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走,堆雪人去!”新学期伊始,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下课铃声刚响起,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奔向位于学校东南角的人工雪场。令人惊讶的是,这处让孩子如获至宝的“冰雪世界”竟是三名学生脑洞大开的成果。

幼儿园手工制作冰雪大世界(在校园里收获冰雪奇缘)(1)

2月18日上午,记者在校园内看到,雪花、雪地、裹着银色“外套”的景观树,加上银装素裹的森林布景,还有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的乐园,还真有几分“局部有雪”的味道。“雪景布设是按前景、中景、远景来安排的,富有层次感的设计更接近真实。”学校政教处副主任徐珺介绍,这处校园“网红打卡点”灵感来源于去年年底提出的一个问题驱动学习项目,主要参与者是八(8)班的林驰皓、沈宸轩、赵子毅。

幼儿园手工制作冰雪大世界(在校园里收获冰雪奇缘)(2)

“冰雪世界”必然少不了雪。为了造雪,项目化学习团队先后提出了造雪机、亚克力玻璃、吸水树脂三种方案。“最先想到的是造雪机,但考虑到成本和电耗问题,加之松江的气温很少跌到零下,这个方案被排除了。”林驰皓回忆,作为备选方案的亚克力玻璃也没能入选,“本打算用亚克力玻璃制作冰雕,但亚克力玻璃的折射率与真实的冰块相去甚远。”最终,团队决定用吸水树脂来造雪。

幼儿园手工制作冰雪大世界(在校园里收获冰雪奇缘)(3)

“吸水树脂遇水膨胀,并且会随着水量的增加变得蓬松,和雪的形态更相似。”沈宸轩进一步解释。寒假期间,团队成员实地调查发现,市面上的吸水树脂分很多种,通过购买样品反复试验后,最终选择了无毒、无味、环保的丙乙烯酸钠聚合物,并按1∶8比例配制丙乙烯酸钠聚合物和水。“我当时尝试1∶25到1∶8间的多种比例,几次试验下来,1∶8比例制作出的雪花颗粒感和真实的雪很相近,1∶25比例做出来的雪花比较黏、比较Q弹,效果要差一点。”沈宸轩说。

幼儿园手工制作冰雪大世界(在校园里收获冰雪奇缘)(4)

造雪方案敲定后,团队成员们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善整体设计。临近开学,几名“冰雪世界建造者”提前回校赶工。“过程比较辛苦,但结果很完美。”成员们回忆道,单是造雪就上下楼梯拎水十多趟,加上天气寒冷,造雪又需要用手不停地在水里搅拌,双手被冻成了“胡萝卜”。

幼儿园手工制作冰雪大世界(在校园里收获冰雪奇缘)(5)

“制造冰雪布景,不单涉及物理、化学、美术、地理等多学科知识,还需要考虑成本、可操作性等因素。”在徐珺看来,“冰雪世界”的诞生是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团队成员们也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有些问题是我们在设计阶段没有想到的,比如上海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冬季以西北风为主。”赵子毅回忆,实地布景那几天,他们注意到,远景布设选用的冰雪森林衬布不能抵挡风力,于是大家根据风向调整了方位,并在衬布前方底部放置了重物。

幼儿园手工制作冰雪大世界(在校园里收获冰雪奇缘)(6)

“少数人参与的项目拓展衍生出多个学习子项目。”徐珺坦言,提出这个项目化学习的初衷其实是为了营造为冬奥会加油的氛围,因此在中景布设上用上了“冰墩墩”“雪容融”等元素。除了三名主创人员,全校学生也参与了雪花手工品制作,如今挂在雪地景观树上的雪花大多出自学生之手,还有部分雪花“飘”上了学校的展示墙。在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下,棉签、彩绳、热熔胶都成为了制作雪花的原材料。开学次日,师生在“冰雪世界”定格的美好瞬间还被制作成照片墙,一句“有你的照片取下带走吧”引导孩子们将校园内的“冰雪奇遇”以照片的形式带回家,从校园到家庭,分享爱与美。

■记者 王梅 文摄

■文字编辑 李翔 陆佳

■栏目责编 李翔 ■栏目主编 陆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