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r15 高碳铬轴承钢( 简称轴承钢,相当于德国100Cr6、美国52100、日本SUJ2等) 由德国1905年研制成功,到1920 年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滚动轴承制造中,作为世界第1 代专用轴承钢,走过了百余年发展历程,至今基本化学成分未变。

轴承钢是所有合金钢中质量要求最严格及检验项目最多的钢种。世界公认,轴承钢的冶炼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冶金水平,因此,轴承钢也被称作是“特钢之王”。

目前我国轴承钢年产量世界第一,材质水平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如兴澄特钢、宝钢特钢、北满特钢等都先后通过SKF,FAG,NSK和TIMKEN 等国际著名轴承公司的认证,已经成为其材料供应商。

轴承钢为什么那么厉害(中外轴承钢质量对比)(1)

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氧含量较高;

(2) 微观夹杂物颗粒较集中、较大且较多( 数量达国外几倍) ,宏观夹杂物出现率较高;

(3) 碳化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及最大直径均较大( 大颗粒碳化物所占比例约为国外3 倍) ,且分布不均匀;

(4) 碳化物带状和网状评级较高,尤其是碳化物液析较严重( 国外一般无液析)

(5) 表面脱碳严重,表面缺陷较多。

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两方面:

(1)轴承钢标准内容较落后。如国家标准GB/T18254—2002与国外先进企业标准SKFD33-1相比,对有害元素含量未做限制,宏观夹杂物未列为必检项目,微观夹杂物中的氮化钛及碳氮化钛不评级,热轧材不要求检查碳化物网状,表面缺陷没有规定用无损探伤检查而仅用目视检查,表面脱碳层、尺寸和形状公差均控制较松等。

(2)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参差不齐。如很少采用多级电磁搅拌,连铸坯中心偏析比较严重; 有些企业的连铸坯尺寸小,导致轧制比不够; 很多企业为降低成本不进行高温扩散退火或减少其时间,碳化物不均匀性问题突出; 没有普遍采用控轧控冷,碳化物网状难于控制; 未能普遍实现钢坯在线自动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