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以及第一个君主专制王朝,对于秦始皇嬴政所建立的大秦帝国来说,许多人感情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毋庸置疑它的伟大,它对历史进程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在普通民众眼中,它是暴虐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更是建立在极度剥削百姓以及满足秦皇室私人欲望之上的。

也正是因此,历来对于“秦为何二世而亡”这个话题,可谓研究不断。因为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中,从没有一个创造如此神话的王朝会这般短命,于是乎有人把“秦亡”归结到秦二世昏庸的,有赵构这种奸臣专权的,有对六国贵族处理不彻底的,有赋税徭役过重的,当然更有秦国在法度上的严苛和失误。而在《过秦论》中,西汉著名政治家贾谊总结道: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1)

既秦始皇没有在一统天下之后适当调整秦国的法度,仁义并施以固国家,最终导致灭亡。正如前文所说,秦亡的原因实在太多太多,历代史学家早已论著颇丰,所以这次我们并不讨论其他诸如秦二世、赵构等人的过失,或者是秦法的苛刻,只以贾谊这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来看看到底怎样一统前后的“不同”,导致了秦亡。

自汉代以来,秦亡于“暴政苛法“就是主流的学术论断,而其中最为著名也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秦律》中”刑弃灰于道“,既所谓的”弃灰法“。那么这”弃灰法“到底是什么,又怎么会引起秦国的灭亡呢?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2)

众所周知,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极其重视农业,既“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业的兴盛是秦国之所以领先六国最根本的根本。也正是如此,在《秦律》中“草木灰”享有极高的地位,甚至连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烧灰都有规定。《睡虎地云梦秦简·田律》中说: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三林……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3)

也就是说在秦国人只能在夏天生产“草木灰”,商鞅同时规定,“刑弃灰于道“,也就是把灰随意撒掉或丢弃的人将受到重罚。理由前面也讲过了,在化肥极度短缺的先秦时期,草木灰几近是除去人畜粪便外最为重要的“农业肥料”,但是要满足整个国家的农业需求,单靠粪便怎么够?所以“草木灰”在商鞅变法之后几近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物资”的高度,自然备受《秦律》保护。

注:在《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了“弃灰法”最早为商朝的法律,规定“弃灰者断手”。但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寻得此法为商法的记载,也就是说此事应该是韩非子附会商法想把“弃灰法”正统的说法,不再争论是否最早为秦法,只做额外了解,不展开。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4)

如果“弃灰法”是为了保障农业的生产,自然没有农民反对,且是一件对百姓有利的事情。那为什么我们举例秦法严苛,说“攻守之势异也”的时候为什么拿它作为经典案例呢?

实际上这正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各处差异极大所带来的祸端。秦国由于靠农业起家,所以对农业生产每个环节都有细致的规定,其中自然也包括“草木灰”的使用。但是当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原其他国家属地由于和秦地气候、温度,湿度相差极大,自然农业生产“风马牛不相及”,有些地区根本就用不上草木灰,甚至沿湖沿江沿海的渔民们根本就不需要农业。你叫他们家里攒一屋子的草木灰有什么用?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5)

不仅如此,在现在的文献中看到“弃灰法”除了关于农业以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环保,因为草木灰的扬撒会令马匹致死,算是马政的一种。而且“灰”在秦地与巫术相关,所以乱弃灰也会造成社会恐慌。秦国在一统六国前制定“弃灰法”不仅受到百姓的欢迎,更使得国家由此变为强盛,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正如上一段说的,这些风俗在其他地区可没有。到了一统六国后,许多地区根本不放牧,这就导致了当地百姓十分不理解“弃灰法”,天天家里攒着一堆“垃圾”又不能拿来当饭吃,干啥子呢?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6)

然而秦国不管,在一统六国后开始强行推广秦地的耕种方式,这期间我们可以显然看到秦地农业法和当地农业的矛盾。例如《睡虎地云梦秦简·语书》中说:

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

对于秦国法制推行者和地方长官来说,他们已经清晰认识到因为乡俗(南郡,既楚国都城郢在秦一统后的称呼,相当于现在安徽寿县,所以和秦地农业生产习惯截然不同)不同所造成对民众的不便,以及《秦律》推行的阻碍,然而操作却奇葩的令人惊讶,因为后面又说:

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7)

原来南郡郡守腾认为,之所以会造成民俗不同,是因为百姓的邪癖,只要听从圣王(秦皇)的法度,就可以把之矫正了。虽然这种想法在如今看来简直匪夷所思,荒谬至极,但是却可以代表当时秦朝在一统六国后推行《秦律》的强制性和君权极致霸道的体现。

“强人所难”最终导致了大批原六国百姓受到“弃灰法”的迫害,有些人甚至因此家破人亡,既“天下人苦秦久矣“。于是等到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的时候,六国百姓自然响应者无数,而“弃灰法”也成为了秦国“暴政苛法”的代表。正是贾谊的: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8)

“弃灰法”使得秦国强,又使秦朝亡,那在法度上的统一前后不同是不是造成秦亡最大的因素呢?当然不是,因为在制度上,秦朝依旧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鼎鼎大名的—郡县制。

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前中国使用的都是分封制,既用土地来犒赏治国有功的王室大臣。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贵族得到满足,但是显而易见坏处就是极大削弱“天子威信”,例如东周的周天子,中后期军事几近完全靠强大的诸侯国庇护,徒有天子之名,已无天子之实。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9)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于是早在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9年),秦国就开始推行“郡县制”,在《汉书·地理志》中有“伐邽、翼戎,初县之”的记载。到秦孝公十三年,在秦相商鞅的主持下,秦国上下开始全面推行“郡县制”,既:

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10)

郡县制的好处显而易见,这种把土地直接归属于中央政府,进行统一征收赋税的做法不仅仅只是增加国库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中央政权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巩固,更可以迅速动员起全国的力量,就此秦国走向了和其余六国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而事实也证明这条道路在当时毫无疑问正确的。

等到秦国开始吞并六国,郡县制也开始在六国推广。秦始皇每攻下一地就设立郡县,将原本属于六国贵族的土地归为秦皇室所有,这在侧面达到了以战养战的目的,使得纵使六国之兵在秦国的面前也不过纸面老虎。秦始皇也如同一条巨大的贪食蛇,不断兼收吞并,最终吞下了华夏土地上所有他能吞的一切。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11)

然而君主专制制度在华夏土地上毕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等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当时山东诸侯便希望秦始皇可以分封诸子以服众,另一方面也是拿到自己应得的利益。但是见过因为吃太多而爆体的贪食蛇,可从未听过有把吃的东西吞出来的贪食蛇,秦始皇自然也不应允,逐采用秦相李斯的意见,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

果不其然,当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的时候,秦始皇在世时尚还能压制住的山东诸侯立马倒戈,张耳、武臣、韩广、项梁等起义军主力迅速接过陈吴二人的大棒,把农民起义升级为贵族起义,最终覆灭了大秦帝国。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12)

而在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陈胜吴广起义早期,还是项羽以西楚霸王号令天下的时候,更或是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初年,他们都不得不捡起被秦国丢掉的“分封制”用以服众。可见秦政的猛烈,是硬生生的压迫。

也就是说着大秦帝国这条贪食蛇,并不是因为吃的太多被撑死的,而是吃的太快被活活咽死的。

刺秦失败缘由深度解析(为何最后沦落为亡秦的关键因素)(13)

秦亡的因素历来说法众多,也确实是多种多样。“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可以说既不是主因,也不是秦亡的必然因素,然而它却犹如被凿开的大坝,是这洪水再无挽回之势的关键。而当初的“异”当然也不只有“弃灰法”和“郡县制”这两种法制的,由于内容和篇幅原因就不展开了,只是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法制,本文借用讨论而已。

虽说如今已不可能像“弃灰法”那般愚昧,但依旧不失警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