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点击“关注”,每周免费分享求职、留学、成长、历史干货,我们一起前行。

殷桃谈“少女感”的微博上了热搜。

精神老妹是啥(老女孩的武器和悲哀)(1)

一个问题给很多老去的小花们当头一棒,女演员仅限于“少女感”么?

01

贴上少女感标签,背后是女明星的压力,是迫切的告诉这个对低幼美趋之若鹜的市场,”我还年轻”,是眼球经济桎梏下的挣扎。

大浪淘沙的影视圈,老去后还剩下什么,岁月带走年龄,留下了什么,不是所有的年轻都可以沉淀出老去的优雅,以及获得被市场铭记的体面。

精神老妹是啥(老女孩的武器和悲哀)(2)

拍精修硬广,拍流水的青春剧,扮蠢萌,靠可爱上分的恰饭综艺,颜值是硬通货。对于演技欠火候的女演员,全盘算尽,不吹少女感,还有什么人设可立?这的确是个难题。

在市场的竞争机制和驯化下,铺天盖地的通稿强调年轻感,少女感,减龄,奶油肌,软萌感,拒绝长大,却在变老的女明星们,她们还有的选么?

精神老妹是啥(老女孩的武器和悲哀)(3)

图来自毒sir公众号

的确承认,社会的主流审美对女性造成了压力,对低幼美的追逐,和依靠消费品打造出精致外表造成的的短视,让更多女孩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样的自己是最美的,从而选择了最稳妥,最保险的一步——去迎合主流的大众审美。

在这个选择背后,出发点是取悦他人,而非取悦自己。

少女的美是“嫩“和”萌”,符合男权文化建构下很多年轻女孩对自我的想象和定位,也是个比较容易的选项。

有时候,低龄和软萌可爱风打造的是“attainable”形象,主流男生认识中的易掌控,易讨好,易得到(无sex方面的寓意)。激发男性保护欲,大男子主义,或是自信和优越感,也体现了这类男性对辨识性的审美力和风格品味要求并不高(非贬义),因此有时会被有些“小兔兔”一般的女孩利用。

一个独立,精神自由,有思想,要强的女性是wonderman的话,一个清新软萌可爱风的女孩子会更显没有攻击性一些,会让男性感知到更容易驾驭,这是多数人对“幼瘦美”格外偏好的原因。

精神老妹是啥(老女孩的武器和悲哀)(4)

瘦,白,脸小,眼睛大,就一定是美的唯一标准和美人印象么?

当你打开各种app和社交媒体,千篇一律的美颜滤镜,尖下巴,粉嫩的腮红,晶莹的嘟嘟唇,加上猫狗耳朵,磨皮程度要高,鼻子加高光要山根笔挺,调一下亮度、对比度,皮肤要雪白,拉一下曲线,最好胸大腰细,握起小拳头放在脸颊旁,再去抖音配上一句背景音,“波妞喜欢宗介!”

听见没有,这是来自大众的数据沉淀下来告诉市场,完成对大众对美的教化的过程。同时,为大众审美闭环添砖加瓦。

精神老妹是啥(老女孩的武器和悲哀)(5)

02

当美变成了快速消费品,可以靠化妆品和医美技术加持,在颜值经济盛行的当下,靠制造美,模仿美,来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

不反对女孩们整形,或者任何让自己变美的科学健康的方法。然而,先搞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美,怎样真正适合自己,而非单纯取悦别人,迎合主流。

如果谈美,得先有自我,健康阳光,独立自由,有主见有态度,这才是美的,也是可爱。

精神老妹是啥(老女孩的武器和悲哀)(6)

03

女性美是多元的,每个年龄都有各自的美和风情。

当一个有风情的女人,着实是比当一个漂亮女孩难多了。

风情和真正的美,来自于有知识阅历打底,足够的远见和胸怀,有审美和品味,对美和艺术哲学的独特理解,人文修养和品性,造就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

多数不知何为美,是对自我探索和自我认知的匮乏。不够了解自己,不知道何为适合自己,怎样的自己是美的。这是审美的匮乏,也是自我认知的匮乏,是留出时间进行自我沉淀的稀缺。

也不是所有女孩都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建立审美,为什么有的女孩子会那样容易被男孩的花言巧语(这里超出了正常彩虹屁的界限,是目的性极强的花言巧语)骗到团团转?

精神老妹是啥(老女孩的武器和悲哀)(7)

或许,因为渴望被爱,渴望通过异性的追求获得自我认同和存在感印证,需要“被爱”这件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心理学上的自恋的折射。

这点而言,一个从小在爱的环境中长大,有足够来自朋友、家人认同,建立自我认同的女孩,会更清楚自己的优势,自然流露出自信、自爱的潇洒。

严歌苓在小说《天浴》中说,“不管什么时候,做个不凑合不打折不便宜不糟糕的好姑娘,”敢于听从内心,忠于自己,不刻意迎合外界对你的期待。

精神老妹是啥(老女孩的武器和悲哀)(8)

04

之前读到一段话写得很棒:

她们天真好奇,懂得美和艺术,极度了解自己是个女人,又完全不介意自己是个女人,她们拥有一种自信,对人类本身的信心。

她们不怕雀斑不怕老,不怕在埃菲尔铁塔下脱掉内衣大喊女性解放,也不怕与异性大胆调笑。

也爱抽烟、穿西装、像男人一样工作、写诗读书运动旅行、聊起天手舞足蹈眉飞色舞、60多岁也要穿红色高跟鞋。

太喜欢这段话了。几乎是人生对于“做个女人”的理想画面。其实思考如何做个人类是远远早于思考要做个什么样的女人。热爱妇女,热爱生命,自己究竟要做什么样的女性,于我,是刚启蒙的状态。

这不一样,我们谈生存死亡,人性善恶,哲学伦理,人文理性,这是人类的体面和智慧。继而在接受了两性,有了对性别的认知和理解后,才慢慢有了女性的概念。

特别喜欢“拥有对人类本身的信心”这个描述。真正的自信,果敢,无畏,自由,是由独立精神作为支撑的,这是底色。继而显现出从容,优雅,对生活的热爱,澄澈豁达,一种不轻浮的聪慧。漂亮女孩太多了,好看的面孔千千万万,迷人的女人要相对难以被定义一些。

女性是伟大的。珍稀不只在于她可以延续种族后代。享受身体,享受女性精神,好看的皮囊和穿着打扮为取悦自己,性感而不低级色情,有男性的担当和气魄,但又不是像个男人一样打仗生存,有自己独立精神下的理想生活,而不是一生围绕着男人和家庭,在这些身上找寻自己的人生意义。当然,生命的价值和乐趣可以在家庭完满中实现,但这只是一部分。

女孩,到女人,到女性。女性于我,可能意味着理解另外一个人生阶段或定义。有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生活,掌控自己的人生,接纳和尊重性别带来的优势劣势,全然自我地去思考。

精神老妹是啥(老女孩的武器和悲哀)(9)

05

SK2前几天邀请春夏拍摄了一支短片叫做“人生轴线”,选择固然不同,别人的陷阱,可能是你的花田。因为不同,所以自己。

这支短片更多讲述的是,生活在社会的条条框框和价值体系中,你也可以选择可以不遵守他的规则,你可以生活自主,经济独立,和男性在精神上平等。

此时,更重要的是你关于性别,生命,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思考,你喜欢什么,你想成为什么?保持真实,足够真诚,坦然接纳。

最终,可以decent自处,也兼容处世,必要时勇于争取,不怕失意,坚韧赤诚。

06

有人说,“20出头,是女人的黄金年龄,”催工作,催婚,催生娃,年龄焦虑是外界带来的,但也体现了自身或多或少是内心深处不得不接受来这套社会逻辑。

黄金年龄不是说因为你年轻所以黄金,而是因为现在你有更多的选择和成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年龄是诱饵,是鼓吹中年危机、青年焦虑的动因,但它,对少数人而言,从来不是限制。

看看致命女人里的西蒙,50岁依然有年轻小伙子为之倾心,顾盼生姿,眼神有光。你得活出自我,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做什么样的自己比较重要。

当“少女感”不在,明媚、清澈的“自我”才是让你魅力四射,生命保鲜的秘方。

精神老妹是啥(老女孩的武器和悲哀)(10)

直面无论如何也要变老的事实,才会拥有天然的自信与洒脱,奔向辽阔与自由。借用Sir电影评论区网友ss的一句话,“你看年轻时候的刘嘉玲、王菲和章子怡们,满脸写着企图、谨慎和小心翼翼,你在看现在的她们,那是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的底气。”

这个社会是在进步的,女孩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资源,以及机会,去追求自己的选择。

“少女感”不是女明星应对老去的回春神药,天然的可爱没有错,可保持低幼不应是女性换取资源、目光以及优越的工具,你的武器,从始至终,都是你的积累,阅历,智慧,强大的内心造就的独一无二的风情。

最后,祝你美无休止,一美到老。

精神老妹是啥(老女孩的武器和悲哀)(11)

我们是三和秋,两个95后姑娘,一个本科毕业于北京985高校双学位,一个硕士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公众号@三秋Autumn,分享求职、留学、成长和历史,看到生活成长的更多可能性。和我们一起打怪升级,开启自我探索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