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剑峰医生 归领健康学院

专业指导:

本文经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梅林社康中心主治医师 刘剑峰】撰写发布

母乳是婴儿营养的标杆,采用母乳喂养,对宝宝的身体有非常多的好处。

主流说法长期鼓励妈妈们使用母乳哺育宝宝,但这种观念往往只考虑了宝宝身体发育的需要,忽略了母亲的真实状况:

无论是经济、精神压力的增大,还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多宝妈在生产时已不算特别年轻,哺乳能力自然会有所降低。

此外,母乳喂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还容易因小祖宗吃奶时的没轻没重,被乳头皲裂的疼痛折磨得难以入眠。

这些因素,都会让宝妈们感觉难以平衡,继而选择其他喂养方式。

要明确的是,母乳喂养虽好,但并非只能通过母乳来保障孩子早期的生长发育。是否选择用母乳,应该结合妈妈本人的想法,不能强求,因此而产生家庭矛盾更是大可不必。

对于选择母乳喂养的宝妈,无疑要踏上一段为了孩子艰苦付出的漫漫长路,家人应给予最大的关怀与支持。

今天的归领健康学院小课堂,让我们来看看母乳喂养最常见的6大问题,帮选择母乳喂养的宝妈们扫清疑惑!

哺乳期感冒了,要停母乳吗?

感冒不是哺乳的禁忌症。正常情况下,感冒是一种不主动治疗也会自己康复的病症,5到7天就能痊愈。

感冒后,妈妈体内会产生相应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也会在病原体的刺激下增殖,它们都会通过母乳被宝宝吸收,对宝宝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母乳喂养的妈妈需要注意这9大要点 宝妈准妈妈必看(1)

如果这时停止母乳喂养,不仅会让宝宝失去重要的安抚来源,还反而加大了宝宝受感冒病毒威胁的风险。

除了坚持母乳喂养,宝妈也要勤洗手、多喝水、注意休息,避免感冒的接触传播,哺乳时最好戴上口罩。

若是还需要配合用药,如消炎药(阿莫西林、头孢等)和止痛退烧药,务必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此外,感冒的症状本身就让人难受,而哺乳又非常考验耐心,此时家人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能够显著改善妈妈的心理状态,加快康复。

宝宝经常腹泻,是因为宝妈吃了让宝宝过敏的食物吗?

首先要知道一个知识点:母乳当中有一种叫做低聚糖的物质,它在宝宝肠道中有益菌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多短链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可以大量吸收水分,所以宝宝的大便通常表现为稀便,家长不要因为宝宝大便稀就贸然断定是腹泻。

除此之外,宝宝的肛门括约肌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肛门排气时,一个“绷不住”,大概率会顺带着把便便也“怒放”出来——虽然描述起来会让人觉得有些糟糕,但确实是正常现象,妈妈完全可以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妈妈需要注意这9大要点 宝妈准妈妈必看(2)

如果宝宝真的出现了拉肚子严重的情况,妈妈就要提高警惕了。可能有以下5个原因:

1. 过度喂养、过度饥饿以及喝下的奶液过凉。

2. 宝宝肚子着凉。

3. 细菌及病毒感染:如果便便呈现粘液状,或者有便血现象,还伴有发烧和腹痛,则需要及时就医。检查粪便可以发现白细胞增多,粪便培养可能查出致病菌。

4. 过敏:可能是妈妈吃了一些奶制品引起的过敏现象。为了查清过敏原,还是要及时就医,待戒掉过敏源后,可以恢复哺乳。

5. 乳糖不耐受:如果宝宝的便便是黄色或绿色蛋花样,很酸臭,可能是这个问题导致的。

哺乳期需要忌口吗?

大约80%的妈妈都会因哺乳而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主要是担心自己的不当饮食会通过母乳影响到宝宝。

母乳喂养要忌口的食物有三类:

第一类:兴奋神经的咖啡、酒精等饮料。

咖啡因很容易进入乳汁,宝宝对咖啡因的代谢能力较差,妈妈喝过多咖啡会引起宝宝入睡困难。

酒精则会直接抑制哺乳期的催产素分泌,减少宝妈的乳汁分泌量。

为了让宝宝能够睡得好、吃得棒,宝妈们在哺乳期应尽量避免接触咖啡和酒精。

母乳喂养的妈妈需要注意这9大要点 宝妈准妈妈必看(3)

第二类:含有可发酵的低聚糖、双糖单酯类食物。

代表性的有韭菜、洋葱、大蒜、豆类和乳制品,这些食物可在肠道内迅速发酵导致胀气。

妈妈和宝宝对它们的耐受程度各有不同,宝妈们在摄入这些食物后,可以先观察哺乳后宝宝的反应,再决定是否需要忌口。

第三类:过敏类食物。

过敏原因源自母乳的情况极少,所以没有必要在哺乳期刻意不吃下列食物:如花生、乳制品、鸡蛋、小麦类、坚果和海产品类。

如确诊对母乳过敏,要遵循医嘱做好饮食限制。

何时戒奶最好?

郭德纲老师不止一次地在台上提到:于谦于大爷断奶较晚,是昨天刚断的。虽说这只是相声里的包袱,但也凸显了一个常见却一直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宝宝什么时候断奶才最合适?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妈妈最好能坚持纯母乳喂养达到6个月,随后在逐渐添加其他食物的基础上,继续喂养到宝宝两岁,甚至更久的时间。即便在混合喂养阶段,母乳还是能为宝宝提供营养物质和抗体保护。

提前断奶的理由大多是:妈妈感冒了,觉得不应该再喂;上班时间临近,喂奶困难,就不喂了;宝宝满周岁或者自己来月经了,母乳已经营养不足等等。但这都不是医学上放弃母乳喂养的理由。

如果妈妈的能力允许,还是尽量长时间用母乳喂养宝宝,不需要因为一些担忧,就提前让宝宝失去了母乳带来的益处。

那什么时候戒奶合适呢?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吃奶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当宝宝每天只吃一到两次奶的时候,妈妈就可以逐渐不喂奶了。

母乳喂养的妈妈需要注意这9大要点 宝妈准妈妈必看(4)

乳头破损怎么办?可以用药吗?

乳头破损会给妈妈的哺乳过程带来不好的感受,但一般情况下无需停止哺乳,做一些简单的处理就能纠正。

首先要弄清楚乳头破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

1. 哺乳时的姿势不对,特别是宝宝与乳头的衔接不良,是乳头破损最常见的原因,纠正后就能明显改善。

2. 新生儿口腔结构问题,如舌系带较短,可找新生儿科进行评估治疗。

3. 宝妈的乳头过平、过短、凹陷等,可以用一些辅助奶头进行过渡。

4. 妈妈本身有皮肤破损感染。

比较严重的破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一些保护膏,如红霉素乳膏。涂抹药物后,要记得擦洗干净,然后再喂宝宝。

如何戒掉夜奶?

随着宝宝长大,夜奶的营养作用逐步降低,更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哄宝宝入睡的手段,不少妈妈都苦恼着如何给宝宝戒掉夜奶。

夜奶就是晚上入睡到白天起床这段时间内喝的奶。宝宝3-6个月,每晚平均为2或3次;6-9个月是1或2次;9-12个月平均为每晚1次。

哪些情况要减少夜奶次数呢?一是频繁地喝奶已经影响到宝宝睡眠质量,二是频繁夜奶影响了宝宝白天的饮食规律。

要控制夜奶的频率,可以参考这3个建议:

1. 将喂奶次数合并,宝宝万一闹奶,可用抱睡或哄睡的方法进行安抚。

2. 减少单次喂奶量或单次喂奶时间,母乳亲喂的妈妈可将每次的喂奶时间减至5分钟。

3. 延长喂奶间隔。

初为人母,既是角色上的新体验,也是责任上的新考验。不管有没有选择坚持母乳喂养,每一位甘于为孩子奉献的母亲都同样伟大。

母亲给予的营养、陪伴、理解和爱,都将支撑着宝宝健康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