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了解牛在十二生肖中为什么排在第二名,这还得从十二生肖的起源和演变说起。

十二生肖是我国民间特有的计算年龄的方法,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因其通俗性、趣味性沿用至今。身为中国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份礼物可以说就是生肖属相。它已经与我们的民族、文明深度交融,渗透到亿万人的生命记忆和习惯中,渗透到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中,也渗透到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人生重要历程中。

据文献记载,十二生肖最初起源于华夏先民的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也是早期天文学的结晶,萌发形成于先秦时期,确立于东汉。十二生肖隐含着中国人丰富的文化心理内涵: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龙代表刚健,蛇代表柔韧,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猴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

十二生肖的排列与中国古代特有的天干地支历法有着直接关系。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人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经过演变,简化为今天的十天干、十二地支。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干支纪元法。

干支纪元法按照顺序依次从干、支两组符号中各取一字搭配,由“甲子”至“癸亥”,六十年轮完一个周期,称之为“花甲”。这在人均寿命比较低的古代,人活到六十岁,差不多就是长寿了。而在习俗上,人们又将十二地支配以十二种动物与其对应,用作相关年序代号,使之趋于形象生动,达到利于记忆、推算之目的。于是,“十二生肖”也就逐渐形成了。

除了以干支来纪年,中国古代还用其来纪月、纪日、纪时。因每月天数恰为十进制,一年又恰为十二月,故分别以干纪日、用支纪月。同时,将十二地支用于纪时,分一昼夜为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我们看古装电视剧会发现,古代人常常说“时辰”,就是这个缘故。女人生孩子也不用记载几点几分出生,而是用什么“时辰”出生。

在十二生肖中,蕴含着一张一弛、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以及奇偶相得的原理。按照洪巽的说法,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无论两足抑或四足,大多前后足趾数相同,“惟鼠前足四趾而后足五趾,奇偶同体,阴阳兼备,故置十二生肖之首”。大意是说,老鼠前面两只脚各有4趾,后面两只脚各有5趾,符合阴阳之说,在十二生肖中可谓独树一帜。

明代学者朗瑛也称,鼠前足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前半部为前夜之阴,后半部为当天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清人刘献延引用李长卿之说:“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子时为深夜,天还未亮,正是老鼠出没的时间。鼠当属第一。

那么,在十二生肖中牛为什么排名第二呢?据史书记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鼠咬天开”,意思就是天亮了。天开之后,人们就要辟地,所以有“地辟于丑”的说法,人们耕种要用牛耕田,当为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另一种说法是根据“奇偶阴阳说”而来的,牛是四趾(偶),比鼠差一趾,故把牛排在鼠之后、虎之前。

兔、羊等也是四趾,为何单把牛排在第二?这与其在古代劳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很大关系。这从古代诗歌中可见一斑。比如,李白的“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张籍的“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到了近代,鲁迅先生的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成为我们民族美德与精神的象征。

牛都在12生肖里面排第几(牛在十二生肖中为什么排在第二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