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姨母,不仅是个反面角色,更是一个反面教材。

明兰曾说过,作为母亲,康姨母是合格的。因为,她爱她的孩子。那么,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她的儿女都怎么样了?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1)

在古代,母亲的德行直接影响的自己的女儿。而康姨母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那么,康姨母歹毒的要毒害盛老太太时,她的女儿们会被婆家人难为吗?

原著中,康姨母的大女儿是由盛老太太做媒,嫁给了盛家大房的嫡次子。而盛家大房和二房关系比普通亲兄弟的关系都好,盛老太太又是大房的恩人。那么,康姨母的大女儿没有接到婆家的一纸休书吗?

爱子情深的康姨母,为了儿女向王氏求和

康姨母嫁入康府后,生下了一子二女:嫡长子康晋、嫡长女康允儿和嫡次女康兆儿。

而且,康姨妈很爱她的子女们。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2)

当初,康姨母和妹妹王氏一起议亲时,为了嫁进康府,康姨妈和王氏曾发生过争执。所以,康姨母嫁入康府后,基本不和妹妹王氏来往了。

毕竟,王氏是低嫁,康姨母应该是很怕王氏来打秋风。

但是, 长柏中了二甲第五名的进士后,王氏突然提议要将外甥女康允儿接进府来小住。还好盛紘早就看出了王氏的心思,早她一步给长柏定下了海家的嫡女。

而且,在夫妻二人争吵时,盛紘直接指出——别以为我不知,你瞧上了你大姐家的闺女。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3)

为此,王氏跑到盛老太太面前哭泣,在盛老太太的劝说下,王氏才心虚承认,相中允儿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允儿有多好。而是,康姨母对她的恭维:

王氏一阵心虚,其实她与大姐感情并不甚好,当年闺中也闹过吵过,可是后来盛家和康家此消彼长,情势调转,她姐姐便常来信哀叹诉苦,几年前便开始游说结亲的意思,恭维奉承的她十分舒服。

可见,康姨母为了儿女们的婚事,是肯低下头的。

歹毒的康姨母,是如何为儿女筹谋婚事的?

康姨母登场的时候,她的嫡长子已经娶亲。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儿媳娘家的身份。却也提过,她嫁妆颇丰。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4)

其实,康府虽然不如从前富有了。但是,康家毕竟是大族,康晋是嫡长子,将来有产业继承权。所以,儿子的婚事,康姨母应该不用过于操心。

反而,两个女儿的婚事,让康姨妈犯了难:

因为,康姨夫没有官职,康家逐渐落寞,导致两个女儿找一个好婆家都很难。

于是,为了女儿的婚事,康姨母又开始筹谋了:

康姨母和王氏恢复姐妹亲情后,总是在信中夸赞嫡长女允儿知书达理,秀外慧中。惹得王氏心痒痒,就想让允儿来做儿媳妇。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5)

不过,还好有盛紘和盛老太太为长柏操持婚事,王氏的打算只好作罢。最后,由盛老太太做媒,将康允儿说给了盛家大房的嫡次子长梧。

本来王氏还反驳说盛家大房是商贾人家,但是,盛老太太却对她说:

维大伯家不敢说家财万贯,却也是殷实富裕的,他家只有兄弟二人,将来梧哥儿便是分家单过也富富有余,梧哥儿的人品如何你做婶子的最清楚,这些年单身一人在京城里,直是老实上进,从无半点花花肠子,说起来也是亲上加亲的好事。

此时的长梧已然被保举了中威卫镇抚,也是有官身的,不算委屈了允儿。

本来以为康姨母会不答应,谁曾想,她见了一次长梧,就一口答应了婚事。

其实,康姨母这样着急,是康允儿儿已经十七岁,古代已经算大龄剩女。

而且,康姨母深知银子在手,才最是踏实。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6)

康元儿是康姨母的嫡次女,相对于温柔娴静的嫡长女允儿来说,这个康元儿可是将母亲的嚣张跋扈完美复制:

康元儿是康姨妈的小女儿,自小仗着母亲宠爱在家里颐指气使惯了,庶出姊妹在她跟前连气都不敢出。

甚至,还跑盛家,让明兰给康姨母做秀活。

康姨母自然知道女儿是什么德行,于是,她在王氏差点把如兰许给齐衡时,火速将嫡次女嫁回娘家。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7)

毕竟,王老太太心疼大女儿,自然会爱屋及乌地疼爱康元儿。而康元儿的婆母自然就成了摆设。毕竟,有王老太太护着,谁敢给康元儿脸色看。

不过,康姨母的这番操作,也让王氏恼恨了她。为此,王氏找她去理论,却被康姨母气了个半死。

可见,康姨母为了女儿有一门好婚事,连脸面,姐妹亲情都不要了。

康姨母进入慎戒司后,才发现她的儿女们和她一样自私

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觉得是王老太太不肯救她,就对王老太太一顿辱骂。

可是,康姨母不知道,惹恼了自己的母亲,即使她有三个儿女,也没有人能帮得了她:

嫡长子康晋的虽然有官职,却品位不高。而且,还被媳妇拘着,不让他管母亲的事情。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8)

而古代特殊男女特殊的社会地位,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康晋是三个子女中,受影响最小的。

所以,对于康姨母的处境,康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原著中,明兰第二次回宥阳时,在船上遭了水贼。几个嘴不严的婆子,说了明兰还在船上。事情结束后,明兰将几个婆子交给允儿处置时。

温柔娴静的康允儿,在孕期,就手起刀落,麻利地发落了那几个婆子。

可见,柔弱可能是真的柔弱。但是,论起管家发落人,康允儿也是麻利的。

在康姨母关进慎戒司后,康允儿想求明兰、长柏放母亲出来。最后,长柏说道:

如果为姨母的事情而来,那么康允儿不用说了;如果作为堂嫂来,那么还是亲戚。

迫于压力,康允儿救母的计划只好搁浅。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9)

但是,康允儿怎么就此放弃呢。在长梧升官后,康允儿为了营救康姨母,上蹿下跳。在原著番外中,华兰曾对康允儿说:

“你也该知足了,我大伯父大伯母待你够厚道了,虽心中气恨,但从未迁怒于你,想想元儿,她的公婆还是咱们嫡亲的舅舅舅母呢!你倒好,得寸进尺,一忽儿去探母,一忽儿缠着老太太原宥——老太太难得回京一趟,你大过年跪在寿安堂门口又哭又求,尽招晦气!”

甚至,在亲嫂子的撺掇下,咬破手指,写了血书,恳求明兰和顾廷烨同意将康姨母放出来。

最后惹得婆母要将孩子带回宥阳抚养。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10)

华兰还苦口婆心地劝慰康允儿,如果选择母亲,那就别怪盛家大房厌弃了她;如果选择自己的家庭,那就不要再去慎戒司探望母亲,更不要想将她解救出来。

当然,最后康允儿还是为了自己的小家,而放弃了挽救母亲。

这不是康允儿无奈的选择,她可以选择母亲。只是,在母亲和自己的小家之间,她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小家。

如果康允儿没有私心,就应该开导自己的母亲康姨母,毕竟盛家对康家助力很大:

但是,在盛老太太与长柏赴外任,好不容易回一趟京城时,康允儿却跪在寿安堂门口,哭哭啼啼,让盛老太太饶过差点害死自己的康姨母。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11)

为了救母亲出来,康允儿甚至对华兰说:

“如今老太太身子安好了,已发话叫姨“如今老太太身子安好了,已发话叫姨母回来了。大家都富贵荣华,阖家美满了。何况,何况那是我娘呀……”

可盛家团圆和放康姨母出来有什么关系呢?

比起哥哥康晋和姐姐康允儿,康元儿应该是最希望母亲出来的人。

当初,康元儿与自己表哥的婚姻,本来就是抢如兰的。而且,抢得心安理得。

按理说,康元儿嫁的是亲表哥,亲舅舅是公爹,亲舅母是婆母。而外祖母王老太太更是对她疼爱有加。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12)

康元儿的日子应该是舒服的。

可是,嫁过去后,顶撞婆母,忤逆公爹,连外祖母王老太太身边的妈妈也敢打,疯疯癫癫,就差没拎刀子捅人了!

甚至,为了不被婆母牵制,康姨母教唆女儿给婆母下毒:

你外祖母年纪大管不动事了,佑哥儿父子又都老实,只要你婆婆一死,到时不但没人管束你,整个王家也都攥在手里了!

虽然,康姨母计策售出,可康元儿是觉得她的跋扈狠毒,却没有心机。不仅被婆母识破,还被反灌了一碗上好的汤药,这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

而且,在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康元儿的舅母兼婆婆就亲口告诉康姨母:

元儿嘛……她行事横冲直撞,招摇跋扈,倒像是犯了疯病,我会找个院子给她好好养病。姑姑放心,只要我活着,一定叫她好吃好喝的过日子。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13)

番外中,也通过华兰的口,也讲述了康元儿的下场:

“说起舅舅舅母,听说最近王家表弟又添了个儿子?要说舅母眼力不错,抬进来的二房奶奶果然旺夫益子。”

可见,王家只是给了康元儿一口饭吃,不曾饿死她而已。但是,这样让康元儿活着,比杀了她还难受吧。

编后语:其实,康姨母丧心病狂给盛老太太下毒后,康姨母的两个女儿并没有被婆家休弃。甚至,把盛老太太当作恩人的盛家大房,对康允儿还是一如既往。

不过,康姨母的三个儿女和康姨妈一样自私,没有继承外祖王老太爷一点优点。

知否原著康姨母结局原文(康姨母被关进慎戒司后)(14)

在盛家,不管王氏在犯错还是在犯错的路上,刘妈妈、长柏、海氏、盛紘、盛老太太、如兰、华兰都会对王氏进行规劝。

而康姨母犯错了,她的子女只会求人家宽恕,或者找权利更大的人去压制被欺负的人。从来没有人去规劝过康姨母。

如果,康姨母的三个儿女肯规劝母亲。也许,康姨母也会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您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