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毒还可以喝水吗(口渴难耐谨慎水中毒)(1)

图片来自于pixabay.com;基于CC0协议使用

清明过后,天气越来越热,出汗越来越多。流汗过后,都需要大量补充水分,但是补水一定要适量,短时间内摄取过多的水分反而易导致“水中毒”。不知何时开始,“每天8杯水”这句话充斥朋友圈,先不说这句话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就说每天8杯,多大的杯子?酒杯也是杯,扎啤杯也是杯,这句话本身就是不严谨的。

那么,补多少水分才是适量了?“水中毒”怎么预防呢?补充水分的技巧又有哪些呢?

✦ 快速喝过多的水,会导致电解质水平的下降,尤其是血钠浓度,也就是“水中毒”。

“水中毒”的症状

“水中毒”的发生是由于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一旦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胀,从而引起脱水低钠症,会导致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水中毒”的急救处理:

1、要喝适量的淡盐水。在户外工作时喝一些淡盐水,可以补充由于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最方便的办法是,在500毫升饮用水里加上1克盐,并适时饮用。这样既可补充肌体需要,同时也可防电解质紊乱。

2、喝水要次多量少。不少人在生活中习惯以口渴与否来决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口渴是人体水分已经失去平衡的一个重要信号。在工作中,口渴了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

3、尽量避免喝温度过低的饮用水。夏季户外工作中,人体的体温通常较高,喝下大量冷饮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专家建议,户外工作者最好不要喝5摄氏度以下的饮料,而喝10摄氏度左右的淡盐水比较科学。因为,这样既可达到降温解渴的目的,又不伤及肠胃,还能及时补充人体需要的盐分。

另外,在心脏或者肾脏方面有疾病的人,短期之内喝大量的水,容易出现心衰、肾衰的情况,严重则会危及生命。

人体每天对水的需求大概是2升左右,且会从各种渠道摄入水分,并不单是喝水。比如,水果、蔬菜等都含有水,多吃水果也不失为补水的良方。

另外,喝水量因人而异,渴了就喝,适可而止,才是最正确的喝水方法。


免责声明:

以上所有的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科普杂志、学术期刊且不限于上述媒体,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予删除或下线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