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交往中的师生关系怎么改善 班主任经验谈以情感育人(1)

教育家柳斌同志曾说过:“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老一辈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明确指出:“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现代教育迫切需要情感的投入,而这种对学生的爱应该是理性的爱,智慧的爱,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爱。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与学生以心交心,以爱换爱。坚持以情感育人,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认为班主任工作落实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我作班主任,接班的第一件重要事情不是整顿班级面貌,不是处理问题学生,而是想办法和学生处理好关系,让他们接受我,喜欢我,尊重我。师生关系和谐了,教育工作就顺利了。 1.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是前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个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每带一个班,我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全面了解学生。因为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班主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同时,又要在班级管理中与学生之间保持适当心理距离。一旦心理距离过近,班主任的工作就容易受到感情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班主任正常的思维和决策,以致在待人处事上失去平等公正。保持适度心理空间,能使班主任在管理中更庄重从容,使学生对自己既喜欢又敬畏。 2.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真诚是基础。 我深信每一位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人都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我要说爱学生要关注细节,事不在大小,在于真诚。我所带的班级是外地生班,这些学生远离家乡和父母只身来到这里求学,他们比本市的学生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对他们,我除了关注成绩,更关注身心健康,经常嘱咐一些生活上的细节问题。初冬时节,流行病多发,我在班里发起一项倡议:每位同学准备一个水杯,喝足量的白开水,不喝饮料。班里的同学基本都能响应,只有郑同学每天提着饮料进教室,多次教育未果后,我开始寻找新的教育契机。一次课间,我从他手中“拦截”下一瓶凉的冰手的可乐,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进了课堂。办公室里,我思索了良久,课间在他离开教室后,我把那瓶可乐放到他书桌上,并在下面压了一张纸条:“我已经把它温热,现在你可以喝了,不过多喝碳酸饮料对身体无益,还是多喝些白开水吧。”从此,他的书桌上多了一个始终装满开水的杯子。 3.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是关键。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感情与精力不可能绝对均分到每个学生身上,而且往往会错误地以学习成绩的优劣去评判学生。那些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爱,中等生群体因自身的不好不坏和相对稳定最容易被忽略,而成绩差、捣乱的学生则呆在了“被遗忘的角落。”古人云“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治国如此,治班亦然。工作中,我要求自己有一颗公允之心,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和学生个体的变化,不仅关注优秀生,更适度地多关注中等生和学困生。实践证明,中等生的人数、心理特征和影响力决定了他们才是班风、学风形成的主体力量。中等生积极向上,就会促使优秀生加倍努力,以稳固自己的领先地位,同时又会使学困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失去市场,从而有利改善班级整体状况。同时,我还努力发掘学困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为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教育相对平等了,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也提高了。 4.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握好尊重学生与行使权威的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所以我时常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让学生丢尽颜面,尤其是在外人面前,在异性面前。从健康的角度上讲饭前饭后一小时是不适宜剧烈运动的,因此我对学生提出一项要求:午休和晚饭前后不允许打球。我清楚,十六七岁正是好动的年龄,虽懂得道理,但自控能力不强,一定会有人违纪,所以我经常会在这样的时段去球场望望。果然有一天,我在玩篮球的队伍中发现了熟悉的身影。我没有上前训斥,更没有将他们“押回”教室,而是慢慢地走过他们身边,让他们看到我而似乎觉得并没有被我发现。在适当的教育时机,我“顺便”说出这一秘密,学生恍然大悟,他们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更被老师的尊重深深地感动着,玩球的问题就这样和谐地解决了。当然,对学生的尊重也应适度,尊重不是迁就,班主任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和保持权威。常言道“德可以服众,威可以慑顽”,注重自身品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治班能力,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建设一个良好的集体,唯有如此,才能树立和保持较高的权威。 5.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调好严格与宽容的天平。 对学生要有宽容心,宽容是爱的体现,但不可无标准、无要求,要把握好严格与宽容的辩证关系。严要出于爱的初衷,爱不应超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严的范围。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要犯一些错误,这是正常的现象。要相信学生总是向善的,要对学生抱有期望。学生问题出现了反复,不要气馁,要有耐心,有宽容心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我认为,这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有些时候,放学生一马,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当然这种“放”不是纵容、姑息、放任,而是在学生认清自身错误前提下,相信并给予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时间、空间。 17年我班上有一名男同学,从小父母离异,家庭教育缺失。入学一年里,大错小错不断,曾因吸烟、饮酒受过学校两次处分,班里同学对他意见很大,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高二一开学,他又被发现在宿舍吸烟,按规定他必须接受退宿的处罚。在德育处,他用乞求的目光望着我,顶着极大的压力,我把他“保”了下来。我语重心长地教育他:虽然允许成长中的年轻人犯错误,但不允许文过饰非,更不能不思改过。以后的日子里,我一直揪着一颗心,生怕他“旧病复发”,给学校带来安全隐患。没想到他居然再也没有违纪,两年里不断进步,最后还考上了武汉的一所军校。 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以心交心,以爱换爱,因为爱得智慧,爱得理性,处理好教育中的种种辩证关系,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我与学生之间架起了感情沟通的桥梁。在改变学生前途的同时,我也收获了一份做教师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