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都是好奇的,每天孩子都会用那好奇的双眼观察身边的一切,幼师和孩子猜谜语也是不错的教育方式

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语言交流活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能促进发展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及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1、让幼儿初步掌握谜语的特点,引起对猜谜语的兴趣。

2、在老师的启发下,学习按物体的主要特征来猜谜语。

3、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二年级小朋友猜谜语(和小朋友猜谜语)(1)

二年级小朋友猜谜语(和小朋友猜谜语)(2)

一、猜谜语

猜谜语是在幼儿认识某一事物后,接着猜谜语。这样可以巩固幼儿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如认识茄子后,猜茄子的谜语“紫色树,开紫花,紫花落,结紫瓜,紫瓜里面装芝麻”。这样,通过猜谜,就可以对茄子的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牢固的记忆。

有时可以单独组织谜语教学。但所猜的谜语必须是幼儿熟悉的、常见的或认识过的物体或现象。第一次猜的谜语应该是容易猜出的,以后可以逐渐加深难度。

二年级小朋友猜谜语(和小朋友猜谜语)(3)

教师在念谜语前,要提醒幼儿仔细听,每字每句都要听清楚,还要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如果幼儿猜不出,可以提问,启发幼儿的思维,并帮助他们理解。如“许多小银灯,挂在天空中,白天看不见,晚上才出现”。教师就可以问:“天空中有什么象小银灯呢?这些小银灯要晚上才出现,是什么东西呢?”有的谜语显示了复杂事物的依存关系,把它们内在联系贯穿在谜语中很有意识。如“生根不着地,发芽不开花,菜市有人卖,菜园不种它”。利用了豆芽的生长特点,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猜谜语的兴趣。内似这样的谜语,猜前可以启发,猜后可以进行谈话,并可以作培养豆芽的实验。

另外,还可以利用教学游戏的形式猜谜语。最好选择一些同类的东西或相似的物体,这样可以促进幼儿分辨相似的物体,以巩固其对各种物体的认识。教师应在事前准备出谜底及与谜底相似的直观教具。说出谜底后,可以让幼儿参考直观教具猜谜底。谜语中只能说出事物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主要特点。当幼儿猜对后,要求幼儿全面地说出各种物体之间的区别。如蚕、蝴蝶、蜘蛛、蜜蜂的谜语“大姐手巧纺棉线,二姐摇扇把花看,三姐空中织头纱,四姐造糖人人夸。”事前教师可以把四种昆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直观教具准备好,可以再增添两种内类似的昆虫。谜语只说出它们的活动,或说出它与人的关系,不涉及外形特征。猜中后,(幼儿园教学与管理)应使幼儿谈出它们的不同点,重点谈与人的关系,便可以区分出益虫与害虫,从而培养幼儿对益虫与害虫的不同态度。

根据谜语的教育作用,教师应抓住有利的时机,经常开展猜谜语的活动。如外出散步时,组织观察课时,游玩时,均可说出谜语让幼儿猜,也可以鼓励幼儿把猜到的谜语说给别人猜,这样可以发展幼儿的记忆力,培养互相说与猜的兴趣。

二年级小朋友猜谜语(和小朋友猜谜语)(4)

二年级小朋友猜谜语(和小朋友猜谜语)(5)

二、幼儿编谜语

编谜语要在大一点的幼儿中进行,因为编谜语对幼儿的智力和语言概括能力要求很高,而且一定要在幼儿猜过许多谜语,懂得核对谜面和谜底后,才能教编谜语。

编谜语前,可以向幼儿解剖一首已猜过的谜语。如《耳朵的谜语》:“东一片,西一片,隔着毛山看不见”。第一、第二句都说明耳朵的位置,第三句讲耳朵是在头部的两边,以毛山比拟为头发。编谜语是描写一样东西,却又不能把它的名称说出来。同时,也应告诉幼儿,谜语的句子要简短、明白,通顺而又顺口,而且又要押韵。

二年级小朋友猜谜语(和小朋友猜谜语)(6)

开始编谜语时,(幼儿园教学与管理)教师可以先编一首谜语示范。然后出示作为谜底的图片或实物,组织幼儿观察描述,但是不能把谜底讲出来。为了启发幼儿编迷,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例如:以花生为谜底,教师可以拿出一粒花生,问:“这粒花生的外壳怎么样?”让幼儿七嘴八舌地编出各种不同的句子,最后确定一句:“麻屋子”。然后又启发幼儿:“壳里还有什么颜色的皮包着它?想一想,它象什么”?教师又引导他们编出一句“红帐子”。教师在问:“帐子里面怎么样?”接着引导幼儿编出“里面睡个白胖”。编谜语时可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后,编出谜语。编好一首谜语后,可将所编好的谜语教幼儿背熟,以后讲给别人听,以提高幼儿编谜语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