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人的两种组成要素,一是作为实体存在的肉身,二是只存在于自我感知中的主体意志笛卡尔有句话“我思故我在”,这个“我”就是主体意志,思维、意识、标准,甚至潜意识都不是这个主体意志,只要有任何刺激作用与于“我”时,我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主体意志工作时只遵循一个原则——平衡性,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对自我意识的认知取决于心智模式?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对自我意识的认知取决于心智模式(现实理性人的认知体系之)

对自我意识的认知取决于心智模式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人的两种组成要素,一是作为实体存在的肉身,二是只存在于自我感知中的主体意志。笛卡尔有句话“我思故我在!”,这个“我”就是主体意志,思维、意识、标准,甚至潜意识都不是这个主体意志,只要有任何刺激作用与于“我”时,我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主体意志工作时只遵循一个原则——平衡性!

那么,什么是平衡性?

当我大脑中什么也不想时,“我”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中,既没有思维,也不会有情绪。突然,肚子里传来不好的信息,大脑经过加工得出结论——肚子饿了,“我”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一个想法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脑海里,“我需要吃!”同时还会有焦躁不安的情绪表现出来,驱使自己去获取食物。

从饿的感受出现,到需要吃这个欲望产生之间,有一个不被了解的决策过程,就是“我”要平衡“饿”这种不好感受的过程,吃是平衡的手段,回到不饿的平衡状态是目的。

“我”是所有感受的主体,情绪是“我”无法回到平衡状态的直接体现,即便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也具备表达情绪的能力,只不过相对来说更加简单一些,比如高兴时笑,受到惊吓时哭等,相比成年人显得更纯粹直白。

在成年人的生活中,情绪也是无处不在的,只不过成年人的主体意识穿上了理性的外衣,将很多情绪放在了心里,经过理智分析后感觉既没有表达出来的意义,也不能对自己更有利,也就置之不理了。但是,这不代表成年人内心就平衡了,他们会对那些给他们带来不好感受的人冷漠处理,即便是要好的朋友也会慢慢疏远,用这种方式慢慢平衡自己的情绪。对于身体的需求,则是通过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来规避情绪的蔓延。

即便是一个最有教养的人,最理性的人,也不可能不因外界刺激而产生情绪,人们之所以看不到或者很少看到,是因为来自他们显意识的逻辑理性让他们在利益权衡过程中,选择了最有利于“我”的局面,通过获利来平衡情绪,越是情绪积压得多的人,其对获利的欲望便越强烈。

事实上,我们经常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这种人,他们事业心极强,对人处事温文尔雅,尽可能不让对方产生不好的印象,但他们从来都是有着目的地接触他人,以求实现某种形式的利益合作,但对于对方的情感世界,却尽可能地远远避开,甚至很少产生同情心理,决不让外界因素打破自己艰难构建起来的内部平衡。

从他们的眼神中,你能感受到冷漠无情,还有对就事论事的热情,呈现两个极端,仿佛他们天生就没有情感一样。在物质利益的获取中,这样的人有着极强的能力,尊崇着来自显意识的逻辑理性,很少让自己犯错误,但他们是情感上的冷血动物,严厉、对等交换、善于用逻辑说服,都是他们常用的手段,如果事不可为,就会果断断了联系,不让自己牵涉太深。

这样的人有着大量的崇拜者,因为他们是成功的人士,他们留给外界的印象是理智、自律、和善、有责任心,是坚强的孤勇者,如果用财富来衡量,他们更容易成为贵富阶层。

他们的追随者大多是与他们有着类似经历的人,有着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能力,能将来自无意识状态中的情绪限制在利益权衡之下,但还做得不够好,并且承受着极大的煎熬,急需一个标杆来引领自身走出现在的状态——生活压力大、孤独无助、情感与利益纠结。对于这些追随者来说,成功者就如同远航者眼里的灯塔,璀璨夺目。他们自己则是关在笼子里的人,向往着诗与远方,自由是唯一的追求。

除却这两类人外,还有大部分人生存在财富金字塔的最底层,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穷人。这些人也渴望成为成功者,但理性是他们的短板,在人与人之间直接竞争的社会中,他们显得感情用事,容易受情绪影响,并且不能通过逻辑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而这一点通常是被人诟病的缺陷。

穷人之所以是穷人,并不是他们与其他人有什么本质区别,而是因为他们平衡自己内心世界的方式简单而直接,“我这个人有一说一”是他们的口头禅,他们不愿意默默承受外界刺激带来的情绪反应,只想着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平衡掉内心的情绪,让自己从难受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他们以道德标准自居,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只希望得到认同,而不是通过逻辑理性去验证自己受到的错误性指责。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不相信别人的成功是通过正当渠道获得,如果一个人不能被了解地获得了成功,那么一定是用了歪门邪道,必须受到道德的谴责。这一点是逻辑理性者最喜欢利用的,因为一目了然,简单直接,理性者会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诱饵,坐等他们进去,然后从中获利。

现实生活中,很多商家就是通过调动消费者某方面的情绪来推广产品的,一种新商品的畅销,通常伴随着某种旧商品口碑的破裂,一种新商业模式的普及,必然伴随着公众对另一种原有的商业模式的厌恶。只不过,公众并不关心那些让他们释放情绪的因素,他们要的只是发泄掉旧物带来的积压已久的情绪,实现某种平衡后的爽快,喜新厌旧只不过恰恰迎合了他们的需求。

社会的现实是,穷人总会知道自己现在需要些什么东西来实现某种目的,比如买房子来结婚,来自身体性成熟的刺激让自我产生了需要异性的欲望,来自某个漂亮女孩的颜值让自我产生的建立联系的冲动,于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结婚这个需求,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对于某个异性的欲望和冲动,于是努力拼搏的激情(情绪),就会推动着他们去工作挣钱,以满足买房这个需求,(如果一个人足够理性,他一定会在这里停下来,用逻辑理性分析利弊,这个女孩合适吗?现在结婚真的是必须的吗?有没有更好的途径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等等)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去思考,而是告诉自己现在需要努力挣钱,先需要一份工作,接着到了劳动力市场,找到一份看上去工资最理想的,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拼搏,接下来会怎样,大部分工薪阶层应该是深有体会的,现实总是让他们明白“计划不如变化快”、“想象与现实之间永远隔着一堵厚厚的墙”!他们在这些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之间积攒不满情绪,最后将生活过得一团糟。

平衡性不仅体现在个体无意识状态下,也体现在群体无意识状态下,群体无意识状态下的平衡需求会爆发出更大的力量。可悲的是,目前的社会中,还没有值得一提的群体逻辑理性。

群体无意识状态下的情绪平衡反应,会将个体的有限理性冲击得支离破碎,情绪化的人在这种状态下如鱼得水,会将内心积压的各种情绪一股脑儿地爆发出来,也会将他们认为正确的道德标准体现得淋漓尽致。理性的个人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将自己隐藏得够深才能避免受到波及,这时,他们会丢掉理性对情绪的束缚,躲在角落里破口大骂。

在这种力量面前,富有阶层内部因守护利息需求,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但若是力量不足以对抗,就会有人投入到情绪化的队伍中推波助澜,以实现尽可能保全自己,同时也为了将来实现更大利益。风险与收益/损失总是成正比,这是理性者的情绪平衡。

人,不可能知道自己认知以外的东西,而且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局限性,也就不可能真正站到对方的立场考量问题,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通过对人的普遍性动机进行分析,再根据不同个体的不同条件和成长环境,推导不同人可能存在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才有可能找到克制群体情绪化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群体理性。

平衡性是人的第一普遍性,是通过产生欲望并实现欲望来平衡内在和外在刺激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状态。接下来继续探讨人的第二个普遍性——无意识下的自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