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历史上的“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前身直隶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是河北省最早建立的三所女子师范学校之一,也是当时冀南地区唯一的一所女子师范学校。

邢台这所学校为什么叫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是因为河北第一女子师范建于天津,河北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建于保定,轮到邢台了,就只能叫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了。

一、校史沿革

1923年,在直隶邢台建立“直隶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校址在顺德府文庙街顺德府文庙旁,简称为“三女师”。

同年,直隶第三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建立,简称三女师附小,校址在后来的邢台九中处。

1928年,因直隶省更名为河北省,所以学校也更名为河北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三女师学生和四师、十二中学生一起宣传抗日,抵制、查封日货,张贴标语、教唱抗日歌谣,在邢台闹市演出《放下你的鞭子》、《革命与家庭》、《亡国恨》等剧目,为抗日将士募捐。

1933年,三女师更名“河北省立邢台女子师范学校”。

1933年10月 邢台三女师学生举行罢课,反对蒋介石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塘沽协定”,举行罢课并组织了游行示威,印发了许多抗日传单,到处散发和张贴,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行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邢台后,三女师停止招生,女师校长张瑄堃率部分师生南下河南南阳,组织河北流亡学校,后并入国立一中。

1941年,伪河北省教育厅将省立邢台三女师剩余资源与省立邢台四师资源整合成立“省立邢台师范学校”,校址设在邢台西门里(原英国基督教堂处),隶属于伪河北省教育厅。

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抗日民主政府将邢台师范学校接收过来,校址迁到原邢台三女师旧址。

1945年10月,改名为太行区公立邢台师范学校。

1948年,学校改名为河北省立邢台师范学校。

1969年,学校由直隶三女师校址迁回原直隶第四师范学校旧址(即今邢台学院校址)

1984年,学校升格为专科院校,更名“邢台师范专科学校”。

2004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邢台学院”。

二、学校概况

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为当时冀南仅有的一所女子师范学校。该校设施完善,战前有学生520余人,13个教学班,并有附属女子小学1所,学生220人,附属幼稚园1所。邢台三女师的幼稚园教育手段正规,是邢台地区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开端。

历任校长

三女师首任校长胡人椿(幼植),邢台沙河籍,日本广岛高师毕业。

第二任校长张世珍,邢台籍,1929年因遭学生反对而离职。

第三任校长张瑄堃(女),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毕业,作风正派,对学生要求严格,威信很高,任职到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

下设机构

邢台三女师校长下设教务、训育、总务三处。

教务处负责课程安排、发放课本教材、组织考试等。三十年代的教务主任有王宗汉、曲卓吾等。

训育处负责学校纪律,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检查学生住宿、清洁卫生情况。训育主任皆由女性担任,三十年代训育主任有王庸、上官苏省(字云斋)。

总务处,主任下设事务员、会计员、书写员。负责财务、伙食、修建、物品保管、刻写讲义和稿件。

招生教学

邢台三女师招收女子高小毕业生,修业年限为学制6年,分前师、后师两段。1930年增招幼稚师范班。任课教师绝大多数为大学毕业学历。

邢台三女师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有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器材室,有专人管理的花园和苗圃。音乐课和实验课均有专门教室。学校有附属女子小学和幼稚园各一所,供学生实习教学。

邢台三女师制度严格,学生一律在校住宿。每天清晨,校长率先起床,带头上早操,然后是早自习。中午写大小楷。晚饭后有两节晚自习。熄灯就寝后,训育主任率员到宿舍检查人数。学生平时不许离校,星期日外出实行翻牌制度,且只允许出门一次。

三女师学生穿统一制作的校服,夏令服装是白上衣、黑裙子,冬天服装是蓝布长衫。三十年代,每人每月供给伙食费4元,吃饭用3元2角,剩余8角发给学生当零用钱。(当时邢台物价每袋面粉售价为2元8角)。校长月薪是160元。

学生每年进行一次运动会和文艺演出,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学生家长参观指导。演出剧目有《娜拉》、《麻雀与小孩》等名著。春天,学校组织学生踏青春游,毕业前组织学生到京津等地参观。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2)

三、部分校友

1、郭力文——原全国妇联副主席

郭力文(1920年—)邢台威县人,毕业于邢台女子师范学校(三女师),她在学生时代接受进步思想熏陶,积极追求革命真理。建国后历任全国妇联第一书记、第五届全国妇联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顾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3)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4)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5)

2、张云英——邢台三女师的高材生

民国21年12月11日第365期《世界画报》刊登邢台省立第三女师高材生张云英女士(右)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6)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7)

3、刘思说——原邢台三女师教员

刘思说 (1888 ——1967),原名刘梦弼,字思说,后以字代名。邢台南和县西里村人。思说学识渊博,擅诗词文赋,通晓诸子百家。交往多学者名士,人称南和六君子之一。

17岁考中秀才,1906年又考入天津新开北洋优级师范(大学)数理科学习,毕业后先后在永年中学、直隶清原高小、顺德中学(战前称十二中学、即邢台中学)、丰润中学任教,历时9年。 1918年8月参加省议员竞选,当选为直隶省议员。3年期满,弃政返教。1926年8月任教于邢台三女师,转邢台四师。著有《度陇集》、《流亡录》、《韵语》、《徒劳篇》、《零沈》四册、《秦中集》两卷,解放后任邯郸一中老师,并当选为邯郸人大代表。

刘思说的女儿刘尉也毕业于邢台三女师,并曾任三女师党组织书记。

4、韩慧如——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中何兰芬原型

韩慧如(1913-2009),女,河北高邑县人,小学毕业后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入邢台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32年毕业后做小学教师。

1937年7月起,韩慧如同志以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协助丈夫秦鸿钧开展地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传递党中央的声音。1945年3月至1949年3月,韩慧如同志任党的地下交通员。1949年3月,夫妇俩双双被捕,在狱中经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但仍保持党员的气节。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前夕,韩慧如同志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成功越狱,迎来新中国的解放,而秦鸿钧同志却在上海解放前夕被敌人残酷杀害。秦鸿钧烈士与韩慧如同志的英雄事迹成为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的原型之一而广为传颂。

解放后她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一届妇代会代表,全国第二届妇代会代表。1957年,出席波兰华沙第二届世界教师代表大会。 198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0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2009年5月26日去世,享年96岁。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8)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9)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0)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1)

5、赵青烈士——原太行五分区妇救会主席兼地委妇委书记

赵青,原名赵淑青,河北永年河北铺人,1937年毕业于河北邢台第三女子师范学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太行五分区妇救会主席兼地委妇委书记。

为掩护群众突围,主动承担断后任务,被敌人的子弹从背后击中而牺牲。是磁县在抗战中牺牲英烈里唯一葬入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早期革命者,牺牲时年仅23岁。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2)

6、刘毓文——原邢台女高校长

刘毓文,邢台市人,邢台三女师毕业,曾任女高校长。

7、1929年,邢台三女师学生——李哈拿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3)

邢台三女师老物件、老照片

1、秋季运动会奖牌

民国二十五年邢台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秋季运动会第二名奖牌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4)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5)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6)

2、邢台三女师老照片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7)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校历史沿革(河北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