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跟大家聊聊侗族这个民族有何风俗习惯,我母亲是侗族,多少有些了解,那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神秘的少数民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神秘的少数民族(这个神秘的民族你知道吗)

神秘的少数民族

本期跟大家聊聊侗族这个民族有何风俗习惯,我母亲是侗族,多少有些了解,那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通道侗族自治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自己的侗族服饰

贵州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人们甚至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

侗族鼓楼

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

侗族人民素有“歌养心、饭养身”之说,由于以前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许多优秀的文化、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靠优美的歌声代代相传。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对于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和凝聚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体现。

有侗族的地方必有风雨桥和鼓楼,我的家乡就是大部分是侗族和苗族,少部分汉族,那边建筑就是非常有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