别谈生活质量。实际上,心衰经过系统治疗,完全有可能获得心脏功能的康复。但是所有心衰的医疗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良好的自我生活管理。

心衰患者自我管理指南(心衰患者要做好自我管理)(1)

吃:没有忌口,但须营养全面

从西医角度来讲,心衰患者除了需控盐外,没有必须要忌口的东西,希望患者营养全面,蛋、奶、肉、蔬菜和水果都可以吃,但是有些患有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高糖高脂的食品量要少一些。

喝:遵循“不渴不喝,喝了不渴”原则

对于轻中度患者,不强调绝对限水,总体原则是“不渴不喝,喝了不渴”就行了。但是对于重度患者,液体摄入量限制在1.5~2 升/天(矿泉水瓶24 小时小于4瓶水),有助于减轻症状和充血。一周内体重增长达2.3 公斤或每天0.9 公斤,则提示水分过多,需及时通知医生。

小便:出入量多少是改变心衰的重要依据

人体出液的方法主要是小便,心衰有症状时,出量一般要比入量多,这要靠利尿剂来调节;无症状时,要尽量维持入量和出量差不多。出入量的多少,是临床医生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最重要的依据。如果尿量比往日偏少,要考虑加一片利尿剂。

睡:心衰患者要有充足睡眠

心衰患者往往有焦虑情绪,会出现睡眠障碍。若实在睡不着,可以考虑使用安眠药物。很多人担心安眠药物会产生依赖,其实最常使用的安定类药物不会产生心理依赖,一旦自己能够睡了,不吃药也没问题。但如果睡眠不好,身体会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这对心率和血压的控制都非常不利,心衰的恢复也难。

住:保持室内温度在20℃以上

室内的温度保持对于心衰患者的康复很重要。很多心衰患者突然症状加重往往出现在换季季节,比如北方天已经冷了,但是暖气还没有来,家里很冷,患者不爱活动,或者蜷在床上或者出入时易着凉,容易出现感冒。感冒是心衰加重最重要的诱因,因此家有心衰的患者最好将室温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

行:必须要动,量力而行

目前业内学者都认为,对于非急性期心衰患者,有氧运动是患者康复的主要方式。比如走路、骑车、打太极拳,体力更好一点的可以游泳、登山,每次运动的时间为30~60 分钟。运动分为三个部分:前10~15 分钟进行热身,然后进行20~30 分钟的运动,最后再进行一下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