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山徒步旅游(狗鱼坯子和它凶悍的前世-味蕾在探秘-穿越大兴安岭原始林日记⑩)(1)

满归的松枝烤狗鱼坯子

虽说在室韦额尔古纳岸边对柳根儿鱼的齿有余香还幻觉般没有散去,但是偶一想起它那幼小、柔软的身体,内心不免还存有一丝儿吃它的愧疚。

然而,在大兴安岭最北部的满归,遇到另一条鱼时,我却毫无怜悯心可言,我恶狠狠地吃它的韧、吃它的香,吃它生前的猖狂,吃它毫无鱼性的过往。

它,就是已经成为坯子的一条一尺半长的狗鱼,被烤熟之后冒充瑰丽、优雅,被分段后又排成它生前的样子,俯卧在盘子里。

从漠河向满归行进,我们一直行进在大兴安岭的脊背上,蜿蜒的激流河时隐时现。

如果一只天鹅或者大雁从北向南飞过,它会发现发源于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激流河,被细树根般的300多条河流追随,一路蛇行向北,越来越洪阔、气壮,在落差带来的势能里,宛如一头发情的公牛,直冲额尔古纳河而去,与和缓柔美的额尔古纳河携手一道,汇入黑龙江沉稳老练的洪流中。

老虎山徒步旅游(狗鱼坯子和它凶悍的前世-味蕾在探秘-穿越大兴安岭原始林日记⑩)(2)

激流河

按理说,在大兴安岭的“岭上”畅行的激流河应当如它的名字那样,是大无畏的青年。

可是面对狗鱼,激流河是有噩梦的。

已经被某省注册成地理标识的狗鱼实际上学名叫“白斑狗鱼”,以凶恶和能吃著称,地球的温带和寒带广泛分布,激流河也是狗鱼肆意妄为的水域之一。

说它能吃,表现在这家伙首先是饭量大,你没有见过一个150斤的人一天吃过50斤食物吧?

但是到激流河,你能够遇到一条一斤半的狗鱼一天吃掉半斤食物的恐怖景象。

激流河里没有鱼食超市,大胃王狗鱼必然会遇到粮食危机,这就奠定了他的残忍基础。

他不仅吃比它温柔的鲤鱼、鲫鱼等杂鱼,在饿了的时候还吃青蛙、老鼠和在水上游弋的野鸭子等水鸟。

残忍吗?残忍!

老虎山徒步旅游(狗鱼坯子和它凶悍的前世-味蕾在探秘-穿越大兴安岭原始林日记⑩)(3)

这还不是狗鱼残忍到极品的时候,一旦发生大饥饿,狗鱼会互相吃。

这现象只在书中看过,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发生大饥荒的时候,一位老太太把死去的老头大腿上的瘦肉吃掉。

那本书里描写,老太太一边吃一边哭,负疚、忏悔。

可是狗鱼不哭,它的头部一半的长度被嘴占用,嘴里有鳄鱼一般的牙齿。它的上颚的牙能够伸缩,仿佛就是为着捕食而设计。

由于长得像是狗牙、狗头,故称它为狗鱼。

而且,狗鱼吃饱之后,还会把吃剩的肉挂在牙齿上四处炫富。

在一段俄罗斯人钓狗鱼的视频里看到,用小鱼将狗鱼钓到之后,有经验的钓鱼人用手指立即伸进鳃里控制狗鱼,显然是为了避免被狗鱼袭击。在抓到另一条大狗鱼之后,快速将一根树棍塞进狗鱼的嘴里,免得它袭击人。

它凶它的,一旦被人类捕获,就由不得它了。

在满归的原始森林里,人们会把抓到的狗鱼去除内脏,一剖两面,鱼脊背处连着,挂在粗树枝或房梁上晾晒。到了半干不干的时候,就可以收起来,准备当食材了。

摆在我面前的这条狗鱼就是这样做成的。

它被松枝的火熏烤,略有一股清香的森林味道。初看色相,还以为是牛皮般的韧,一入口才发现狗鱼坯子的肉鲜花细嫩。

老虎山徒步旅游(狗鱼坯子和它凶悍的前世-味蕾在探秘-穿越大兴安岭原始林日记⑩)(4)

厨师说,在烘烤之前,他们将狗鱼坯子入水浸泡过,然后撕掉它的皮。

狗鱼的皮类乎鳄鱼的皮,很坚韧,实际的情况是它真可以用来加工包包。

由于狗鱼刺少柔嫩,营养价值和口味俱佳,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追宠。

不知道鱼类学家和营养学家会怎么解释,冷水中生活的鱼类都是那么细嫩和富有营养,这是不是与生长环境恶劣有关呢?在植物领域有这么一种现象:为什么野生中药药性强?

主要原因是生存环境艰苦,生物多样性丰富,导致植物间竞争激烈,这使得它们的某些能力特别强大,而这些品性对于人来说叫药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过去优质的药材一旦用除草剂清除其环境杂草,大量培植之后,反而失去了药性。

在满归一带,由于环境生态原始,大约有数百种野生中药植物随意地、人不知鬼不觉地长满山野。它们甚至在分子层面上参与了当地空气和水以及动物的构成。

被雨水、泉水、河水送进激流河的叶、花、根、茎自由组合了一个大药包,药方就是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循环。

这可能既是这一带的鱼好吃的物理原因也是心理原因吧。

狗鱼有很多的做法,网友分享过各种心得体会和美食攻略,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也有一个环节有过烹饪操作,感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搜,这里就不占据页面了。

(20200909)

老虎山徒步旅游(狗鱼坯子和它凶悍的前世-味蕾在探秘-穿越大兴安岭原始林日记⑩)(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