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里,我跟大家探讨了《红楼梦》里的“青色”以及跟“青色”有关的一些神话故事。《红楼梦》的“青”色:点缀传统文化的璀璨,揭开神传故事的魅力。

其实,《红楼梦》本身也跟中国古代神话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甚至在全书的一开篇,就以上古神话来开启了整部书的序幕。

我们不妨一起来回顾一下《红楼梦》第一回里的这段文字: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甲侧:自占地步。 自首荒唐,妙!细谙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甲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煆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1)

1 就从女娲补天说起

女娲补天的传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上古神话故事。大意是说:女娲创造了人类以后,华夏大地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人们幸福安康地度过了很多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夜里,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隆声,将女娲惊醒了。等到她起床查看时,发现原来是天塌了一块,露出一个巨大的黑洞。同时大地也被震裂了,留下了一条深沟。远处火也烧起来了,平地遭到了洪水的侵袭。眼看人类的生存就危在旦夕了。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2)

女娲非常心痛,请求雨神先浇灭了大火,又立刻造船去拯救即将被洪水吞没的人。然而,尽管火灭了,被水淹的人也安全上岸,天上的黑洞还在不断倾泻着大雨。看来女娲必须得把这个黑洞堵上才能确保大地的平安。补天所用的是昆仑山顶的一种五色彩石,用火炼过以后,就能起到补天是功效。于是女娲燃起熊熊大火,历经千辛万苦炼成了补天石,随后她又冒着危险去东海杀掉一只神龟,并用神龟硕大粗壮的四肢将整个天支撑起来。天终于补好了,人们从此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天边会常常出现五彩云霞,传说彩霞所在就是曾经被女娲补过的地方。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3)

这则神话流传非常广泛,在史料中也有很多记载。比如在上古奇书《淮南子·览冥训》里就写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列子·汤问》中也有非常类似的记载:“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

我们熟悉的《史记·三皇本纪》里也有女娲补天的故事:“当其(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明代人杨慎在《同品》中也曾记载:“宋以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言女娲氏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

2 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

在所有中西方的历史文化体系里面,我们似乎都能找到属于同一哲学领域的问题,那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被称为哲学三大终极问题。在西方宗教体系中,人们用“上帝造人”的传说来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而在中国,则有女娲造人的神话来解释生命来源的奥秘。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4)

在《山海经》里,女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段记载:“女娲之肠: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两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郭璞就在这一段里做了一个注解:“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

这里面有几个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一,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第二,为什么是“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肠跟这个神话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第三,女娲最开始造人为什么用土作为材料?

关于第一个问题,恐怕我们还得在《山海经》里找答案。女娲人首蛇身的这个奇怪的形象,在上古传说里都有一定的渊源。《山海经》里所记载的女娲和伏羲也都是半人半蛇的样子。而这种看似怪异的形象,跟古人对影子的理解有关——他们认为人和自己影子的组合就形似人面蛇身这个形象。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5)

那么蛇在古代意味着什么呢?在我国的远古时代,蛇是十分神秘的一种符号,非常令人崇拜和畏惧。正如《易经》当中所说的:“尺蠖之屈,以求信(神)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山海经》里所记载的其他一些神也有“蛇”的影子,比如共工是赤发人面蛇身;共工的手下相柳是蛇身九首;统一华夏大地的黄帝,出身于人面蛇身的轩辕之国,而轩辕国内人人都是人面蛇身,肢体弯曲而柔软。在东方其他国家的文化里也有类似的体现。比如印度神话里的蛇神婆苏吉,她就拥有很长的躯体,是一条巨型的蛇神,地位与千蛇之王舍沙可以相提并论。同时,婆苏吉有个姐妹叫做摩纳娑,同样也是著名的女蛇神。印度人也非常崇拜蛇,认为蛇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当地人建造了很多庙宇,并在里面供奉着蛇神。正因为蛇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经常会有不孕不育的夫妇一起前去祝祷,请求蛇神赐给自己子嗣。不仅是建立了蛇庙,印度甚至还有蛇村、蛇舞、蛇船赛,每年还会举行蛇节。如果去印度旅行,大家可能也会留意到在水井或者池塘附近的石头上,会有蛇图腾的图案。这种对蛇的崇拜一直延续至今:在建造房子之前,印度人一定会请来僧侣,并把银质的蛇像虔诚地埋在地基所在的地方,祷告一番,这样就意味着自己家将来可以建出牢固的好房子。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6)

中国古代的彩陶、铜器与石刻中,也有许多人面蛇身的图像,比如仰韶文化原始彩陶上就有人面蛇身纹,可见中国远古时代的蛇图腾也是很普遍的。

这种文化现象不仅出现在东方,西方也有。比如俄国的文艺学家巴赫金就有过著名的论断,大意是说:人、动物、植物的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怪诞风格”,这样其实就是打破了生命和物种的界限,从而可以使得各种生命之间不断地相互变化。这种各个生命体之间相互融合的“怪诞”风格,在罗马时期的壁画里一览无余。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7)

那么,蛇为什么会受到远古先民的青睐呢?首先,蛇会蜕皮,并且在这个蜕皮过程中一动不动,像死了一样——而蜕皮完成后,则立刻宛若新生。于是,这种现象就被古人理解为“重生”。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过一种古代的墓葬习俗:在下葬时,会在故去的人口中放一枚青白玉石雕琢成的蝉。为什么呢?因为蝉可以在土里生存,而后出土羽化,象征重生,因此古代有“蝉形玉琀”之说。

其次,蛇作为一种水生动物,来自于孕育万物的水,因此这种生物就跟生殖繁衍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而且蛇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繁殖能力非常强,这一点跟女娲用很快的速度造出很多人来相似。

分析到这里,大家想一想,蛇长而柔软的形状是不是像人的肠?肠跟女娲又有什么联系呢?胎儿是被孕育在腹部里的,古代的医学并没有那么发达,古人无法知道人的腹部内都有什么器官。但是,打仗时“开腹流肠”的场景是非常直接的感官体验。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古人就将肠和生殖繁衍器官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了。关于这一点,在《红楼梦》里有一处特别有意思的印证。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8)

原著第六十回里,赵姨娘因为茉莉粉的事情非常生气,挑唆贾环去闹。贾环不肯,说:“你不怕三姐姐,你敢去,我就服你。”赵姨娘听了这话就更是气得要命了,喊了一句:“我肠子爬出来的,我再怕不成!这屋里越发有的说了。”“肠子爬出来的”,正好说明了刚才的观点。虽然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医学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和发展,但是人们的日常口语当中还是会保留一些旧有的习惯。

“蛇”和“肠”的问题,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来说说“土”的问题。

其实不仅是在中国古代,在西方的神话传说里,“土”也是用来造人的原料。希腊神话里的潘多拉是这样,上帝造人也是这样。东西方在这一点上非常相似。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土和金子”的故事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金子跟土相遇了。金子认为自己外表华美,自视颇高,而土看上去其貌不扬,没有任何光泽,并且还总是在其他物质的脚下,就非常不屑。于是土问金子说:你这么闪耀、这么高贵,但是你能生出金子来吗?金子沉默了。土继续说:我能生出花、果、草、木,能孕育庄稼和万物。生命价值的本身,并不在于你自己价值几何,而是在于你能够创造出多少价值。金子听了这一番话,再也无言以对。

没错,土能够孕育万物生长,是生命的来源。而人的生命终结以后,又要回归泥土之中。而中国传统的五行学也印证了:土作为重要元素之一,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3 女娲的传说实际上是女性崇拜

女娲是上古神话里的创世之神,也可以称其为大母神。比女娲稍早一些,还有一位男神,叫做盘古。盘古开天辟地,有“创世神”的称号,又被道教尊奉为“元始天王”。然而,承担“造人”重任并不是这样一位男神,而是女娲这位女神。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9)

这就说明:远古时期,人们对母亲的崇拜是远远高于父亲的。各个部落的生存跟部落里人口的多少有直接关系。而女性拥有生育的能力,哪个部落当中女性越多,就代表这个部落的后代可能就越多。如果失去了女性,这个部落就没有办法继续繁衍,从而走向灭亡。因此,古人最原始最朴素的崇拜,自然就落在了“女性崇拜”上。

女娲补天的传说,本身是架构在生育、繁衍以及拯救氏族于灭亡的故事。而“补天”并不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其核心依然是“女娲造人”的繁衍和保护能力。

女性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多少,决定了氏族部落的生产力。之后的氏族发展时期,战争频发,这时给人类本身带来灭顶之灾的,恰恰就是人类自己——这种灭顶之灾,跟“天崩地裂”是对等的:任何一次战争的发生,都给远古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女娲补天的起源,就在于“共工与颛顼争帝”,是战争之灾。而女娲补天之举,是平了共工之乱,正好是起到了大母神的保护作用。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10)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曾经作过一首《满江红》,其中的上阙是这样的: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

袖里珍奇五光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这里的“补天”实际上就是像女娲一样,去平息民族所面临的的灾难,解救众人于水火。

在频繁的战争过程中,因为人们所使用的的武器就是自己制造的棍棒、弓箭、石头等等,没有什么先进的或者是效率高的武器。要想打赢战争,就得靠“人多力量大”。哪个部落人多,赢得胜利的几率就大;反之,则要面对一败涂地的境遇。于是大量繁殖人口就变得相当重要了。人多了,氏族才有可能走向繁荣,并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里屹立不倒。在这个意义上,只有生育能力非常强大的女娲去补天,才能够做到“补天立极”。

4 女娲补天是否存在真实性

在考古历史上,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做“红山文化”。它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11)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是在1921年的时候发现的。在此后几十年间,中国考古学者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并发现了千余处遗址。在这近二十万平方公里的远古人类生活遗址内,隐藏着华夏民族进入农耕社会的重要线索,年代则可追溯到公元前六千多年。象征着天鹅的“玉凤”,就是在内蒙古境内的红山遗址出土的。

而红山文化的考古也向世人证明了女娲可能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对辽宁的红山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考古队在山上找到了一座女神庙的遗址,里面出土了真人大小的女性雕塑的头像和其他部位。根据这些造型和供奉的位置,专家推断出,这些女性在生前应该是氏族部落的首领,证明了上古时期部落与氏族的主要依靠就是女性,母系社会的影子非常清晰。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其最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群体以血缘关系组成的部落集团,到了晚期,母系社会才逐渐向父系社会进行过渡。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12)

非常巧合的是,发现了供奉在神庙里的“女娲”之后,考古队又在附近发现了一个大型冶炼场地的遗址。那里的石头灶上,有一千多个用黏土制成的炼铜所用的坩埚。经过专家判断,这里是炼铜和炼锡的场所——也就是说,红山母系社会时期的远古人类已经掌握了冶炼矿石的技术。而至于五彩石,我们都知道,本身矿石的颜色就很丰富,孔雀石是绿色或者蓝色,铁矿石是红褐色的,斑铜矿石是棕色或者红色的,等等。这处考古发现,就为“女娲炼造五色彩石”提供了依据,而神话传说“炼石补天”可能就跟这个遗址有关。

“补天”又是怎么回事呢?古人对宇宙没有探索,因此他们会认为“天漏了就是下大雨了”。这个观念的语言习惯至今还保留在我们的口语里,哪个城市大雨连绵不断,我们就会说“天像漏了一样”。另外,天空里也会出现“火烧云”的现象,古人认为这就是天上的仙人们依靠烧火来补天。

女娲到底是不是人面蛇身(女娲为什么是人面蛇身)(13)

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回头再来看红山文化遗址。这个时期的人类在进行冶炼活动时,使用的是木炭。这样燃烧起来的冶炼之火,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而我们利用一点儿小常识就可以推理出:通过阳光折射的作用,水蒸气会产生“彩虹”,是不是跟“神仙补天”的景象有些相似?这样一来,神话落地,可能也因此而具有了现实生活当中的“原形”。

通过这样有趣的探索,我们又一起完成了一次对《红楼梦》细节的阅读和考究。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继续坚持,跟大家一起带着乐趣去探索《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