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

●专家表示,温度为38℃,相对湿度为60%时,已达人体耐热极限,老幼、慢病患者更不耐热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王军宇

本报记者 徐盈

8月12日起,中央气象台连续多日发布最高级别的高温红色预警,全国多地气温超40℃。上海、重庆等地刷新极端酷热天数新纪录。截至8月15日16时,全国气温前十榜单(国家站)的“准入门槛”已升至43℃,位居第一的重庆奉节气温高达44.3℃,川渝多地打破历史高温极值。全国多地出现热射病致死病例,网友直呼“快要热化了”。

夏天人体体感温度(人体能扛住多热的天)(1)

中国气象局8月3日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1951年到2021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看着逐年攀升的数值,人们不禁担忧,如果未来极端高温天越来越多,人体能否承受得住,又该如何生存?

人体耐热能力没那么强

早在2010年就有研究估计,湿球温度35℃(即100%湿度下的35℃)是人体的耐热极限。若超过该限度,人体无法通过蒸发体表汗液等方式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人体对高温高湿的承受极限比曾经估计的还要低。研究人员让身体健康的青年人吞下遥测药丸,用以监测他们的核心温度。随后,参试者进入一个环境室,进行日常活动,如做饭、吃饭等。研究人员缓慢提高环境室温度或湿度,并监测参试者的核心温度。结果发现,参试者能忍耐的上限低于曾经理论上的湿球温度35℃,而应是湿球温度31℃。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人类遗传学家安妮·斯通曾预测,人们可能会在高温环境中进化出更能散热的体型。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王军宇表示:“人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会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但不会变得太强。比如,北方人能慢慢习惯南方的潮热,但完全适应40℃以上高温的可能性不太大。”

不能脱离湿度谈温度

王军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恒定的体温对人非常重要,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调控身体的产热和散热,帮助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中,散热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情况下,主导的方式可能不同:

辐射散热。机体的热量以热射线的形式散发给周围温度较低的物体。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处于气温较低的环境中,主要以此方式散热。一般来说,外界温度越低,人体向外辐射的热量越多。

对流散热。即凭借空气流动交换热量。比如,扇扇子会感到凉快,就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了体表的热量。

蒸发散热。体液中的水分在皮肤和黏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时,会带走热量。在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时,机体大多以这一方式散热。

传导散热。体热直接传给与身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例如,用冰袋、冰帽等给发热病人降温,就属于这一散热方式。

“当外界温度过高或体内产热过多,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扩张血管、加快呼吸、身体出汗等加速散热,但这种调控只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效。”王军宇强调,在高温和高湿的状态下,一些散热方式开始失效。

一般当外界温度达到33℃,人就会感到闷热,正常活动受到影响;外界温度达到36℃,接近人体核心温度,辐射散热会大大减少,主要依靠出汗等来蒸发散热;外界温度达到38℃时,辐射散热和蒸发散热几乎都会失效。

体液蒸发受空气相对湿度的限制,相对湿度越大,蒸发效果越差,散热便会受到影响。一般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60%时,人就会觉得闷、不舒服,可能出现低热的情况;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人体可能会出现体温升高、头晕、烦躁、疲惫等早期中暑症状,随着湿度提高,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当日空气的‘干球温度’,也就是普通温度计能够测量到的空气真实温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出现相对湿度为0的情况,高温和高湿时常并存。因此,考虑了水蒸发对温度影响的‘湿球温度’更适合衡量人体耐热极限。”王军宇介绍,当温度为38℃,相对湿度为60%的时候,湿球温度就已经达到人体耐热极限预估值31℃了。这也是为什么在相同温度下,潮湿的南方更让人难以忍受的原因。

耐热能力因人而异

根据上述最新研究,若人处于湿球温度31℃的环境中,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去,就可能发生先兆中暑,随着时间的增长,症状会越来越严重,逐步发展成轻症中暑乃至重症中暑(包括热惊厥、热衰竭、热射病)。王军宇解释说,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患者核心温度升高、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体内酶的功能发生改变,容易导致脏器功能衰竭。一般来说,人体各个器官能够通过相互调节来维持平衡,一旦有一个器官功能衰竭,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先受损的器官会带其他器官一起,出现功能上的断崖式下跌,严重的将导致死亡。

不过,并非每个人的“耐热极限值”都是湿球温度31℃。王军宇表示,除温度和湿度外,人体的耐热能力还与暴露时长、对流情况、太阳辐射、个人体质等有关。在极端条件下,人体暴露时间越长,中暑风险越高;如果有空气流动,人体可借助对流散热的方式增加耐受力;人体受太阳辐射影响,在高温情况下可能会吸收过多热量,对器官造成损害;耐热能力因人而异,以下3类人格外不耐热。

老年人。他们感知温度和调节体温的能力相对弱一些。有的老年人夏天穿得较多,再加上不愿意开风扇或空调,房间内空气流通差,更容易中暑;还有些老人饮水量较少,在炎热天气容易引发血容量下降,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婴幼儿。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全,汗腺功能不足,对周围环境气温变化适应性差,容易发生热惊厥。这种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善。

基础疾病患者。超重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体温调节功能较弱,更容易中暑。此外,高温高湿天气还容易导致基础疾病恶化,进而对器官造成损害。比如,高温高湿环境下,空气含氧量低,肺功能不好的人呼吸会更加费劲。

王军宇建议,天气炎热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到户外,应穿轻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遮阳帽、涂防晒霜,并且尽量避开中午,选择早晚等太阳辐射相对弱的时间段;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出汗较多时还要注意补充电解质;保证饮食清淡,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提高危险意识,每天查看当地新闻,了解极端高温警报和安全提示。如果出现心跳加速、喘不过气、头晕、心慌等症状,应尽快寻找一个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情况严重者需尽快就医。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