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达人#

“恬始作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

这就是《辞源》所载的毛笔是由秦朝名将蒙恬发明的。

一个将军,为什么没事会去发明毛笔?

这有点让人不可思议。

原来,秦朝之前,中国的文字仅限于刀刻。

古代著名毛笔 毛笔并非蒙恬发明(1)

就是用刀契刻在龟甲、竹简、木片之上的。

秦始皇统一九州之后,就命令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万里长城。

蒙恬率军打仗,不成问题,是天下名将,威震九州。

但是他碰到了一讲事情,就在十万八千里的边疆,因为经常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而军情又是瞬息万变,又要随时禀报,用刀刻字的速度太慢了。这可要把大将军急死了。

一天,蒙恬将军正为此焦头烂额之际,干脆用刀割了一下手指,直接在绫绢上写了起来。

等收到这战报,把分管战事的官员吓得半死,这是血书,什么意思?战况万分紧急,于是立即报奏秦始皇。

等援军出发多日,又收到血书。

这时军师提醒蒙恬将军,不能老写血书,而且可能会引起朝廷误会。

被提醒后,这位将军更加着急。这可怎么办?

既然不能用血,那就找其他颜色,用手指写。

今天后,蒙恬将军的手指也写肿起来了。

这时,他看到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有红缨,就扯下一撮,绑在竹杆上。以此来代替手指。

蘸着点颜色写在白色的丝绫上,写得又快又好。

古代著名毛笔 毛笔并非蒙恬发明(2)

▲包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毛笔

于是,他命人如法炮制,做了许多能写字的工具。

北方野狼较多,士兵经常打狼,剥制狼皮,做衣取暖,狼毛则制成笔头。

塞外草原,人们多牧羊,因此也用羊毛制成笔头。

这就是毛笔祖师蒙恬流传下来的狼毫笔和羊毫笔。

而从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在蒙恬以前已有毛笔。

考古发现,毛笔创始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笔描绘的痕迹。

到了商代,毛笔制作技术较之前有了提高,大量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的还保留着漏刻的字的笔道,从这些笔道上可以明显看出毛笔书写留下的痕迹。

战国时期,毛笔已经有了文字记载,那时笔的名称繁多,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书同文”,规定篆书为统一字体,“笔”也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的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现存最早的毛笔实物。

古代著名毛笔 毛笔并非蒙恬发明(3)

▲清中期古钱纹象牙管紫毫笔(兰花蕊式的笔头)

此外,秦代已经出现用细竹管制成的中部镂空的笔管套,用以保护毛笔。

本文系原创,图片来自网络,版权过原作者所有。

谢绝转载,诚邀关注【陈洪标写字说画】更多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