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1)

华人星光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菩提树下空无物,

人间遍种慈悲花。

刚刚,

一位享誉世界的中国大宗师走了,

他被称为:

“世界华人中最有威望的大师”,

然而他说:我一生孤寂。

他头衔荣誉无数,

人们说他富有四方,

然而他说:我一无所有。

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影响世界,

星不怕黑暗,云不怕天阴,

他就是,星云大师。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2)

万物生,佛缘起。

星云俗名李国深,

于北伐军枪炮声中降临,

生的半边脸红,半边脸白,

母亲吓得将他捆起来不敢见人。

直到两岁以后,

他的脸才和常人无异。

这孩子生的“怪”,做事“傻”,

家人说他总干傻事,

给需要“过河”的蚂蚁搭桥,

给受伤的蜻蜓包扎,

乡下人穷,养狗一日只给一餐,

偏他爱心泛滥,悄悄与狗同吃饭菜。

画家李自健曾作一幅画,

给狗喂饭的小孩就是以李国深为蓝本。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3)

1937年,李国深父亲前往南京谋生,

不想遭遇大屠杀,从此杳无音讯。

母亲带着他寻父,

一路走来尸横遍野,

他们跨过死尸前进,

寻觅两年生死不得见,

枪林弹雨中李国深不得不四处流亡。

万物苦,何以渡?

他碰上了栖霞寺的知客僧,

见他方面大耳,很有慧根,

就问愿不愿意做和尚,

他随口应了一声愿意。

就这么懵懵懂懂的12岁出了家,

师父给他取名“今觉”。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4)

当和尚,比流亡好不了多少,

早晚清粥不见米,

中午咸菜满是蛆,

今觉正是长身体的年纪,

整日里饿的是头晕眼花,

还不幸患上了疟疾,

寒热交加,半月卧床不起。

原以为会挺不过去见了佛祖,

好在师父知道后悉心照料,

这才逃过一劫。

大难不死的今觉,被派去看管图书馆,

这里的书都是学校逃难来不及带走,

托付给寺院的。

他当了三年的图书管理员,

佛学书籍、古今著述读了个通,

那年他18岁,

真正学会了两个字“慈悲”。

心头一念起,为万物苍生,

今觉来到了,

素有“佛界北大”之称的焦山佛学院,

遇上改写他一生命运之人:

太虚大师。

那时的佛教,

经历过战火洗礼,军阀鞭挞,

加之政府主张‘毁庙兴学’,

僧侣不得不避世隐居。

遭破坏殆尽的佛教,

人心涣散,被贬下流,

脱离社会,僧格不彰,

一般僧人只会超度诵经,

谈不上弘法布教。

千百年佛学,

存于不存只在旦夕之间。

当此危难之际,

亦是抗战时期民族危亡之际,

太虚大师奋力一吼: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佛教兴亡,僧伽有责!

佛教不应该消极避世,

而应该以出世的精神,

来做入世的事业!”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5)

太虚大师

由此,诞生了新的主张“人间佛教”,

可是老一辈的教界大德认为,

佛家六根清净,

既然选择了脱离红尘,

再入俗世人间这是离经叛道绝不可为!

口诛笔伐,阻碍掣肘,

太虚大师困于混沌囿于枷锁,

1947年圆寂时曾感叹:

“我一生的改革史都是失败的改革史。”

所有人认为,佛教改革思想,

会随着太虚一起永远沉寂,

却不曾想,

有人悄悄接过了太虚的衣钵,

竟能将“人间佛教“燎原四海,

让“佛法”在人间弘扬光大!

这人正是今觉。

那时他聆听太虚教诲,

怀揣着“佛教改革”沉甸甸的梦,

离开了焦山佛学院。

一次偶然,

今觉翻看一副“星云图”,

宇宙形成之前,星云壮阔浩大无边,

他祈愿自己亦能如此,

破万般黑暗,许人间光明,

实现佛学弘法利生,

于是改法号为“星云”。

星云大师,

这个未来响彻人间的名字,

终于开始掀起“叛逆传奇”的波澜!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6)

当时国家形势和佛教状况,

已经是注定一切不可为,

然而星云“逆流而行”,

冒着生命危险到处筹款化缘,

办成了《怒涛》月刊,

宣扬佛学因缘智慧;

战火造成惨状,

路边死伤者随处可见,

他发起成立僧侣救护队,

救死扶伤,匡济世人。

1949年,为学得更多救护知识,

他被人潮裹去了台湾省。

人生地疏,走投无路,

因是大陆来的,

岛上的寺庙不敢接待他,

辗转流浪月余,

终于圆光寺的老和尚肯收他,

感念老和尚慈悲,

星云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

没有清洁工具,

就用手指抠洗厕所臭秽。

三年后,

宜兰的居士请庙里师父去讲经,

可那地方太偏,

一路九转十八弯把人能颠死,

法师们去了一次再不去第二次,

居士见星云是新来的,试探着邀请 ,

星云想都没想就说“好啊。”

来到宜兰破败的像大杂院的雷音寺,

他席地而坐,

面对信徒们滔滔不绝开始讲经。

晚上没有地方住,

就蜷缩在佛案下过夜,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佛法,

趴在破旧的缝纫机上,

他写下了《玉琳国师》

《释迦牟尼佛传》,

这些书都被影视改编,火遍全国,

一时间,星云成了“佛教明星”。

信徒从四面八方涌来,

为能因材施教,

他绞尽脑汁与时俱进,

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成立了台湾省第一个佛教文艺社,

台湾省第一间佛教念佛堂,

台湾省第一个佛教读书会,

台湾省第一个佛教幼儿园,

灌制了台湾省第一张佛教唱片……

宜兰只有5万人,

星云在佛诞节办了个光明灯游行,

当地来参加的就有3万人。

当民众真正开始接纳佛教,

开始宣扬善念,开始融入慈悲,

他明白,

一个真正为佛教创造历史的时刻,

到来了。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7)

40岁那年,

星云带着弟子捡水瓶、卖旧报纸,

一点一滴积累成一砖一瓦一沙包,

于是,

亚洲第一大佛教圣地佛光山,

拔地而起。

他提出四大信条:

给人信心、给人欢喜、

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如何实现?

他提出四大宗旨:

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

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

他勾勒出恢弘壮丽的蓝图:

以佛光山为基地,

开创“人间化、现代化、

生活化”的人间佛教!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8)

星云说,

世人对佛教最大的误解,

就是以为这是专门诵经渡死人的宗教,

但我认为,

生者比死者更需要佛教。

几十年来,他率领弟子和信徒,

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多所道场,

多次赈灾组织救援:

1991年华东水灾、

1999年台湾九二一地震、

2004年南亚海啸,

2008年汶川地震。

他还建设大量学校、

医院、诊所、孤儿院,

在全球贫困地区开展慈善项目。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

他告诉了佛教,告诉了所有人,

真正的佛法,是温暖人间,

是大爱天下。

星云一生不说“爱”,

却以一生践行“爱”。

有一次来了十几万信众,

寺院住不下,他知道了,

把房间让给了客人,

自己躲在佛学院阳台上,

坐了整整一个晚上。

他还资助了特别特别多的孤儿,

所有的钱全部拿来精心培育他们,

晚年他生了病,

为了给他们挣学费,

还在辛苦写毛笔字卖钱,

那时他眼睛花了握笔不利索,

就颤抖着写了一遍又一遍......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9)

星云大师说,佛学讲因缘和合,

所谓恶缘就一定结恶果吗?

他幼年遭遇破碎的家庭,战火的流亡,

饥寒交迫,横逆临身,

种种苦难种种不幸种种恶缘,

却淬炼出他的“善念”:

检视过往,

他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

却养成好学;

他没有贵亲厚戚的照顾,

却平等爱人;

没有周全衣食的供应,

养成随遇而安;

没有冶游玩耍的环境,

养成慎思自省。

恶缘起,未尝不能善缘终,

他以此教导世人向善,向爱,向慈悲。

许多年前,

一位台湾居士将一尊佛首赠给星云,

他看过后认定这是大陆的文物,

文物部门来往认证,

确认是河北被盗的释迦牟尼佛首。

星云发大愿,

要将佛首送回它原来的地方。

经过努力,千年古佛回归,

实现“金身合璧”,

佛首被盗是恶缘,

星云赠回结善缘,因缘具则成,

这件事情不单单局限于文物回归层面,

而是对于两岸同圆中国梦,

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10)

星云爱世人,也爱家国,

他反对“”,主张两岸和平。

在国外宣讲,有人问他是哪里人?

他说:

“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中国人;

我是五千年中华文化孕育出来的中国人;

我是在历史长河中,

经过五千年浇灌出来的中国人。”

2009年他在世界佛教论坛中讲:

“台湾没有台湾人,

台湾哪个不是中国人?!”

他这一生是爱,是善,也是忍,

他不懂拒绝,

别人说什么都是一句“好”。

天冷弟子送他一件毛衣,

他连说“厚衣服好。”

弟子以为他喜欢穿厚一些,

天气转热也给他准备厚衣,

星云大师不忍拂人好意,

默默忍受汗流浃背之苦。

他的足迹走遍世界五大洲,

几乎平均每年环绕地球一两次;

于人事上,上至国王大臣,

下至贩夫走卒,

一概平等对待,视为朋友。

尤其于佛教里,

凡事不推诿,皆尽力而为。

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这样说:

“星云大师,是佛教诞生以来,

最有成就的大师,

是世界华人中,最有威望的大师。”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11)

步入晚年,他苦痛缠身,

经历心脏开刀、糖尿病、

脑中风、骨头跌断,

在死亡边缘来回走过多次,

最近几年身体频频亮起红灯,

隔两天就要洗肾,才能不耽误进食,

即便如此,

每逢主持会议、接待重要访宾时,

他也坚持到场,从不缺席。

为“爱”,耗尽他的生命,

2023年2月5日,星云大师圆寂,

于元宵节离去,

圆满中去往极乐世界。

他的遗嘱遗愿,牵动亿万人心,

大师说,他没有舍利子,繁文缛节全免。

有人说,如果舍利子和人间佛教,

都算纪念的话,

大师选择了人间佛教,

普世之心,大济苍生,

如此胸怀天下,要舍利子来做什么?

有人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身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大师这是得自在,把一切都放下了,

舍利子是凡人的向往,

可对星云而言,

破我执,不着相,空空空。

这一生成就非凡,享誉世界,

他是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

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

世界佛教徒友谊会永久荣誉会长;

他是国内数十所大学的名誉教授,

在美国创办西来大学,

这是美国首座由中国人创办,

并获得美国西区大学联盟荣誉之大学,

休斯顿市长定六月二十日为“星云大师日”;

他写下了近60本文学作品,

获得过教育部社教个人荣誉奖,

是佛教界荣获社教荣誉奖的第一人,

还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世人都觉得大师非常富有,

荣誉、地位、信徒,

大师遗嘱说:“我空无一物。”

在这个世界上,

他不想为自己建一房一舍,

为自己添一桌一椅,

他这一生,不曾使用办公桌,

也没有自己的橱柜,

虽然徒众用心设置,

但他从来没有用过。

他没有上过几次街,买过东西;

没有存款,

因为所有一切都是大众的、

都是佛光山的,一切都归于社会。

世人觉得他聚众有方,

世界上有他的数百万信徒,

大师说:“我一生孤寂。”

他没有最喜欢的人,

也没有最讨厌的人,

所有来来往往的,

都是他眼中的芸芸众生,

信徒不是他的,弟子不是他的,

他们都是道友,各有所归。

以退为进,以众为我,

以无为有,以空为乐,

这就是大师的人生观。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12)

不留一张纸,没有一分钱,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

清清白白来,干干净净走。

星云大师什么都没有,

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

全球各地创建了近300个道场

16所佛学院23间美术馆、26个图书馆、

5所大学、100多所中小学……

说好话是真,

做好事是善,存好心是美,

让真善美要在社会里生根,

让光明照亮未来世界,

办大学、电台、报纸、编辑出版、

云水书车、养老育幼等,

这就是他开创的人间佛教的事业。

佛光会在70多个国家有170多个协会,

他们会带着他的理想,

为这苍茫世间添一道光。

心怀度众慈悲愿,身似法海不系舟;

问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这是星云大师遗嘱最后的话。

心胸贯日月,八方悬星云,

他只是一介贫僧,

却做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

做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做到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凛然不屈。

心底无私天地宽,

渡己渡人渡众生。

人天眼灭,般若舟沉,

大师远去,常怀感恩,

人间佛教在,何处不星云?

END

隐藏最深的大宗师(最有威望的大宗师走了)(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