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原指呆得像用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出自《庄子·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中华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中华成语故事呆若木鸡)(1)

꧁꧂溯 源꧁꧂

古时候,有个国家的人很喜欢斗鸡的游戏这个国王听说有一个叫纪踏子的人很会训练斗鸡、就请他来为自己训练斗鸡。

中华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中华成语故事呆若木鸡)(2)

十天过去了,别的训练师已经训练好一只斗鸡了,但纪滑子还没有消息。于是,国王便派人去问:“鸡已经训练好了吗?”纪踏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

又过了十天,国王再次询问,纪踏子回答说,“还不行,因为这只鸡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会紧张起来,说明它还有好斗的心理。”国王有些心急了,但为了得到完美的斗鸡,他不得不等待。

中华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中华成语故事呆若木鸡)(3)

又过了十天,国王心想,这次应该可以了吧。于是又派人去问,但纪子回答说:“还是不行。因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说明气势未消。”国王已经火了,下命令说,如果纪淆子下次还没有训练好,就砍了纪子的头。

中华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中华成语故事呆若木鸡)(4)

这样,又过了十天,纪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国王很高兴。但当国王看见这只鸡的时候却失望了,因为它虽然偶尔还叫几声,但看起来已经有些呆头呆脑,就像木头鸡一样。国王对这样的斗鸡表示怀疑,但纪淆子却说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国王满怀疑问地将这只鸡放进了斗鸡场、没想到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还没有交手就都掉头逃走了。

后来人们又把“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引申表示十分愚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发呆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