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骗婚的真实故事(人们都说此人老不正经)(1)

在我看来,刘琨自然是两晋年间的第一名士。

以致于后来的名士加枭雄桓温视之为终生偶像,崇拜不已。

刘琨的外甥温峤也算得上大名士。

说起来,桓温的名字就跟温峤有关:桓温的父亲桓彝是温峤的好友。桓温刚出生那会儿,温峤见了,奇道:“这个婴孩骨骼不凡,让他哭一下,我听听哭声。”待听到哭声,不由大赞:“真是天降英才!”桓彝因此以温峤之姓为儿子取名:温。

温峤原先跟随刘琨镇守并州,当匈奴人刘曜攻破长安,西晋灭亡,他被刘琨派往建康,拥戴司马睿称帝。

民间骗婚的真实故事(人们都说此人老不正经)(2)

刘琨对温峤说:“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当立功河朔,使卿延誉江南。行矣,勉之!”

温峤没有辜负刘琨重托,和王导、周顗、谢鲲、庾亮、桓彝等名士一同拥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东晋政权建立。

王敦、苏峻两场动乱的平定,温峤周旋其中,功不可没。

温峤后来也因此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有“功格宇宙,勋著八表”之誉。

温峤病逝于咸和四年四月乙未,“江州士庶闻之,莫不相顾而泣。”朝廷赠侍中、大将军,使持节,谥曰忠武。

可以说,温峤是一个完人。

民间骗婚的真实故事(人们都说此人老不正经)(3)

但是,《世说新语》里记载了多则有关温峤的轶事,其中《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所记的《温公却扇》,让后世对温峤颇有微词。

故事是这样说的:

温峤的妻子去世得早。他有个堂姑刘氏,因为战乱和家人失散,和女儿相依为命。这人女儿美丽聪慧。堂姑拜托温峤帮物色一个好夫婿。温峤早看中这了个年轻漂亮的表妹,就试探着说:“现在兵荒马乱,佳婿难觅,如果能找得到一个人品象像我这样的,应该可以了吧?”堂姑说:“家庭丧乱变故,我们只求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奢望找到大侄子你这样出色的人呢?”没几天,温峤就正告堂姑:“亲事有着落了,对方门第还算可以,名声职位也不比我差。”并拿出一块玉镜台,说是男方托转交的定情物。堂姑大为高兴,亲事算是定下来了。举办过婚礼,入洞房了,新娘拨开面纱,一看新郎官,果然是温峤本人。新娘忍不住笑了:“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不出我所料!”原来,那个玉镜台是温峤在刘琨手下任长史,与匈奴刘聪作战所得的战利品,一般人是不会有的。

民间骗婚的真实故事(人们都说此人老不正经)(4)

从故事的结局看,表妹应该是乐意嫁给温峤的。

但,后世还是有人认为温峤这是老不正经,乘人之危,骗财骗色,老牛吃嫩草。

2001年2月中旬,人们在南京北郊郭家山西南麓发现一座大型单室穹窿顶砖构墓葬。

墓葬早年被盗,但最为珍贵的墓志尚在。

民间骗婚的真实故事(人们都说此人老不正经)(5)

墓志为近方形砖质,置墓室前部,隶书,竖行左读,凡10行104字,其中赫然有“使持节、侍中、大将军、始安忠武公、并州太原祁县都乡仁义里温峤,字泰真,年四二,夫人高平李氏,夫人琅玡王氏,夫人庐江何氏”字样。

即墓主就是与王导、庾亮、阮放、桓彝并称为“中兴名士”的晋大将军、始安郡公温峤。

民间骗婚的真实故事(人们都说此人老不正经)(6)

墓主中温峤的婚配记载与《晋书•礼志中》里所记是一样的。

《晋书•礼志中》是这样写的:“骠骑将军温峤前妻李氏,在峤微时便卒。又娶王氏、何氏,并在峤前死。”

即温峤一生共娶过三位妻子,第一个是高平人李氏,在温峤尚未发迹前就病故了。后来又先后娶了琅玡人王氏、庐江人何氏。

那么,《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所记的《温公却扇》中的从姑女刘氏,就只是故事人物了。

最后补充一下,考古专家在发掘了温峤墓后,又在该墓西侧铲探发现4座砖室墓葬,其中最大一座长愈8米。这4座墓葬南京市博物馆于2001年 9月至10月发掘结束。发掘表明,有3座墓葬时代为东晋时期,其中一墓出土温峤次子散骑常侍、新建县侯温式之砖质墓志。

民间骗婚的真实故事(人们都说此人老不正经)(7)

温峤墓是迄今为止南京地区发现的墓主身份明确、地位最高的东晋勋臣墓葬,该墓虽然饱经盗窃,但仍出土金、琥珀、铜、铁、石、瓷、陶等质地文物80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