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施教的感悟

做好学校管理的几点建议(适时施教的感悟)(1)

在学校教育的管理上,我们是按照“发展要有好思路、育人要有好队伍、管理要有好要求、方法要有好措施、实施要有好体制”来操作的。

一、学校发展要有好思路

二、学校育人要有好队伍

三、学校管理要有好要求

四、学校管理要有好措施

五、学校管理要有好体制

适时施教的感悟:五、学校管理要有好体制

学校管理机制是指规范、引导、激励学校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制约和作用的方式。学校管理机制是学校管理的中枢,它的特点是简约、高效、全面。简约是指简洁、可行性强,便于操作。

1.岗位目标责任制

岗位目标责任制是学校结合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确定岗位职责和责任目标。学校所有工作岗位的职责内涵必须覆盖学校工作的全部外延,达到“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工作规范;所有工作岗位的主要目标必须与学校总体目标一致。岗位职责要求内的工作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何岗位都不能讲究上班下班,讲究补贴报酬,必须不讲条件地完成工作。要加强对岗位职责要求内的具体工作的督查、考核、评估,每个岗位的每项工作规范、工作要求都必须有相应的督查措施和考核评估方式,切实做到人人抓落实,事事有检查,岗岗都考核。

2.教职工聘任制

教职工聘任制是指学校在教职工的任用上采取优胜劣汰的工作方式,就是在具备一定资格的条件下,实行教职工竞聘上岗。学校要根据学校规模和上级对学校人员编制的意见,核定学校所需人员,按工作需要设置岗位。

3.监督机制

监督是察看、督促的意思。学校管理的监督机制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对教与学能否实现工作目标进行检查督促的过程方式,学校教育的质量检查与考核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

4.约束机制

约束是限制使之不越出范围的意思。学校管理的约束机制,是学校管理系统规范约束师生教与学的过程的方式。约束机制,对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形成学校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5.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指学校评定教学工作价值的过程方式,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积极手段。对教师来说,评价是全部专业思想和技术水平的浓缩;对学生来说,评价可以支撑和左右着他们的未来,既可以启动一生,也可以制动一程。

做好学校管理的几点建议(适时施教的感悟)(2)

(蒋振远和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原常务副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长吕达〈中〉在一起)

●作者简介:蒋振远,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适时施教”理论创立者,新中国课堂教学的开拓者,墨子研究学者。曾任:中国西部教育顾问,中国教育学会“高效阅读”课题组特聘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适时施教”课题组组长(课题批准编号:13010488B ),山东滕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从教50年,精心致力于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多次承担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有着丰富的理论建树和创新实践经验。主要论著:《适时施教的艺术》、《二十一世纪的育人要略》、《墨子教育思想解读》、《墨子寓言故事选》、《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施教的艺术》、《适时施教的感悟》、《墨子教育新论》等。第一个提出墨子为世界首倡“义务教育”的观点,编著的《墨子箴言九十条》、《墨子寓言故事选》填补了墨学研究的空白。现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中心、中国基础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研究(适时施教)”(课题编号:中基课2016197)课题组组长,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适时施教(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理论研究,墨子思想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