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仅仅注重掌握曲目技巧或熟知基础乐理知识往往是不够的,那些悠久而璀璨的音乐历史,以及钢琴艺术中各个作曲家对于所创乐曲的心理历程也同样需要学琴者了解。今天就为大家挑选了几首冷门又能触碰心灵的优秀钢琴家的作品,看看自己都听过哪几首呢?

巴赫《羊儿可以安静地吃草》

从标题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奇妙感,听完确实能感受到浓郁的田园风情,全曲旋律舒缓而悠扬,非常适合婚礼或作为安眠曲。

超好听的十首钢琴曲(低调却又能触碰心灵的几首钢琴曲)(1)

图源网络,如侵删

此曲源于女高音咏叹调,原作是有歌词的,其中一句“羊儿在安静地吃草,那里有个好牧羊人守卫着他们”,而《圣经》里对“羊”的解释除去祭品的含义之外,还象征着耶稣基督,而“牧羊人”则寓意基督宗教有指引力的神职人员。从巴赫是路德宗信徒的背景来看,也恰好诠释了全曲洋溢了一抹宗教色彩的独特原因。

莫扎特《a小调回旋曲》

此曲由莫扎特创作于1787年,全曲结构简单分明,优雅的旋律背后还隐藏着创作者因沉闷压抑的社会环境下中心中的抑郁与彷徨之感。

超好听的十首钢琴曲(低调却又能触碰心灵的几首钢琴曲)(2)

图源网络,如侵删

从莫扎特的生平背景来看,在维也纳的最后几年确实都在贫困中度过,但不可否认他大多数优秀的音乐作品恰恰也孕育在这一时期,《a小调回旋曲》不论是织体层次、曲式结构、和声等方面都别具特色,是众多古典音乐作品不可多得的优秀示范。

贝多芬《C大调回旋曲》

超好听的十首钢琴曲(低调却又能触碰心灵的几首钢琴曲)(3)

图源网络,如侵删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贝多芬的这首《C大调回旋曲》,虽然在他众多音乐创作中是冷门作品,但它的体裁结构创作技法上皆充分展现了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思想,典型的回旋曲结构特征德奥民族传统艺术特点相融合,同样是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

海顿《C大调奏鸣曲》

超好听的十首钢琴曲(低调却又能触碰心灵的几首钢琴曲)(4)

图源网络,如侵删

海顿的《C大调奏鸣曲》是海顿在1771年所作的乐曲,该曲由3个各为奏鸣曲结构的乐章组成,同时也是他晚期为数不多的奏鸣曲之一。海顿作品风格洋溢着对生活的幽默热情,以及不受任何约束的真挚与激情。《C大调奏鸣曲》中力度记号、切分音符以及装饰音的讲究处理,都充分展现了海顿在当时狂潮运动中强烈而自然的浓厚个人主义风格。

舒曼《浪漫曲》

超好听的十首钢琴曲(低调却又能触碰心灵的几首钢琴曲)(5)

图源网络,如侵删

此曲为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于1839年所作,这一年恰好也是舒曼为自己爱情斗争最激烈的一年,曲目风格偏门德尔松《无词歌》一般柔和静谧,旋律反复而简单,却能将温和的美好与哀伤的并存展现得毫不矛盾,颇有千丝万缕之感。

拉赫玛尼诺夫《丁香花》

超好听的十首钢琴曲(低调却又能触碰心灵的几首钢琴曲)(6)

图源网络,如侵删

《丁香花》又名《紫丁香》,是拉赫玛尼诺夫在艺术鼎盛时期创作的,该曲充满了他一贯的浪漫乐派的风格,全曲降A大调,并且采用了六连音的伴奏织体,从中音区展开旋律,整体让聆听者有种高潮迭起又逐渐消散的感觉,令人无限遐想。总体来看,《丁香花》的和声新颖,音乐干净不失生动,堪称拉赫玛尼诺夫创作中极具个人特色的钢琴曲之一。

在这些优秀钢琴家的作品中,我们往往能感受到他们在创作时的心理历程,聆听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琴者理解一首曲目的曲式结构和创作风格,更能培养练琴的乐感与音质音色的听辨力。只有学会细心地感受音符流淌的魅力,才能激发出更多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