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8.4

解释

孟敬子,鲁国的大夫仲孙捷

“问”, 探问

论语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解读鸟之将死)(1)

“道”可以说是礼仪之道,而不是一般的“道"

“动”是变动的动,在这里有注意容貌使之严肃的意思

“远”,形容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旧读 (怨)

“暴慢”,粗鲁怠慢

“正”,端正

“颜色”,脸色、神态

论语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解读鸟之将死)(2)

“信”,诚信

“鄙倍”,鄙俗悖理

“倍”是“背”的通假字,义也通“悖”。

“笾豆之事”指陈设礼器之类的琐事

“笾”和“豆”都是古代容器的名字

“有司”, 有关部门、有关官员

“存”,在

论语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解读鸟之将死)(3)

大意

曾子得了重病,孟敬子去慰问他。曾子说:“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格外悲哀;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特别善良。(在礼仪这个问题上)君子注重的是三条:第一,端肃自己的容貌,这样就可以远离别人的粗暴和怠慢了;第二,端正自己的神态,这样就接近诚实可信了;第三,注意自己的措辞和语气,这样就远离鄙俗和悖理了。至于摆设礼器之类的琐事,那是由有关部门负责(用不着君子自己操心)的。”

论语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解读鸟之将死)(4)

导读

这段话看起来像是曾子去世前对孟敬子的告诫。孟敬子应该是曾子的晚辈,甚至学生。“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千古名言,到现在还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

容貌、颜色、辞气,看起来都不是大事,但一个人的修养正在这样的地方表现出来,别人看你,你看别人,都从这里人手,能不慎之乎?往下当我们读到《乡党》篇时,请注意前五条,看看孔子在不同的场合是如何注意容貌、颜色、辞气的。

用阅读去了解这个世界,然后爱上它

——阅世读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