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11月30日上午,走进泗洪县石集乡新汴居孙石路南侧的麦田,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在旭日的眏照下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种植户苗珍承包的田地里,省党代表、泗洪县农业推广中心主任张程正指着田里的麦苗讲解如何越冬、防虫害等,并不时回答着农户们的提问。

“张主任,一亩地最理想的基本苗应该有多少?”石集乡种植户刘炳柱问。“每亩基本苗26万株左右。”张程满脸笑容脱口而出。

“张主任,我也有个问题,好多天不下雨了,小麦种下去,出芽率不是很高,现在能上水吗?”种植户王成林问话中透着担忧。

“不用担心,可以灌水的,最好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左右时进行,在开好田间一套沟的基础上,速灌速排,避免长时间积水。”张程的回答扫走了王成林心头的阴霾。

基本粮田和菜篮子工程(不负使命带农民一起建设新时代)(1)

这么多年来,深入田间地头已成了张程的习惯。30日,正是他与石集乡农民约定的对小麦生产进行技术指导的日子。同以往一样,张程9点多就来到了地头,察看小麦长势,与田间的群众交流,不经意间一个个问题在他的笑声中解决了。

“刚参加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我想把省党代会报告的主要精神讲给大家听听,尤其是‘三农’方面,不少内容都是跟我们大家密切相关的。”说起刚结束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张程显得有点激动,且滔滔不绝,“报告里单独提到,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打好种业翻身仗,高标准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

“张主任工作21年了,每当农户们在技术上需要帮助时,他会及时赶到,有时往地里一站就是半天,提问的太多,连喝口水都顾不上。”在石集乡农村工作局副局长张红松眼中,张程是一位既敬业又水平很高的技术专家。

基本粮田和菜篮子工程(不负使命带农民一起建设新时代)(2)

“现在水平下降咯,有时农户们遇到的问题,不做准备的话,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11点多,张程才走出农户们的“包围圈”,望着长势喜人的小麦跟记者说,过去老百姓种地,基本上是看老天爷脸色的,风调雨顺的话,粮食就会丰收,如果灾害多了,粮食就会减产甚至绝收。现在不一样啦,土地大都进行规模化种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而且全部是机械化生产种植,提高效率不说,在应对天气变化上也有更多的防护措施。“过去人工种植时代积累的老经验老办法已经不行了,逼着我们去学习现代化种植技术,带着农民们一起建设新时代的鱼米之乡。”

“更富成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这几天张程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深入田间地头、蔬菜大棚,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还送去了省党代会精神。“作为一名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我将不负新时代赋予‘三农’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报记者 徐明泽 通讯员 曾祥海 曾靖

编辑: 孙旭晖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