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人物及绰号武器(水浒中名实不副的诨号)(1)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风起长林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颇有几位的江湖诨号与本人事迹不甚相符。且不说石将军、催命判官这样的江湖混混起的名号纯粹有唬人之嫌,就连韩滔这样败绩远多于胜绩的朝廷命官也吹牛皮似的起了个“百胜将”的名号。

而在这诸多绰号之中,单廷珪的“圣水将”也是名不符实。

同样是朝廷降将,轰天雷凌振能造出威力无比的子母炮、神火将魏定国也有过用火攻大败关胜的战绩,就算是彭玘,由于手中持着三尖两刃刀,吹吹牛说自己仿佛二郎神下界一般,起个“天目将”的名号也无可厚非。

但我们的“圣水将”同志在整部水浒中,除了出场时稍微介绍了一下他善用以水浸兵之法外,就再也没有跟“水”沾过半毛钱关系。

水浒传中的人物及绰号武器(水浒中名实不副的诨号)(2)

作为一名骑兵将领,他从未和梁山水军协同作战,更多的时间都是和秦明、关胜这样的马军同行在一起组成五花八门的战阵,倒是在阵中他所统领的军队往往黑旗黑甲,且常常位列于北,总算是从奇门遁甲的角度给“圣水”二字一个勉强的诠释。

施耐庵未曾着墨一字,但这并不代表“以水浸兵”在战场上无迹可寻。恰恰相反,我们的老祖宗们对水攻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这维系文明的生命之源,在战争中摇身一变,就成了人间大杀器。

春秋战国能人辈出,精彩战例更是不胜枚举。公元前403年,正是晋国国势衰微,走向分崩离析的前夜。权臣智伯为了拔除眼中钉赵氏,从而彻底取代晋国,成为天下新的霸主,率领韩、魏之师攻打赵襄子。

本来联军打算利用晋水从东北灌入晋阳来破城,但以当时晋水的流量,完全不足以冲击晋阳城墙。

反倒是韩魏两家生出了唇亡齿寒之心,害怕将来智伯会用同样的路数灭掉自己,索性内通赵氏,凿开了好不容易修筑好的水攻工程,反灌智伯。

此战中,韩赵魏三家凭借水攻之势,分别从左中右三个方向进攻,杀智伯,尽灭其族,随后三家分晋。

水浒传中的人物及绰号武器(水浒中名实不副的诨号)(3)

智伯没有对军事地理考察充分,反而引来了杀身之祸。也正是这一场大水,冲开了战国时代的序幕。

战国七雄属秦最强,而白起更是秦国诸多军事天才中的佼佼者。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白起领兵伐楚,一直打到了鄢城。

鄢城距离郢都甚近,鄢城一失,郢都难保,楚国在此集结重兵。在屡攻不克后,白起详细研究了鄢城一带的山川地理,发现附近的夷水从楚国西山长谷出而流向东南。

于是,他命秦军在鄢城以西百里处筑堤蓄水,并修了一条直达鄢城的长渠。

时机一到,白起开渠灌城,鄢城东北角撑不住洪水之势而溃破,城中军民淹溺甚众,鄢城遂破。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此战中“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

可见运用得当的话,水攻能够对敌方造成毁灭性打击,但同时也免不了让无辜百姓遭殃。

此外,水攻工程技术相当复杂,想要用水力冲毁城垣,至少要在上游构筑规模巨大的拦河坝,形成储水量庞大的蓄水库,还要有长达一百多里的主引渠工程,再加上辅助的引水工程。

如果没有雄厚的军力财力,根本无法办到。可见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确是很耗钱的。

水浒传中的人物及绰号武器(水浒中名实不副的诨号)(4)

以水浸兵,仅仅是水攻理论的一个方面,反其道而行之,断绝敌人的水源,消磨其士气,同样是包围战中一把直插心脏的利刃。

西汉太初三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统领大军第二次出征大宛。打到了贰师城外时,大宛兵迎战而败,退出城中坚守不出。

但贰师城中无井,饮用水需要从城外流水中汲取。汉军随即派水工阻断水源,进而围城。人不吃饭能活十几天,但没有饮水的话,几天就能要了小命。

40余日后,城中饮水彻底断绝,大宛军早已无力再战,汉军顺势发起总攻,一举破城,大宛贵族杀掉了国王,提人头前去求和。

表面上看,断水似乎比引水要简单,随便派个人把水源掐断就可以。

但事实上,断水这个事儿门道多得很,要勘察地形,测量水准,选择绝水引渠路线,做渠道断面的估算,最后还要考虑施工时限等林林总总的问题。

水浒传中的人物及绰号武器(水浒中名实不副的诨号)(5)

所以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亲临现场,方可施为。

断绝水源对士气的打击是沉重的,但并非每个人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都会屈膝。汉明帝永平十七年,耿恭出戍金蒲城。

次年三月,北单于的两万铁骑便气势汹汹杀到了城下。

此时城中用水极度困难,匈奴左鹿蠡王“于城下壅绝涧水”,企图将汉军困死城中。

当时城中穿井深至十五丈,仍未见水,耿恭与渴乏到极点的军士们挤马粪中的粪汁止渴,硬是撑了下来。后来深井中总算涌出了泉水,匈奴人以为汉军有神相助,终于撤退。

像耿恭这种不世出的猛人毕竟是极少数的案例,但绝水和浸水只要运用得当,在多数情况下都能达到作战的目的。

古人常云天时地利人和,除去人心的向背,巧妙运用地理环境和天候变化,着实会为战争添加强大的助力。

水浒传中的人物及绰号武器(水浒中名实不副的诨号)(6)

今天的军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战方式更是大大不同于往昔,但即便再强大的武器,也会受到地理和天气的制约。不仅着眼于高新技术,同时也将祖先究天地之变的心血结晶融入战场上,应当是我们未来国防事业迈进的重要方向。

参考资料:钟清林《中国古代水攻理论及其应用》,卢玉洁《军事史上的“以水代兵”》,孔玲《中国历史中的水攻研究》

打开国门迎清军的吴三桂,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反清之路的?

丹书铁券不能免罪,尚方宝剑不能杀人,这都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