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大揭秘(西门庆玩死自己告诉你)(1)

金瓶梅震撼认知,甚至改变人的处世哲学。

其水平,主要显现于:

佛说:“众生乐则我乐、众生苦则我苦。”

人说:“看他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

书中“欲与念”“成与败”“欢与乐”等情愫,不但闪烁“人性”光芒,更充满处世哲理。

其“光芒”与“哲性”,以西门庆在财富、地位、权力与欲望中的挣扎、碰撞为载体,以最后的死亡“献祭”告诉人们:大千世界,“财”“色”“欲”“念”皆为悲剧。

西门庆大揭秘(西门庆玩死自己告诉你)(2)

“欲”之“奴”,西门庆的“极欲”“婚钱官”

西门庆对婚姻的“戏剧性”独白与“世俗性”理解,使人们啼笑皆非的同时,与人们正直、善良、公允的价值观深深碰撞。

薛媒婆给他介绍了富有的商人寡妇孟玉楼,立刻令他“欢从颜角眉边出,喜向腮边笑脸生”。

因为寡妇孟玉楼除了姿色还“多银”。

为了“银子”,西门庆毫不犹豫地把情妇潘金莲一脚踹开,将孟玉楼娶进了门。

他因此得到一大笔嫁妆。

这笔“嫁妆”,成了他“做官”的基础,也完成了他的“资本原始积累”。

他因此而不断“升官”,且还不断“发财”,并陷入“不断发财”与“不断升官”的陷阱,且乐此不疲。

而且,通过孟玉楼的“银子”,他在疯狂占有金钱的同时也疯狂占有女人。

但凡是他看得上的女人,他都要想方设法弄到手。

不管是何等样的人,上至官僚太太,下至仆妇丫头,不论美丑善恶、贤良与否。

对此,冯妈妈说西门庆是:“坐家的女儿偷皮匠——逢着就上”。

意思是碰到女性他就要勾搭。

这就是西门庆的“婚姻观”“金钱观”和“女人观”,乃至形成其畸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西门庆大揭秘(西门庆玩死自己告诉你)(3)

“欲”之“悲”,西门庆的“乐欲”“至死”

西门庆终于把自己搞死。

其实他自己也不想把自己搞死,但他为什么终究还是把自己搞死?而且是死在女人的身上!

其实,在西门庆的内心,他自己一直认为自己并非是一个成功者和胜利者。

所以,他在成功与更成功,胜利与更胜利之间不断攀登。

所以,他的欲望“巨大”。

巨大到成为人生的唯一信仰,以至于他成了自我欲望的俘虏和奴隶。

他利用“才气” “色相”诱惑女人,通过女人获得财富,再他通过金钱向权势攀附,再利用金钱纵情声色……

他不仅将“色相”形成“闭环”,更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陷阱”。

最终,在人性的底部,他扭曲、异化。

最终跌入毁灭的深渊,命丧于欲海之中。

西门庆的“献祭”告诉世界:欲壑难填、贪欲无穷,放纵欲望的结果只能是走向灭亡。

不仅如此,在西门庆死后,西门庆的结局更令人感慨:当繁华落尽,西门大院满院荒凄冷凉。

书云:垣墙欹横,台榭歪斜,两边亘壁长青苔。满地砖生碧草,山前怪石,糟蹋不显嵯峨,亭内凉床,被渗漏已无框挡,石洞口蛛丝结网。鱼池内虾虫麻成群,狐狸常睡卧云寺,黄鼠往来藏春阁。料想经年人不到,也知近日有云来。

曾经的锦衣不再、玉食不再;嬉笑不再、欢愉不在;

取而代之的是:花木凋零、人去楼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所有的真情告白浓墨重彩地凸现出来——无非是,让世人直面从辉煌到没落的宿命,从而参悟生命的空相。

《金瓶梅》之所以是一本很有水平的书,就在于,用人的一生所有欲念、成就、高度和晦暗、颓败、零落来告诫世人:不要迷恋欲望、执着欲望和深陷欲望,不然,西门大官人的结局即便不是图腾,也是终局的皈依。

西门庆大揭秘(西门庆玩死自己告诉你)(4)

“欲”之“望”,有多少可以重来?

所以,佛认为:痛苦的根源在于“欲”

而西门庆,更是佛指定的“献祭者”——欲之化身,沦陷于酒色官财气,终归零落成泥辗作尘,归于荒凉。

而我们的现实世界,不乏想成为西门庆、正在成为西门庆和已经成为西门庆的人们。

因为,从最初的开始,西门庆是青春的、阳光的、向上的

且和众多读书人一样:挑灯夜读、十年寒窗。

在西门庆最纯净的时代,他也可谓是“立志奋发图强成就一番伟业的有志青年”。

可结局,终究与梦想虚实相隔。

于是,西门庆痛苦。他曾说:“明天的希望会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所以,西门庆不断在明天的希望中忘却曾经的痛苦,并终究为自己选择的“邪路”“献祭终生”。

而现实,又有多少十年寒窗之子能拥有光辉未来和京天伟业?

因此,现实的今天,已被西门庆终其一生书写完并证明另一种“欲望之途”的更多不幸

西门庆大揭秘(西门庆玩死自己告诉你)(5)

所以,如果有此念想,最好欲海停舟、望崖勒马。

因为,《左转》早已说过:“多行不义,必自毙”。西门庆就是。

且《论语》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西门庆大揭秘(西门庆玩死自己告诉你)(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