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世家,陈强、陈佩斯、陈大愚祖孙三代人是一脉相承,尤其是在这个浮躁嘈杂的时代当中,作为星三代的陈大愚没有像很多老艺术家的孩子那样选择曝光率更高的荧屏,而是在父亲陈佩斯的授意下,继续在话剧舞台上默默地耕耘,一些花边新闻,和各式各样的综艺节目从来都与他绝缘,从他低调的性格来看,到底是出自家风极严的家庭。

除了职业上子承父业,代代相传,他们的爱好也都大抵相同,陈强老师喜欢搞收藏,到小市上淘换一些老物件成为了他平生的一大爱好,平日里他收听音乐用的设备都显得格调很高。

王刚是陈佩斯的徒弟吗(陈佩斯号称论收藏王刚是自己徒弟)(1)

陈强、陈佩斯、陈大愚

他在东德淘换来一个旧式的唱机,连磁头都要自己削竹子进行安装,贝多芬的黑胶唱片也是他老人家从国外捣鼓来的,别看播放起来带着“唦唦”的噪音,却别有一番情调。

当时护国寺那边有个京城为数不多的寄卖行,店里的老板都非常羡慕陈强,在他口中,陈老师家有几样全北京都少有的宝贝,一个是蔡司镜头的照相机,是德国康泰克斯品牌。一个便是这个“纯手动”的旧式唱机。有一年,陈强老师在小市上买回来一个二战中日本零式战斗机的座椅,一直给他坐到80年代。由此可以看出,老爷子生前是个极为热爱生活的人。

王刚是陈佩斯的徒弟吗(陈佩斯号称论收藏王刚是自己徒弟)(2)

陈佩斯与父亲陈强

而儿子陈佩斯也对这些旧物如数家珍,只不过到了他这一辈,收藏的东西相较之前艺术性更高,过去老爷子收藏的东西大多还是要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的。而到了陈佩斯这一辈,生活条件比过去更加优越,很多收藏品就不仅仅是旧物这种概念了,他更多是满足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他家很多瓷器和家具在北京城里都是“蝎子拉屎——毒(独)一份”。有一次,陈佩斯和儿子陈大愚受邀参加一个访谈节目,谈起自己的收藏爱好,陈佩斯老师是滔滔不绝。当主持人问到他和王刚谁对收藏更有心德的时候。陈佩斯答:“王刚搞收藏是我徒弟,是我一手带出来的”

王刚是陈佩斯的徒弟吗(陈佩斯号称论收藏王刚是自己徒弟)(3)

在场者都对佩斯老师的话将信将疑,毕竟在文艺界陈佩斯搞收藏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而王刚在收藏界的名气仿佛就要大的多了。虽然按照很多收藏界大佬们的说法,王刚在收藏界只不过算是个“票友”,真正走入这一行他还是交了不少“学费”的。但起码王刚痴迷收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正在陈佩斯炫耀自己的收藏成果之时,在一旁半响没张嘴的儿子坐不住了:“吹牛!”

陈佩斯赶忙解释:“这可不是吹牛,不信哪天你们当面问问王刚,他第一次接触古董,是不是我带他去的”

王刚是陈佩斯的徒弟吗(陈佩斯号称论收藏王刚是自己徒弟)(4)

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

旁人还是多少带着一些怀疑:“我们之前怎么从来没听王刚老师提过你带他入行的事呀?”

佩斯老师答:“这事他能提吗?他好意思提吗?”

一旁的儿子是真的耿直,继续揭他老爹的底儿:“您忘了您上次看走眼把一个宝贝给扔了?”

这一下给陈佩斯提了个醒,让他回想起了自己的一段“伤心”往事,那是一次与无价之宝失之交臂的惨痛经历。

王刚是陈佩斯的徒弟吗(陈佩斯号称论收藏王刚是自己徒弟)(5)

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

据陈佩斯的回忆,在那个年代里,大家普遍对老东西没什么认知,一些铜器、明清时代的旧书都是在废品店里按斤卖,没人拿它们当回事。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可谓遍地都是宝。在北京,文化人多,像陈佩斯这样有先见之明的人也不在少数,更多时候,陈佩斯会选择到外地农村去淘宝。

有一年在四川某县,一个很小的村庄里,陈佩斯在一个废品回收站看到了几十面青铜镜,按照佩斯老师的话讲,随便一个放到今天都值个上百万。陈佩斯在里面扒拉来,扒拉去,其中有一面镜子一看就是个新的,锃亮,一点年代感都没有。

王刚是陈佩斯的徒弟吗(陈佩斯号称论收藏王刚是自己徒弟)(6)

佩斯老师一琢磨,这不就是现代工艺吗,电镀都用上了。于是他挑了几个其他物件,把这面镜子直接往垃圾堆里一扔就走了。回了北京之后,一件让陈佩斯悔青肠子的事情发生了,经专业人士判断,原来那便是传说中的“海马葡萄镜”,是无价之宝!之所以它看起来那么有光泽,其原理在于青铜器过了一千多年以后会长上一层“水银沁”。造诣不深的人很容易就把它看成今天的电镀工艺。

王刚是陈佩斯的徒弟吗(陈佩斯号称论收藏王刚是自己徒弟)(7)

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

演播室的人都觉得十分惋惜,问陈佩斯:“那后来这个海马葡萄镜落在谁手里了?”

陈佩斯咬着后槽牙回答:“能落谁手里啊,直接当成废铜烂铁扔进炼钢炉了呗!”

故事说到这,这回大家算彻底相信了,怪不得王刚买东西老“打眼”呢,原来师父在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