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皇帝叫什么(盛唐的6位太上皇)(1)

大唐盛世,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璀璨,科技发达,武功煊赫,万邦来朝,以致唐之后,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我们的服饰被称为唐装,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

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荣耀背后亦有斗争。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王朝却有6位太上皇。

盛唐时期皇帝叫什么(盛唐的6位太上皇)(2)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626年,被尊为太上皇。

公元690年,武周武则天称帝,705年,被尊为太上皇。

公元684年,唐睿宗李旦称帝,690年被废;710年再次称帝,712年被尊为太上皇。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称帝,756年被尊为太上皇。

公元805年,唐顺宗李诵称帝,806年被尊为太上皇。

公元888年,唐昭宗李晔称帝,904年被尊为太上皇。

每一次的帝位变更都是一次残酷的人性考验,每一次的平静禅让都是一场血腥的权力斗争。

好在,唐朝的太上皇都没有生命危险,每次的宫廷政变都没有造成改朝换代的后果。

盛唐时期皇帝叫什么(盛唐的6位太上皇)(3)

唐朝为什么有这么多太上皇呢?

故事还得从唐高祖李渊说起。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太原留守唐公李渊,乘机起兵反隋,大喊着复兴隋朝的口号,于617年攻入关中,迎立十三岁的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太上皇的故事,却一直伴随着他的子孙,直至唐朝灭亡。

626年,李渊传皇位于太宗李世民。635年李渊病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阳数、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

九年前,他把表弟隋炀帝逼成太上皇,九年后他被儿子逼成太上皇,九年皇帝,九年太上皇,历史是如此玄妙。

盛唐时期皇帝叫什么(盛唐的6位太上皇)(4)

真正造成唐朝太上皇之多的重要原因:

一是示范效应。

太宗李世民通过政变,登上了皇位,尊父亲为太上皇,这就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不是长子也可以登上皇位,而且当世之人对太宗的评价并不低,后世子孙也会想,我也可以把上一位皇帝变成太上皇,只要我不杀他,再做出点成绩来,同样可以获得很高的评价。

二是皇子权力相对较大。

唐朝前期皇子基本都担任过有实权的地方军政长官,出阁后可以开牙建府。

唐玄宗时期,改革了皇子出阁制度,切断了诸王与其原属大臣和所辖宿卫军队的联系,削弱了皇子的权力。

但唐朝前期,高祖李渊、玄宗李隆基都是因皇子权力过大被奉为太上皇的。

盛唐时期皇帝叫什么(盛唐的6位太上皇)(5)

三是宦官专权。

唐朝后期的宦官权力之大,可以废立甚至杀死皇帝。

唐玄宗时期,开创了宦官监军的先例;唐肃宗李亨,借助宦官的势力登上皇位,之后开始赋予宦官集团更多的权力。

“安史之乱”发生后,李亨因强藩作乱,开始对武将妄加猜疑,宦官则大受宠信,从间接向皇帝进言干预朝政到直接把持军政要职,直接造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唐顺宗李诵、唐昭宗李晔都是在宦官和其他势力的联合下被尊为太上皇的。

盛唐时期皇帝叫什么(盛唐的6位太上皇)(6)

还有一个原因,是历史惯性。

自西晋之后,天下大乱,杀兄弑父登上皇位,外公夺走外孙皇位的事情比比皆是,唐朝又是吸取了塞外之精血建立的王朝,对那段历史并不陌生。相比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的方式已经非常温和了。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唐朝多位皇帝变成了太上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