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人这一热点放在如今的好莱坞实在太过老套,而亡命特工的人物设定也已经烂大街,当李安遇到票房滑铁卢,说到:我会遍体鳞伤,但我必须继续努力。李安曾经凭借《断背山》和《少年派》获得过两次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可以堪称为世界级电影大师之一。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安选择了老套又烂大街的剧情呢?

当一个杀手动了感情(当杀手有了感情)(1)

由威尔史密斯扮演的美国国防情报局特工henry在完成最后一项任务后准备退休,DIA怕他泄露机密,便派双子小克去暗杀henry,两人在激烈的较量中,henry发现小克竟是20年前的自己,便展开调查,发现有人偷取了自己的DNA,想要克隆出一只强大的军队。Henry不认同这样的做法,凭借自己的努力与真心,感化了克隆人小克,并让他拥有了正常人的生活,尝试年轻时自己一直不敢尝试的角色:丈夫、父亲,借此弥补了自己的遗憾。

当一个杀手动了感情(当杀手有了感情)(2)

《双子杀手》这部影片选取了一个大众化的角度作为主题——克隆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是利还是弊。当设定出现了偏差,机械杀手不再受控制拥有了感情,人类又该如何自处。李安最擅长描绘的就是每一个人灵魂深处中最性感的那一点情感,即便主角是位克隆人,也能够探寻到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影片还是我们所熟悉的李安风格,以父子之情作为矛盾点,展开了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情节叙述。

当一个杀手动了感情(当杀手有了感情)(3)

虽然故事情节比较老套,可这部影片在制作上全新技术的运用可谓是给了观众一场视觉盛宴的享受。4K 3D 120帧的高技术含量制作,让电影发展更进了一步。从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开始,电影制式便一直是每秒24帧,观众也适应了这种节奏,可每秒24帧的不足之处在于当镜头速度超过它可承受的范围后,画面会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导演们便利用了“视觉暂留”原理,找寻合适的机位,进行碎片式拍摄,并在后期利用观众心理补偿机制剪辑制作,以此“欺骗”观众。

当一个杀手动了感情(当杀手有了感情)(4)

120帧高帧率让画面更加明亮,更加清晰,也让演员的面部表情及神态更真实的暴露给观众。李安的一小步,电影的一大步。4K 3D 120帧的高技术含量不光在制作上有巨大的困难,在影片放映上更是困难重重,李安的超前卫制作,使得国内外很多院线的放映系统无法承受,最终都以播放失败告终。可正如李安所说:虽然会遍体鳞伤,可是必须努力。《双子杀手》取得的成就,是电影艺术家最初的梦想,更是无数电影人毕生的梦想

当一个杀手动了感情(当杀手有了感情)(5)

威尔史密斯不愧为“史皇”,即使在高清明亮的画面下,演技依旧高超,眉目神情都没有让观众失望,而最令人惊艳的,还是利用CG技术进行数字降龄换脸后制作出来的年轻版“史皇“。对于CG技术的运用,李安一直没有停止,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如今的《双子杀手》,从动物到人,从每秒24帧到每秒120帧,他一直都在进步,从未停止。

当一个杀手动了感情(当杀手有了感情)(6)

说完了技术,接下来我们聊一聊影片里内涵的深刻哲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每个人都会有想要弥补和悔恨的事情。前不久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后来的我们活成了自己曾经最厌恶的那种人。观众只看到了老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却没有探究过人心底的深渊

当一个杀手动了感情(当杀手有了感情)(7)

很多人都会在迷茫时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从心理学的角度让更多人认识到自己的内心,认识到了自我。许多人都说老年的henry是李安内心对自己的写照,人到老年,开始回忆过去,开始思考我是谁这个俗套却极具哲理性的问题。他想通过剧中的henry,找到年轻时的自己,并进行和解,也算是摆脱自己心理上的一种束缚。

当一个杀手动了感情(当杀手有了感情)(8)

总的来说,《双子杀手》虽然遭遇了票房滑铁卢,可它为电影界带来的发展却不容小觑,它打破的是一套历时124年的成熟电影运行系统。而李安,依旧站在电影最前沿,为电影届,为影迷们创造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END-

文 | 小小

审核 | 辣蜀黍 编辑 | 辣蜀黍

版权归小小所有,辣评社整理发布转载请联系辣评社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