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的历史星河中,

为祖国的壮丽复兴,

而砥砺奋进的脊梁们,

他们满腔家国情怀,扛起使命担当,

挥笔抒写了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篇章。

他们是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这其中有一颗是孙家栋。

说起孙家栋,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

他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8人中的一位。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1)

翻开他的人生履历,

妥妥的一部新中国航天发展史。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2)

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3)

他都亲自参与。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

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

满天星斗璀璨,

写下他的传奇。

而隐在星光的背后,

那个扛起“小家”的寂寂无名的爱人——魏素萍,

同样让人肃然起敬。

01

一见钟情定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4)终身

1959年4月5日,孙家栋遇到了一生的伴侣。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5)

那天风和日丽,已连续奋战了几个月的同事们,在研究院组织下去游颐和园。

半路上,孙家栋跑去战友家借相机,战友拿给他一张照片。

战友的妻子说:“她是我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同学,如果合适,抓紧时间通信联络联络。”

30岁还未成家的孙家栋与姑娘的照片“相亲”也不是头一回了。只见照片上的人儿笑靥如花,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让孙家栋难以忘怀。

当天晚上,他就提笔写了一封信,丘比特之箭从北京飞向了哈尔滨。

25天后的“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6)五一”假期,孙家栋踏上了开往哈尔滨的火车。

第一次见面,两人就不约而同认出了对方。

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

一见如故的两人,愉快的相处了20多个小时。孙家栋回京后,双方都忙于工作,一直靠书信保持联络。

初次见面后的第108天,魏素萍只身来到了北京。

她带着置办的“嫁妆” ——一件镂花布拉吉和一双时髦高跟皮鞋,和孙家栋结婚了。

只见过一次,认识108天后就闪婚。放在现代,依旧是很前卫的一件事。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7)

年轻时的孙家栋与魏素萍

原来遇到了对的人,认识的时间早晚都不是问题,结婚只是一气呵成的事。

有一句话说,爱上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100多天的鸿雁传书,魏素萍早被孙家栋的才华和人品折服了。她知道孙家栋是搞科研的,具体做什么工作,她却不知情。

即便如此,她没有半分犹豫,和孙家栋第二次见面,就携手走入了婚姻。

02

不辞冰雪为卿热

婚后,魏素萍领教到了丈夫“神秘”工作的忙碌。

1962年,魏素萍的工作调到了北京,夫妻俩终于可以团聚了。

没想到,家里始终难见孙家栋的人影。他不是加班就是开会,要么就出差,一出去就是几个月。

偶尔在家的日子,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8)电话也是响个不停。

一个深冬的夜里,魏素萍被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9)电话铃声吵醒,只见丈夫衣服都没披就跑去接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10)电话,她马上拿着外套跟过去给丈夫披上。

谁知,孙家栋一边用手捂住话筒,一边用眼神示意她快点走开。

魏素萍忙走进了卧室。孙家栋一边捧着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11)电话,一边勾起脚尖把卧室门带上了。她委屈得眼泪直流,在床边呆坐了半天。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12)

孙家栋在实验室做实验

第二天早晨,魏素萍还是把热腾腾的早餐端上了桌。

孙家栋边吃早餐边笑:“我还以为今天没早饭吃呢。”

魏素萍嗔怪道:“我有那么小心眼吗?我知道你的工作机密,我受不了的是你防备我的态度。”

一直不知道丈夫做什么,孙家栋不说,魏素萍就不刨根问底。

直到两人结婚快30年,魏素萍才知晓了丈夫的工作。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13)

上世纪70年代,孙家栋在卫星研制现场

1967年,孙家栋被任命为“东方红一号”的总设计师,他更是忙得分身乏术。

12月的一天夜里,魏素萍独自去医院生下了女儿,几天过去却不见丈夫的身影。值班的护士看不下去了,打了个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14)电话给孙家栋。

第二天深夜,孙家栋才匆匆赶到医院。

看着丈夫满眼血丝,一脸疲惫,魏素萍一肚子的心酸委屈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关切地问丈夫:“几晚没睡了?你不要命了?”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15)

2007年,“嫦娥一号”刺破苍穹腾空而起,在家中看着电视直播的魏素萍止不住流泪。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16)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她伸手抚摸着屏幕上丈夫的脸,喃喃着:“老伴儿,这样的一辈子,值呢!”

有一种爱是能征服山川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17)大海,也能囿于厨房、日夜和琐事,只为托举起你的海阔天空。

03

不忘国忧唯“负”卿

工作上运筹帷幄、殚精竭力的孙家栋还是个典型的工科男。

他常年身在大漠戈壁,魏素萍给她打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18)电话,他经常催促说:“有什么事就快说,别啰嗦。”

全然不解妻子的相思之苦。

难得在家休息,孙家栋对工作还是日思夜想,睡不着就爬起来看月亮,一站就是半天。

有一次,魏素萍半夜醒来,发现身边的丈夫不见了,细听房间里没有一丝动静,吓得她大喊丈夫的名字。

半晌,孙家栋的声音才从外面传来:“我在呢,你睡你的觉,不要大惊小怪。”

别人夸他的爱人漂亮,他啥都不说,只是会意一笑。“不解风情”的孙家栋没说过什么情话,他只用行动弥补对妻子的亏欠。

只要在家休息,孙家栋就抢着做家务,去厨房做饭。

开始不知道怎么生炉子,煮饭的分量也拿捏不准,后来也能做出一顿像模像样的饭菜。

离家前,孙家栋总是默默地打点好家里的一切。他在药瓶上重新贴上标签,用大字标注服药时间和剂量。

去新加坡出差,利用片刻的闲暇,孙家栋直奔女鞋店。他掏出一张比照脚码剪下来的纸样,细心给妻子挑选舒适的鞋子。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19)1999年,孙家栋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一回到家,他就郑重地把勋章给妻子戴上。这是他对“军功章也有你的一半”的妻子的无声告白。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20)

获得“两弹一星”奖章的孙家栋与妻子魏素萍

从来都把牵挂放在心头,只是背起了家国天下的重担,就注定要“辜负”另一半。

04

且以深情共白首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21)1994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颗大容量通信卫星发射在即,项目总工程师孙家栋正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22)紧张备战发射任务。

远在北京的魏素萍手术后突发了脑血栓,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千里之外的发射场,几乎人人都知晓了这个消息,只有孙家栋一个人还蒙在鼓里。

一周后,卫星圆满发射成功。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23)

孙家栋马不停蹄赶回北京,强撑着主持完一场谈判,就病倒了。离别两个多月后,他和老伴终于在同一家医院的同一个病房相聚了。

出院后,两人住进了小汤山疗养院。

每天早晨,静谧的林荫路上,孙家栋搀扶着妻子散步,他边走边讲笑话,逗妻子开心。

一日三餐的饮食,孙家栋细心安排。他鼓励老伴每天用温泉水泡澡,他在边上帮着妻子疏通按摩。

终年见不到人影的丈夫,终于能一刻不离的陪伴在自己身边,魏素萍不由得感叹:

“我是因祸得福了,除了第一次见面时,你和我滔滔不绝地谈了20多个小时,从那以后,再也没听你说过那么多的话了。”

那20多小时的相处,就“骗取”了她一辈子的时光。从青丝到白发,她一个人孤独地守着家,守护着丈夫的梦想。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24)

想起多年来对妻子的亏欠,孙家栋不由红了眼眶。

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只能许诺:“等我留在你身边再也不走的时候,也是我再也走不动的时候了。”

自结婚以来,疗养院的半年,竟是两人呆在一起最久的时光。

爱创造奇迹。

一年后,魏素萍从偏瘫中奇迹般地康复了。

他年过古稀未伏枥,

犹向苍穹寄深情。

而她,只管丈夫风雨兼程,

背后永远有她深情的守候。

孙家栋魏素萍年轻时候 关注孙家栋魏素萍(25)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编辑/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雷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