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从教之路

原文作者:许彦达

整理发布:中国秀

原文刊载:《高桥记忆》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1)

我的阅读感悟

高桥是一首歌。先用他们艰难的奋斗谱写出雄浑的乐章。一代代高桥人要踏歌而行,让高桥奋斗进行曲更加激越与嘹亮。

高桥是一首诗。有大气豪放,有低徊婉约,一如我们在烈日暴雨下的抗争,在饥饿苦累下的忍耐,在无路之处开出道路的勇敢无畏,在岁月不公等级不同中追求爱情的甜蜜和理想的明天。

高桥是一部书。它有丰富深邃的、光怪陆离的故事,但正直的力量和奋斗的勇士永远是主角。高桥的故事永远是耐人寻味的励志故事。我们一代代高桥人要讲好高桥故事,续写出更加动人的高桥新篇章。

《高桥记忆》一书共分为八辑,48篇老乡文章,6篇乡贤书画作品,30万字,通篇阅读甚感既费力又烧脑。但是每次阅后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愉悦之情,因为是乡情、乡恋、乡愁沉醉其中。书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文章,阅后为了自己收藏,同时分享给更多的人。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2)

“不是一个人的旅行”是一篇通过细节流露真情的美文,犹如一曲天籁之音,荡气回肠,心灵的污垢被荡涤无存!他从家乡高桥的小村庄走出来,一路风雨兼程,抵达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深圳。引路靠贵人,走路靠自己。时代的洪流,岁月的磨砺,人生与命运,光荣与梦想。一个人走在前行的路上不会孤单,相信会有一群人伴你同行。

一个与命运抗争的勇者,总会迎来他的高光时刻。“特级教师”这快金字招牌的背后,蕴藏着夺金人的辛勤付出。许彦达老师的名字我早有所闻。最早应该是在九〇年前后,我在县建筑公司工作,盱眙实验小学北头老校区建房的时候,郭毅老校长就曾经这样说过:你们高桥人才济济,像许彦达这样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太少了。今日一见,方悟当初老校长那种“伯乐遇到千里马”的真情流露。

2019年,《高桥记忆》一书正在征文期间,我有幸读到彦达老师的几篇文章,其中“不是一个人的旅行”第一稿一出来,我就一口气读完,并且把它收藏到云端保存起来,我甚至还推荐给我的身边人。通过这篇文章使我对彦达有了更多了解。文章讲述了一个“不想当教师”到“认真当教师”再到“当个金牌教师”的心路历程。他从老高桥走出来,从教之路不同寻常。他用艰苦奋斗谱写出辉煌人生!他的故事就是高桥人的励志故事。

《高桥记忆》一书出版时,不知为何对“不是一个人的旅行”原文做了删减。其中“儿子的启示”、“改变一个班级”、“改变一所学校”三个篇幅,对教育工作者应该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我虽然早已不是一名教师,但是作为一名家长,同样深受启发。

请看他对儿子的教育方法:通过在孩子身上发生的两件小事,引发他对教育的四点思考。再看他是如何改变一个班级的:他说“决不为考试成绩损害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是树班风;其次是立班规;第三是提成绩。不光是改变了儿子,改变了班级,他还利用“基于习到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改变了一所学校。这就是“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应该有的个性”。这三个篇幅《高桥记忆》书中没有载入,今天把这篇文章的原文,整理再编供读者分享。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3)

[微风] 题记[微风]

滚滚红尘,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难得的旅行。

我从不愿做小学老师,到与她相依为命,再到沉醉其中寻找归路……

我看到了这一路上不一样的风景……

——许彦达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4)

许彦达

1965年10月,我出生在江苏省盱眙县高桥公社塘坝大队塘坝小队。在这里,父辈们每天披星戴月的耕作,让我从小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在那个年代,因为家庭成分是地主,读了书看不到前途,所以,我九岁才读小学一年级。用我父亲的话说,是为了让我到学校里混混,长了身体就回家种田。

[微风]与命运抗争[微风]

1982年,是农村包产到户的第二年。正是中考紧张的复习阶段,父亲让我在家帮他抢收麦子。“足蒸暑土气,五月人倍忙”。几天下来,我的肩膀就被扁担磨去了一层皮。后来,扁担一压上去,就像用开水往肩头浇。这一忙,就是一个星期。我很理解:父亲一辈子种田,现在有了自己的田,那份情感是我们没法理解的。父亲舍不得把到手的田丢了,可我们家里没有劳动力,怎么办?我知道,父亲内心充满了矛盾。

快到中考的时候,父亲对我说:“考上县中就让你念。”言下之意:考不上县里最好的中学,上大学没有希望,我就回家种田。

其实,父亲并不知道我当时的想法: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淮阴中学。这是当时我所能知道的最好的中学,而且听说上这所中学,上大学就有了绝对的把握。淮阴中学在我们县只招6个人。我一个农村乡镇普通初中的学生那时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为此,我挑麦子的时候,一边挑一边一遍又一遍地回顾数理化学科的内容、背英语单词,所以,我虽然没有到学校上课,但是复习并没有担误。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第一志愿填的自然是淮阴中学,第二志愿填的是盱眙中学,中专填的是上海园林学校(在全市只招两个人,定向分配在南京)。考试考了三天。这三天很多同学选择中午在街上吃,我每天都是来回四趟,考完一场赶快回家,一趟要走四里路。

接着是暑假,有一天,我正在家的后园干农活。塘庄李玉睦老师来到我们家,跟父亲报喜:说我考上了师范,要我准备一下,第二天去体检面试。父亲听了很高兴。我心想:我没有填师范,怎么会让我去体检面试师范呢?我午饭也没吃好,就往学校赶。见到班主任董老师,他拍着我肩说:“这下好啦,铁饭碗到手了,也跳出了农门。”我怯怯地对董老师说,我没有填师范。董老师对我说:“是我把你的第一志愿改成了师范。我也是为你好,你想想你一个农村孩子先解决饭碗问题不好吗?再说,就是上高中,你能保证三年后就能上大学?这三年你身体等方面就不出问题?”他的话很在理。我再看我的分数,超过淮阴中学录取线18分。我说:“我不去体检。”董老师听了有点气了,他叫来体育李老师,让他把我送回家并向我父亲说明情况。父亲一听,也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他怕我再弄出什么事情,第二天让爷爷全程陪我去县里体检。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5)

第二天一早,我在爷爷的看护下坐上了去县城的顺便车(拖石子的大拖拉机)。路上我把体检要用的照片埋在车上的杂物里。我当时想,没了照片就去不成师范了。体检要先交验照片,我自然没有,验照片的人对爷爷说:现在去照快照还来得及。爷爷忍住气,急忙带我到县百货大楼下的工农兵照像馆。可是,那个负责摄影的中年人就是不肯照,并说给再多钱也不肯照,因为一个人照一筒胶卷太浪费了。没办法,最后商定:要找到够一卷胶卷的人数才能照。说来也巧,正在爷爷一筹莫展的时候,母亲舅舅家里来了一大帮人。农闲,他们在家没事,逛县城来了。我母亲有六个舅舅,每个舅舅都有至少三个儿子,一下子来了十几个。爷爷松了一口气,对我说:“命里该你上师范。”这样一折腾,就到了下午四点多。我是最后一个体检面试的。每到一处爷爷都跟着我。体检时,无论是医生,还是面试的考官,都很好,他们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我。记得检查肝脾的时候,我说我有肝炎,医生又认真地检查了一遍,说没有。就这样,体检面试通过!

师范三年我憋足了劲读书,想着有一天机会来了,能改变命运。要毕业的时候,学校要推荐几名学生参加高考,我报了名。复习迎考那几天,我每天晚上复习到两支蜡烛点完。学校晚上十点熄灯,再点完两支蜡烛就到了早上四点多。在最后的推荐考试中,我以全校第四名的成绩获得了资格。可是,命运又一次安排我去南京晓庄师范读大专班。一边是马上工作,一边是继续读师范。我思虑再三,决定去读书。我内心还是希望能有机会改变命运。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6)

在晓庄,我一如继往地拼命地读书。两年,别的同学一到周末都满南京地跑,我连钟山陵都没去过。那时我心里有个强烈的愿望:我要考研究生。为了考研,我放弃了学生入党的机会,辜负了班主任培养我的心意。毕业的那一年,我决定报名考研。然而,资格审查交到学校,久久没有消息。离报名截止时间还有一天了,我急了,就去问学校,学校说我专业思想不巩固,不能批准。这下,连迂回都没有了余地,在学校考研成了泡影。

就这样,1987年8月,我成了盱眙县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一到单位,因为我是学校第一个大专毕业的小学教师,领导很重视我,把一个重点班交给我带,我做班主任。工作不到两周,县分管人事的教育局潘局长来听我课,听完,握着我的手说:“你是人才,我们需要你。”接着,教研室周主任也来听我课。尽管我要考研的愿望仍然很强烈,但是面对那么多的领导、同事,看着那一帮孩子,我没办法分心,也不敢分心,因为我知道,一旦出了纰漏,我一个农村孩子,没有人能给我擦屁股。第一届我的班带得很好。第二届教研室把一个两年换了三个语文老师的三年级“注提”实验班交给我,我又一次被套住了。此后,我几乎年年带毕业班。那时候,小升初竞争十分激烈,家长都盼着自己的孩子能上最好的初中,不全力依附,良心上觉得对不起孩子和家长。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7)

一九九五年春天,晓庄的恩师来我们县,特地打电话让我去见她。我向她谈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她对我说:“现在,能做一个小学教师已经很好了。有些人考上了研究生,毕业也只能在大城市找个小学教师的工作。况且你家庭负担重,你考研经济上也承受不了。谁来帮助你?”恩师的话,点醒了我,我的一颗考研的心终于冷却了下来。

[微风]用心教语文[微风]

盱眙县实验小学,是当时全县唯一的一所教育局直属小学,也是全县教学质量最好的小学,全县小升初,县里最好的中学招180名初一学生,这所学校每年可以考进110名左右。应该说,我的抗争并没有白费,考研之路,我收获了知识储备,也收获了思考能力。参加工作后,考研是我的地下工作,没有几个人知道,也不敢让别人知道。工作日,我的全部经历还是都放在了工作上。

学校安排我教三(2)班,这是三年级的重点班,数学由全县公认的名师、学校教导主任海永峰任教。说是重点班,因为这个班上的学生中有9名本校教师的子女,还有多名教师亲属、全县各大局领导的子女等。不到一个星期,学校又让我做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长。

为了教好孩子们,我一边阅读学校订阅的每一本杂志,将好的做法抄下来(那时只能抄);一边一有空就拎上小板凳到别的语文老师的课堂听课。我记得我听过李镛老师的课,李老师是我们校长的夫人。她的课娓娓道来,思路异常清晰,课堂自自然然,没有一点旁杂的东西。孩子们也很喜欢她,都很听她的话。听得最多的是杨新富老师的课,我分配到这所学校时,他刚从教导主任提拔为副校长。这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师,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唱歌很专业,音色像蒋大为,他也基本唱蒋大为的歌;写得一手好字,能用毛笔写出非常标准的新魏体;学生看图作文,图画自己画,然后刻印在试卷上。

我从他们的课上学到了很多,悟到了一些语文教学的理念,如目标要明确,围绕目标、根据教材特点设计教学方案等,也学到了很多至今不忘的教学技巧。记字形是生字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让学生对“非”这个字的字形有深刻的印象呢?赵老师听从杨老师的建议,在课堂请来十名孩子,排成两排,站在教室中央空隙,其他同学齐读“非”,每读一次,左右两排中间的三个孩子就向伸出一个胳膊,组成“非”字的形状,非常形象。

还有一次,听杨老师教《翠鸟》,在讲翠鸟外形这一段时,为了突出翠鸟的颜色,杨老师挥动彩色粉笔,学生读课文里的句子,随手画出了一只立在芦苇上的颜色鲜艳的翠鸟。我第一次感到彩色粉笔的神奇,对教学法里的直观性原则有了具体而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感觉到多才多艺对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过去了这么多年,教学技术在进步,这些似乎电脑都可以做出来,动画也可呈现,逼真程度和色彩都更好,但是,我觉得这种教师在课堂上的现场展示,随手而来,应该更有意义,也因此,三十多年了,这两个教学例子,还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逐渐地,我对学校的语文教学的样态也有了一些认识。我所在的实验小学,不仅是一所教学质量高的学校,还是一所重视教学研究的学校,它引领着全县的小学语文教学,县教育局教研员与学校联系很紧密,也经常在学校开展各种面向全县乡镇的教学研究活动。作为三年级的语文教研组长,我结合当时教学大纲的精神和要求,也为我们教研组本学年的教研活动定了个主题,叫做“整体入手、部分突破、读写结合单元教学研究”。即围绕单元训练重点,单元各篇课文确立教学重点,重点导读,然后进行读写结合,单元结束再写好《基础训练》里的作文。

当时,学生可读的书很少,学校也没有像样的阅览室,所以,多读课外书只停留在口头上,实际也不怎么好抓。我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写”上。我给教室两边的墙上挂了四张画,一边两张。所谓画,实际上是请美术老师画的简单的小写意,对语文学习而言,我看重的是写在上面的十六个字:读读想想、读读说说、读读写写、读读记记。当时的想法,只是为了让教室有个氛围,并没有“读写一体”的高度。也不知道这些对学生有什么影响。记得我让孩子们写日记。让他们写家里的东西,这是个序列,是受到课文《三味书屋》的启发。先从自己的小书房写起。可是有些孩子说家里没有独立的书房。我就让他们写家里的物件,如小闹钟、收音机,甚至一个小笔筒、小玩具,都可以。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只要家里有的,都让孩子写到日记上。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8)

一年后,学校要求上交教研组工作总结,我根据自己对这个专题的理解,结合教研组内、学校里的其他老师的一些做法,以《整体入手部分突破读写结合》为题,写了教研组工作总结。我个人觉得我写得还算畅快,所以就改了改,寄给了我晓庄的恩师叶树明老师。89年春节过后,刚开学,我收到一本叫《晓庄学报》的杂志,一打开,竟然发现我的这篇教研组工作总结被发表在上面。这算是我教学研究的处女秀。

三年级过去,四年级我跟班,还是做班主任、语文老师。一年的努力,教学上,我得到了学校、同事和家长们的认可。

新的学年又开始了。秋风袭来,校园里落叶纷飞,天气开始转凉。因为平时在学校食堂搭火,我又不注意按时吃饭,吃得又很省简,身体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我只好遵医嘱,休假调养一个星期。这期间,很多家长给我买营养品。在这一个星期里,我班上的语文课是同年级的老师轮着带的,可是班主任没有人带。按学校计划,这一周举行广播体操比赛,我正担心比赛成绩会垫底,却听到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的消息。

为了培养这些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自主管理能力,我在三年级时,就对学生进行了一日行为习惯考评。我将孩子们从早上按时起床到自己整理卧室,再到洗漱吃饭、中午回家读书、小憩,到晚上完成作业,再到做好第二天学习用品的准备、按时就寝,一共列了20条,做成考评表,印出来,学生人手一份。每周由家长评、学生自评。每周周一晨会时间,进行总结。我这样做,是因为这个班的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身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不守时、做事拖拉、家长包办等,还有其中家长反映最大的挑食等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会对我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影响。

现在想来,这样做是对的。当时,虽然全班不可能个个家长重视,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很配合,很支持。我也知道,有些孩子的考评根本不是家长评的,但这不要紧,全是自评,也有好处,至少他每周都对照了这20条,对照久了,就会知道、就会内化,就会受到暗示,再加上每周一的强化、激励,不怕他们不照着做。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要求进步的,都是希望自己优秀的。

进入四年级,我还是在读和写上用力。读,我增加了写读书笔记。要求很简单,就是每天读完书后,记下书名,读的页数,内容大意,优美词句,自己的感想。一开始孩子们写得不好,甚至有不写的,我没有强迫他们一定要达到要求。一星期要写三篇,第二天我就收上来看,好的评上星。再到班上评讲,展示。这样一来,很多孩子就逐渐学会了怎么写。后来,我重点评讲“我的感想”。因为我发现这部分很多孩子写的很少。一段时间后,这部分孩子们也会写了。他们知道要写自己读这几页书的真实想法,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有那么十几个孩子,每次感想很多,能写整页,有几个孩子甚至写了两三页。那时孩子们可读的书少。从读书笔记来看,主要是读一些优秀作文选。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有读名著的。写这一块,我借鉴同事的做法,改写个人日记为小组写循环日记,每周每人写一篇,周一交来,我评讲展示后,再发下去。这样写,小组内和组与组之间可以开展竞赛,组内每个人也可以互相学习、相互启发,是个不错的做法。我改学生作文和读书笔记很快,一般半个小时就改好了。我不是精批细改,我只看一遍,把写的好的词句圈出来。然后到班上讲评、展示。偶尔写一些评语、改一些错别字。

四年级下半学期了,学校要求各年级开展一次作文竞赛,年级交叉评比。每班选6名同学参加,每个年级评6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现场命题作文。我在班上选了6名同学参加。评比结果出来了,6名同学,有4名获得了一等奖。其他两名同学得什么奖,我记不清了。看到学校张贴出的成绩榜,孩子们欢呼着跑来告诉我。我现在还记得一个得奖孩子的名字,她叫陈硕宜。

四年级很快就过去了。89年秋季开学,我们的新教学楼也建起来了,我们搬进了新教学楼。我被安排教“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可能是因为我在晓庄师范实习时,接触过这项实验。实验班语文教学就是一本教材,而且一册有60篇课文,备课量大,还没有任何参考资料,而普通班呢,教材只有32篇课文,参考书、复习资料、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试卷全都有;此外,教实验班语文,就是单干,没有人商量研究,很多像写教学计划、总结之类的常规工作也没有人分担,当时县教研室还指望实验小学能带动全县把这项实验搞起来。我当时也没有想到这么多,既然选择不带毕业班,就服从安排。好在教实验班,学校没有让我做班主任。

这个实验班,我接的时候已经三年级。前面两年,换了两位语文老师。我们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已是这项实验的推广阶段。为了把实验工作做好,我开始重温这项实验的各项要求,努力把握实验的精神。孩子们识字太少,而且同音字经常混淆,写起作文来,错别字很多,不少孩子字写得歪歪扭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抓好日常的教学外,我给全班每个孩子订阅了《小学生拼音报》,每期报纸到后,我都带着他们读。带着他们参加报纸上举办的各种竞赛。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写字质量,我让他们参加全县的书法竞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进步很快,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快结束时,全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在县级以上作文、书法、读报等竞赛中获了奖,有些孩子还在省、全国的作文竞赛中获奖。孩子们高兴,家长也高兴,我也高兴。我想教好语文,就是要抓住语文的东西。日常学课文、做作业是一日三餐,各种竞赛,就是打牙祭,注入点学习激情,秀一秀肌肉。

92年,这个班的孩子参加升学考试,考了17个县中。其中时炜同学以语文92.5的高分位居全县单科第一、总分第一。按照我考前的想法,应该会考得更多。我们实验班的语文平均成绩79点几,而其他班最好的成绩均分只有71点几。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肯定和奖励是:我仍教毕业班。这一教,就是连续5年。直到97年,全县招生制度改革,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学升初中就近入学。

送走了这届毕业生,我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进行了反思,也对整个语文教学进行了反思。怎样教好语文?这个问题再一次成为我思考的中心。我把我的思考,结合我这几年实践,以《探索省时高效的语文训练新体系》为题写了出来。我将低年级过重的写字任务进行大削减,将一年级写字量锐减到400个左右,同时提高写字的质量要求,增加低年级的阅读和背诵篇目,增加说话写话训练,吸收“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优势,增选的精美短诗文一律采用拼音、汉字双行行文,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识字。这样做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写字负担,避免了因为写字过重而造成的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丧失,同时抓住了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对于削减下来的写字任务,我主张安排在中年级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解决。两年的实验结果显示,学生平均背诵精美短诗文102篇,同时识字量也远远超过了要求。由于写字量的减少,学生写字的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项改革的成果95年被市里推荐参加江苏省中小学语文教改成果汇报会交流,并在当时市刊物上发表。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9)

从93年到96年,我上了很多公开课,有时面向全县,有时被请到各个乡镇去上。这些课都收到了较好的反响。我记得一次让我上劳动课。教材的内容是《制作铅笔花》。说实在的,我虽然觉得劳动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是学校里的劳动课,很少有人认真上。也许教育局正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才要求我们展示这节劳动课。制作铅笔花,先要让孩子们刨铅笔,然后再把刨出的木屑做成花样的图案。这实际是一节综合实践课,涉及到自己的事自己做的现场实践,还要通过制作图案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除了完成了教材要求的上面的两个任务,还增加了说话的环节:让孩子们在展示自己制作的铅笔花时,面向全班和听课老师介绍自己的铅笔花,并要求回家后把自己的介绍写下来。学生当场说得很好,赢得听课老师的一片称赞。这样一来,我的这节劳动课融进了说话写话训练。上成这样,是因为我是语文老师,我在备课时想,应该结合点语文什么,于是,说话写话训练就安排了进去。

这段时间我带毕业班,除了经常上公开课,我还遇到了两个非常聪明而又不肯写作文的孩子。这两个孩子一个叫丁毅,一个叫刘玮,都是男孩。为了让孩子们在升学考试时,语文成绩不拖后腿,能考上县中,毕业班经常布置这样那样的命题作文,让他们反复练习,甚至有时故意布置诸如“我的小木船”或是“我和小木船”这样的题目,以练习孩子们的审题能力。每次写作文,如果没有字数要求,他们总是写几句就交上来了。后来,为了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同意他们少写作文的请求。这样,不但没有影响他们的作文水平,最后,升学考试,两个小家伙也顺利地考上了县中,语文也考出了好成绩。这两个孩子给了我启发:不能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孩子。

94年,学校成立了教科室。后来,老校长让我做教科室副主任。为了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我一面负责指导学校的情境教学推广实验,一面积极学习,了解全国各地的教学实验。

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实验小学郭毅老校长。我工作的时候,老校长五十出头了,据说他32岁就当了实验小学的校长,是名副其实的老校长了。那时,很多老教师背后都叫他“钱”校长,其实他不姓钱。因为他爱抓钱,为了抓钱,用了各种办法。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为了增加老师的福利,他办校办工厂,垄断全县中小学本簿的印刷,收入不菲;他办食品加工厂,为全县的幼儿园提供课间点心;为了建起新的教学楼,他利用学校的影响力,到处找人赞助,并答应人家把名字刻在学校墙上。其实,他还抓人。当时除了我是统配来的,他没有提前考察过,其余大部分骨干老师都是他一个一个考察过,并亲自从乡下把他们调进学校的。人品不好的,不专心教学的,业务能力不强的,在实验小学呆不下去,因为他不喜欢。从他身上,我知道了,一个校长要办好学校,要把“钱”和“人”弄好。还有一条,就是清正。当时,很多学校学生都做统一的校服,而且听说回扣不少。老校长一直到退休也没有给学生做校服,他嘴上说家长没钱,做不起,实际是不想因此被人说闲话。实验小学的学位很紧张,每到开学,校长室门外排着长长的求学位的人。大大小小的领导很多关系户,但是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本校老师介绍的侄儿侄女、孙子孙女的,他一律批准。从那时起,我就认识到:一个校长,把钱、人和自己做好了,学校就一定能办好。

96年是最后一届小升初考试,97年始,持续多年的小升初选拔考试终于结束了,改为初中就近入学。这一方面为小学免除了升学压力,一方面又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一切为升学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教师的教学及学校管理都提出了新要求。此外,作为学校中层干部,既有行政任务,又要教好一个学科,我如何应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主动申请加入中央教科所张鹏举先生主持的“小学语文自学辅导”这一课题。我要在引导学生自学上作些探索。只有学生会学了,语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在总课题组的领导下,我首先对自学辅导实验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探索,就自学辅导实验的课堂教学五环节,提出自己的看法。参与这项实验,我最大的收获是对小学语文学科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有了持续的思考和实践,这对我后来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10)

[微风]儿子的启示[微风]

我儿子上小学了,我鼓励他多读书,写作文。但是孩子刚进入三年级时,写作文遇到了问题,有时半天愣在那里,一个字也写不出,尤其是命题作文。我跟他讲,应该怎么写,他听了仍然不会。我只好一句一句告诉他,并跟他讲,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半学期的时间,作文都是我讲一句写一句这样做出来的。也不知从哪一天起,他似乎顿悟了,写作文不再找我了,自己会写了,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我想,孩子一开始是要扶的,但要求独立应该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天生就应该有独立的内在需要。我的儿子应该是在我一句一句告诉他的过程中,领会了作文应该怎么构思,怎么组织材料等作文方法的。于是,那颗向往独自行走的心,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候,也许是课堂上,也许是在我某次一句一句教他的过程中,突然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我很庆幸,我在孩子不会写作文的时候,没有逼他自己写,而是选择一句一句告诉他,并选择了等待,一直等到了他能独立行走带给我的惊喜。

我鼓励儿子读书,一有机会,我就把他带到新华书店,让他看书。有时下班回来的路上,我在地摊上选几本旧书买回来带给他看。四大名著等很多书都是从地摊上买回来的,新的买不起,工资太微薄了。我的孩子看书很快,也可能是没读进去,走马观花,我没有批评,而是选择了沉默和继续提供书,有时也鼓励几句。有一次,他在外公家吃饭,饭桌上,外公偶然讲到岳飞的故事,他居然跟外公争辩起来,说外公讲错了,并拿出《上下五千年》来翻给外公看。以后他就经常在饭桌上跟外公聊历史故事,韩信将兵、刘邦鸿门宴、二王书法……等都是他们聊天的内容。外公不时地夸他几句,祖孙俩聊得很开心。

学校要处理图书室里的旧书,我看扔了一大堆放在那里,就走过去,想淘几本。找来找去,只淘到一本《世界各国概况》。我捡这本书,是觉得它具有资料价值,自己以后写东西也许用得着。就把他拿回放在书架上。有一天,我突然看见,儿子抱着它在看,而且似乎很认真。我想,这么枯燥的书,他应该是看不下去的。不料,此后,一有空,我就看见他抱着看。我很好奇,就拿过来,问了书上一些国家的情况,他答得基本对。

孩子的这两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一是孩子学习遇到了困难,要帮他,不能硬逼;二是我们认为孩子应该读什么书,可是孩子到底喜欢读什么书,我并不知道,而我们通常自以为是,这也许是很多孩子过早失去读书兴趣的原因;三是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跟他一起聊书,会起到促进他读书和思考的作用;四是我们如何才能发现孩子读书的喜好?那就是把他们带到书海里,让他自己去找。应该说,我在引导孩子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教学的很多方面又在认识和实践上取得了进步。

[微风]迎来高光时刻[微风]

98年,我被选中代表我们县参加市教委搞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十项全能大赛。这次大赛,让我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补了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这块短板,尤其是学会了五笔字型输入,并可达到一分钟50字。比赛不分学科,每个县选五人组成代表队。十项全能是指:备课、上课(一节完整的课,一节30分钟的活动课)、语文教师下水文写作、即兴演讲、信息技术(打字及DOS简单操作)、科研论文写作(可提供发表过的论文)、三字一话(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特长展示等十项。这是一次号称万里挑一的比赛,因为比赛结果只授予20名参赛者“十项全能标兵”称号。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上课。一节阅读课是临时抽上课内容,而且内容不是教材上的。第一天下午五点抽完内容,给一本词典一些卡纸,然后关在邮电局招待所备课,第二天上午上课。我记得我抽到的是散文《香港之夜》,文题下标了作者:巴金。还好,提示了作者巴金。根据文章内容,我感觉这应该是写在《海上日出》之前的一篇散文。那时,他赴巴黎前后,途经香港。有了这些,我就找到了课文的基调,备课就有了底气。这节课根据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重点落实品读和积累,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肯定。

尤其是在指导学生背诵精美语段时,我先激发兴趣,我说:“孩子们,这么好的语段,我们要是能背下来,一辈子都会有用。想背吗?”孩子们说想,然后我教给他们背诵的方法,并作了示范,孩子们背诵的积极性很高,当堂完成了背诵的任务。接下来是语文活动课。这是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语文活动课。我抽到的是三年级。面对三年级孩子,上一节什么样的活动课呢?活动课,那一定要活动起来,并且活动内容是语文的。找准了定位,我还是将教学目标和内容确定在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上。我的活动课的课题叫《反义词对抗赛》。上课用的是五墩小学的学生。我课前把全班分成两组,然后选出主持人、记分员。为了在课堂上能胜出,我鼓动两组每个人晚上认真做准备。课堂上,一组出说一个词语,另一组要很快说出它的反义词,答对得1分,答错扣1分。你来我往,孩子们拼得很激烈。小插曲出现了,一个孩子说“遵纪守法”,另一个孩子答“贪污腐化”。主持人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加分还扣分。我示意他错了。

课结束了,曹恩宸局长(陪评委听课)对我说“贪污腐化”可以算对,这是三年级孩子,能想出这个词不容易,应该鼓励一下。我至今忘不了他这个建议。从此,“鼓励”这个词就一直活跃在我教育教学活动中,鼓励有时是表扬,有时却是宽容。孩子们不会因为你的一次宽容,思维变得不严密,事情往往没那么严重。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宽容孩子们一点,让他们拥有更大的学习热情,比什么都重要。

这次基本功竞赛,我获得了“全能标兵”的称号。对于我而言,更大的收获是别人对我语文教学的肯定,是我进一步重视了积累,认识到了鼓励的另一层含义。此后的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各种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学语文。我给班上的孩子授予“才子、才女”的称号;把他们写的好文章做成小报贴在校园里;把他们在学校好的表现及时告诉家长,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有不好的表现才联系他们家长。特别是那些语文后进生,我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宽容,他们与我亲近起来,下课围着我,争着帮我拿东西,他们也更听我的话了。他们毕业了,要做纪念册,纷纷来找我签名留言,我翻着他们的纪念册,看到全班54名同学,有47名孩子在喜欢的学科栏里,写上了语文,我很欣慰。因为鼓励,他们对语文学习有兴趣,因为宽容,他们喜欢上了语文老师,进而喜欢上了语文学科。

99年,我在教育局领导的鼓励下,在同事们的关爱中,申报了江苏省第七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我从没想过我要成为特级教师,而幸运这么快地就降临到我的头上,让我感觉措手不及。业务考核,上课环节因为上的公开课多,免了;民意测评,全校老师百分之百同意我申报,创下了江苏省特级教师评选同意率之最。在评选结束退回来的材料上,我看到领导、同事、兄弟学校的同行对我的评价:

县教委的意见:他的课堂教学融自己的个性和情感,颇有感染力,具有“实、活、趣”的明显风格,教学效果显著,成绩突出。在县、市有很高的知名度。

年轻同事:许主任业务能力强,教毕业班小升初连续全县第一,最多一年班升盱中24人,为实小争得了荣誉。

老同事:小许业务能力强,是首批大专生来校,但不骄傲,经常向老教师请教,发表过很多文章,给我们办讲座、上示范课、观摩课,注意培养青年教师。教研也是他带头,先讲座,后上课,从理论和实践上让大家有所收获。他能胜任这一称号。

兄弟学校同行:许老师课上得很好,市小语自辅会、市小学写字教学研讨会等都开过课,受到好评。在我校教师心中,许彦达同志有一定的知名度,大家对他的课评价较高,对教师教学有引导作用。

县教研室教研员:许彦达是不错的。理念和实践都很好。课上得好,曾获市、县一等奖,文章多次获省、市大奖。

群众座谈:许彦达自我要求严格,献身教育事业,堪称楷模。获市名教师称号,是市学科带头人,市“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多家外市、县学校请他去工作,均婉言谢绝。

……

这些评语,不乏溢美之词。至今读来,我还是感到心虚。我一直把这些话当作对我的鞭策。

2000年5月,我领到了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证书。荣誉、光环有时候就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让你的角色定位一下子变了,会给你提出很多更高的要求。我是我们县有史以来第一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此时,我急须调整心态,寻找新的成长平衡点,有时我要站得更高,有时又要放得更低。我知道我要面对方方面面的无形的要求。在喧哗渐逝后,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如何才能对得起这个称号?我首先得把语文教得更好,其次我得有自己对于语文教学的理解。

[微风]痛苦的抉择[微风]

在我们追寻目标的时候,我们会受很多目标以外的事情的影响。这些事情让我们分身乏术,让我们心有旁骛。如果我们全然不顾,刻意追寻,那就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有时候,我们得作出让步和牺牲。此时,我的家庭出现了很多问题,让我不得不为了生计寻找更好的发展环境。

2001年,为了钱,我毅然离开了我奋斗了十四年的实验小学,我几乎连后果都没来得及细想。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我的爱人1997年就下岗了,其后又生了肾结石,一段时间肾积水很严重。为了给她治病,我跑本地医院,跑南京医院,每月都要花去600多元。原本在农村靠种田糊口的父母也都已到了不支农事的年龄,每月拿出一定的钱来贴补他们已是很急迫的事了。单位分的福利房在同学好友的支持下总算买了下来,但拉了一些债。原打算靠微薄的工资能在孩子没有上高中之前把债还清,安安顿顿地过日子。

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春天,已经成家的妹妹又得了重病,急需要用钱。我那一点工资除去每月还房债,便所剩无几,小家庭三口吃饭都有点紧张,哪里还能派这许多用场?我原本并不把拥有很多钱当作自己的生活目标,是我面临的一切把钱推到了我生活的前台,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此时,正是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候,头顶着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光环,职称也已是中高,并且还被推选为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对象,但是为了钱我不得不作出选择,因为人必先活着,事业才有所附丽。

我先是到了苏州的一所十五年一贯制的大型民办学校。这所学校答应给我五万的年薪,这个数目对于当时只有一千多元工资的我是很有吸引力的。在去之前我还和学校谈妥了去参加脱产三个月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一事,校方还答应培训期间给我工资,为此,我很是感激。第二学期我培训回来,学校教导处安排我带一个年级最差的班,但是小学部的校长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亲自帮我调了一个较好的班。虽然班的好坏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但是校长能这样待我,我感到的只能是一种关爱。一年过去,校长又推荐我做校教科研中心主任,我的办公地点从小学部搬到了行政楼。学校承诺我的薪资也基本兑现。我用挣来的钱还了房贷和所借的同学朋友的近两万元的债。

接下来,就面临着是否调入苏州的问题。可是,苏州的政策是孩子的户口只能随母亲迁入。如果孩子入户苏州暂时解决不了,就意味着孩子要在苏州读书,我每年要交9000元的择校费。这样一来,调入苏州,就等于老家的经济压力又回到了我身上。天无绝人之路,正在我纠结之时,深圳市福田区的园岭小学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他们告诉我:调入深圳,孩子的户口可以随父亲一起迁入。这真是雪中送碳。

2002年年底,我顺利地调进了园岭小学。时任园岭小学校长的梅仕华先生,第一次接见我,一句话就让我终身难忘。我走进他的办公室,我们的手握在了一起,然后我们便坐在沙发上。他说:我们是同龄人。在梅校长的帮助下,我的孩子也很快转学到福田区红岭中学。这是当时福田区最好的中学。后来,孩子在这所中学考入了中央财经大学,再后来,去英国读研……没有梅校长的帮助,就不会有我儿子的后来。

在成功调入深圳后,我感慨万千:能调入深圳,靠的是我的职业。从不愿做小学老师,到依靠它拯救我危难的家庭、给我和孩子新的希望。我开始从内心里感激这个职业,感激那些曾经帮助我选择这个职业的人们!

[微风]改变一个班级[微风]

在园岭小学,我接的也是三年级,也从班主任做起。这似乎回到了我刚工作时候的样子。我似乎画了个大圈,又回到了原点。换了工作环境,我内心里升起了一种强烈的冲动:决不为考试成绩损害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这是我对自己过去的语文教学、特别几年毕业班教学的反思的结果,也是我2001-2002年参加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获得的新认识。

在广东教育学院参加国家级培训,我认识了施建平、杨金林等十几个省市的小学语文教学名师,听了巢宗琪等新课标研制专家的报告,读了李海林、李维鼎等专家的语文教学专著,使我对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有了系统的盘点。理论上,对什么是语文、语文学科的性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了自己的思考;实践上,对自己过去的语文教学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其中,华南师大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念和实验给了我很多启发。如果说小学语文自学辅导实验让我确立了学生主体的教学观,那么郭教授的生本教育,让我在实践层面上,对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有了更多的理解。这也是我产生上述冲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调入深圳园岭小学后,我一头扎进了学生的世界。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11)

我走进园岭小学大门,已开学五天了,分给我的三(10)班,还没有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学校和孩子们都在等我到来。这一切,都在告诉我:我必须尽快投入工作,我没有任何抱怨。我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是要三(10)班的孩子们喜欢我,因为他们喜欢我,才能喜欢我教的语文学科。孩子们的问题很多,尽管我此前仅有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但是眼前的问题,一直在引导我怎么做班主任,问题得一个一个解决了,班级才能走上正轨。首先是树班风。我给全班提出了三个词:乐观、文明、向上,并把这三个词张贴在黑板边上,告诉孩子们每个词的含义,希望通过这三个词,转变班级的风气。其次是立班规。我把班规隐藏在孩子们在校一日的各项活动中,然后建立起一个自主管理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以此,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守规矩的人。第三是提成绩。接班后的第一次单元测试成绩,吓了我一大跳:全班21个人语文不及格,与平行班平均成绩相差19分之多。这成绩太让我意外了。之前,我所教过的所有班级,最多有过3个语文不及格。这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吗?面对这样的成绩,家长急,孩子们也自卑。对我而言,更是巨大的挑战。我没有慌乱,也无暇顾及领导和同事的想法。我仍然坚持我的想法:孩子们先喜欢老师,才会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

第一学期过去了,孩子们的成绩进步不大,期末考试,全班及格率只有75%,优秀率只有25%(考试得85以上称优秀),平均分也只有70.04分,而平行班平均分都在90分左右。梅校长在期末教师大会上说:“有些名师,教学成绩也不怎么样。”新年过后,新学期又开始了。新的学期,我必须把孩子们的成绩提高上去!面对每个单元一统考就比别的班差距很大的现状,我决定退出单元统考,自己出单元卷,我们班自己考。我先把卷子出的浅浅的,课堂上学什么、作业练什么,我就考什么。孩子们的考试成绩一下子“虚高”了,大部分孩子都能考到85分以上。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听课和作业的习惯也变好了,拖拉作业的也少了,学习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在此基础上,我加强积累、加强读写。我给他们编了245句经典诵读材料,每节语文课前诵读并新学五句,预备铃响,不用老师指挥,由科代表带领全班一起诵读。这样,滚雪球,一学期下来,很多句子孩子们都能脱口而出。家长发现孩子们在家聊天,脱口说出的经典的句子,很欣喜,反馈到我这。我建议他们一起鼓励孩子。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12)

我鼓励孩子们读课外阅读,有几个孩子,喜爱读书,语文成绩很好,语文课我同意他们不用听课,读自己带来的书。我每周让他们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写必改,然后到班上展示写得好的。用这种方式,把他们引导到爱读书的路上去。在习作教学上,我提出了要让全班每个孩子的习作发表或获奖的奋斗目标。我自己每天坚持在论坛上写,写的都是班级生活中发生的事,然后发给孩子和家长看。我对循环日记作了改进,全班续写“班级生活小说”。很快,金田同学就在《语文学习报》上发表了我们班上的第一篇习作。当《语文学习报》寄来样报和稿费单的时候,我复印好,把它们张贴在教室里。孩子们哇哇地叫着,很是羡慕。第一次知道,写东西还能挣到钱!这件事,对孩子们鼓舞很大,他们习作的积极性更高了。

记得到了四年级,一次全国作文竞赛,全班一下子有14名同学获得一、二、三等奖。期末考试到了。这次,我们得用统考卷。孩子们到底怎么样?我要见真底。结果下来了,全班及格率94.7%,优秀率75%,平均分89.6。与均分最高的平行班只相差6分不到。与此同时,孩子们在年级拔河活动中通过艰难拼搏,得了冠军,用孩子们的话说“创造了希腊神话”;在校田径运动会上,也获得了总分第一;我们的班级板报也得了全校一等奖。

[微风]改变一所学校[微风]

紧迫的班级问题基本解决了。我开始试图找到我自己的“标识”性的教学符号。我觉得,作为特级教师,我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首先应该是一种思想,再就是一种实践模型。至少,应该有这样的追求。其实,这个目标,我在“国培”的时候就确立了,只是新的环境有更紧迫的问题要解决,暂时放下了。我希望在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找到自己的特色。

2003年11月份,我提出了自己阅读教学的实践模型,并在全区上了公开课《爬山虎的脚》。在这节课上,我提出了针对精读课文的“充分感知-自主探究-品读内化-拓展延伸”四环节。我至今认为,精读课文的教学,仍然绕不开这四步。

2004年3月,我应邀为广东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作培训。为他们上了一节观摩课,教学内容是李白的送别诗,并为他们做了《为学生发展而教》的讲座。这节课,我尝试革新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打破单首诗串讲教学模式,一节课教三首古诗,以读解读,互文见义,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录全文发表在《中国教师报》创新课堂版上,并且报社还加了点评。

2008年,我给全区的科组长做培训,教学《一件运动衫》,我第一次提出了“基于习得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2011年初,我调入区里的下沙小学任副校长,分管教科研和教育教学。为了提高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坚持科研兴教。从此,开启了基于习得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之路。

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八个年头。八年来,我们的课题《基于习得的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先是在区里立项,并获得研究资助,后又被深圳市立项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习作教学研究偏弱,我们又申报了课题《基于习得的小学习作教学研究》,并申请了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资助经费。几年来,我们的研究得到了杨再隋、吴忠豪、裴海安等国内知名语文教育专家的认可,《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中国教师报》等主流报刊先后发表了我们多项研究成果。我们对学校四年级学生的习作兴趣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四年级的学生喜欢习作的比例高达86.3%,而同年级其他学校的学生喜欢习作的比例仅达52%。我们也曾对期末测试中习作成绩进行调研分析,按满分100分折算,我们的四年级学生习作成绩高于其他同等学校同年级4.3分。

2017年5月,《语文报》为我们出版了佳作专号;区校园文学刊物《遇见》自创刊以来,每期都发表我们学生的作品,第二期还专栏介绍我们学校的嘟嘟文学社及社员的作品。全校有多篇学生习作发表在《晶报》《小作家》等报刊上。学生在区级以上多项比赛中,多人次获奖。在深圳读书月现场作文竞赛中,温紫晴同学代表福田区参加市赛荣获全市仅七个一等奖的第二名。八年来,学校语文学科在区里的质量调研中,成绩不断提高,如下图。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13)

基于习得的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成绩变化图

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在我不教他时,在博客里留言:“许老师,你什时候才能来教我们啊?我好想您啊!在教我们的这半年时间里,您带我走进了书的海洋,我的写作能力也提升了。上课时您给我们阅读的时间,让我阅读了很多书,在增加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谢谢您的教诲!”一位叫王智祺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回顾语文学习,他对我说:“一到五年级,我对语文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是您的单元整体自主学习点燃了我学习语文的热情。”这里再贴出三篇学生写单元整体自主学习的短文。

拼出美好的明天

蒋杨阳

今天是9月17日,距离开学已有老长一段时候了。自从语文课“转型”之后,我们的语文课也变得多姿多彩了,8个小组之间互相竞争,几乎每一节课都拼得你死我活,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比拼,互相帮助,在语文课上就显现了出来。

我被分配到了第八学习小组,当我一看组员、所在位置,我就惊呆了!怎么全班学习最差的都到我们组来了!而且全班8个组,每个组都有一个(至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且组长都是学习好、品德优秀的同学,而我们组不仅不团结,连组长都是8个小组长当中最差的,且我们组基础弱,底子薄,这可怎么办?

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的一个晚上,我躺在床上,静静地想着: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在比拼当中拿最后一名,争取往前冲,我们要团结,要努力,这样才能拼出一个美好的明天。

我按照“无论如何都不能拿最后一名”的方针,帮助组长和组员渡过难关,有时竟然能拿几次小小的奖励!学习最差的先新不负众望,在作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正努力的朝前冲着,相信吧,我们一定会拼出那美好的明天!

新学期的语文学习

徐亦捷

这个学期,我们的语文老师换了,老的教学方法也换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实行“灌水式”教学,而是要发挥我们的主动学习精神,提倡自学、互学,把每一节语文课都变成一节语文自学课、讨论课。

按照老师的布置,我在自学课前先把自己的自学笔记做好。我在自学笔记里写了自己不懂的生字词,还有我对课的层次的归纳和对课文内容的感受,我还根据课文内容收集了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供第二天上课时讨论。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在小组内讨论。同学们把昨天的自学笔记拿出来,就着笔记里各种各样的内容和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们还在课堂上进行讲课比赛和背书比赛。比赛是在小组之间进行的。每个小组基本分满分100分,还可以加分。它的评分机制是这样的:形象5分,正确30分,全面30分,创新15分,效果20分。老师根据各组的表现来评分。昨天比赛,还给了第七组一个125分。

这就是我们新学期的语文学习情况。

学习的新境界

李依珊

新来的语文许老师,一到我们班上就烧了三把火。

这第一把火显然就是他的独特的教学方法了。听妈妈说,这叫归纳总结法。所谓归纳总结法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就是先让我们做自学笔记,然后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最后,把小组成员们都不懂的问题,再拿到讲台上,由老师来逐一讲解。课后,再把老师讲的东西消化透彻、巩固自学笔记。第二天到讲台上展示。

第二把火虽不如第一次猛烈,但也大有“火光冲天”之势。我们在班里组成了语文学习小组。为了方便我们交流,老师还特地把各个小组组员的位置调在了一起。为了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许老师经常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让我们参加,例如:上次作文比赛我们小组拿了班级第一,而第一次的单元测评分数比赛,我们小组却“名落孙山”了。诸如此类的比赛真是多如牛毛。但我们却获益非浅。

那么这第三把火呢,有些与众不同。许老师要用他的热情的火焰彻底击碎我们对学习毫无兴趣的那颗冷冰冰的心。每当我们上课不专心时,他会严厉地警告我们,并且还会用更加热情的声音讲课,原因还是怕我们不专心。当然,我们的学习质量也得到了质的改变。

总而言之,新来的老师来到我们班,带来了三个火把。我们,则将用更炽热的火焰去燃烧它,让它带领我们的学习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我们再看看家长是怎么说的:

感谢许老师对黄蓉的悉心教导,老师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背诵名句,博客作文等做法均有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爱上学习。祝老师工作顺利!

许老师您好!听到这个消息真是很舍不得您离开三五班,您的教育方法别具一格,很会赏识孩子.就像您为三五班开设的博客小儿德铭就很喜欢,让他在玩中学会了很多知识.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关注小儿德铭的学习.谢谢您!

衷心谢谢许老师!您是我所接触到的最有才华,最负责人,最有爱心,最能从长远发展出发,关心、体贴、帮助孩子全面成长的好老师!我还记得您教孩子们背诵的经典名句,我还记得您鼓励孩子的小礼物,我还记得您利用业余时间创建、维护博客,把鼓励孩子们写作的种子撒播在他们心田,并精心照顾、施肥浇灌的每一字,每一句......今天,在您离开这个班的时候,我又看到了您热情洋溢的话语,更让我感动的是,你对孩子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竟能如数家珍,历历如在目前!您真是一位把孩子们装在心里的好老师!向您致敬,许老师!(尹玉祺家长)

……

从学生和家长这些鲜活的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基于习得的小学语文教学,改变了整个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态。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信溢于言表,对于基于习得的小学语文教学“作业少”的肯定。用家长的话讲:基于习得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对孩子有很大帮助”,“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爱上学习”。

用学生的话讲:“不再像以前那样实行‘灌水式’教学,而是要发挥我们的主动学习精神,提倡自学、互学”,“自从语文课‘转型’之后,我们的语文课也变得多姿多彩了”。他们从内心里发出要“拼出美好的明天”的呼喊,生发出对语文学习“新境界”的向往。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同事,是他们的不懈努力,让“基于习得”成为坚实的行动,并在行动中用不断提高的语文教学成绩为我增强动力;

感谢福建的曾扬明校长,是他用他的卓识首次肯定了我们的实践,并为我的课例写点评;

感谢福田区、深圳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们,让我的课题在市、区立项,给了我们继续研究和实践的平台,并将“基于习得的小学语文教学”收入《深圳市特级教师思想录》;

感谢深圳大学高天明教授,对我们研究和实践的关注和支持,并几次为我们提供国外关于语言习得的研究资料;

感谢《小学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多次为我提供研究成果发表的机会。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14)

[微风]不是一个人的旅行[微风]

从盱眙到深圳,我的教师之旅,同行者很多。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在盱眙,我当教师的第一次家长会,原盱眙中学副校长秦家琪老师因为女儿在我的班上,也来了。秦老师原是黄泥中学的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人。他能放下高三繁重的教学工作,亲自来参加家长会,已是对我这个刚步入教坛的菜鸟的极大支持了。家长会结束,他耐心地等其他家长差不多走完了,对我说:“以后开家长会,不要点学习不好的学生的名。”他的这一句话,可谓语重心长。这是在教我如何与家长相处。当天晚上,我反复地回味着他的这句话,头脑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点学生名时,家长的表现。我明白了当时坐在第一排的同事为什么脸红得发紫,因为我点了他儿子的名。这件事,让我深刻地自责。自那以后,在与家长相处的过程中,我能做到将心比心,应当归功于秦老师的及时提醒。

戴厚铭老师是我的恩师。在我读书时就非常关心我。我工作以后,他已调入三中,就住在实验小学前面。我有什么私事都会求助于他。我的同学来了,没地方住,安排住他家里。他鼓励我报本科自考,并想方设法为我开绿灯(当时学校不给报考)。后来,我的儿子读幼儿园,放在他女儿的班上,他也格外关照。可以说,我们两代人都受到他的恩惠。

在盱眙,像秦老师、戴老师这样关心、帮助过我的人还有很多。实验小学的楼开屏、洪霞两位大姐,不仅在工作上帮助过我很多,还鼓励我入党,并主动做我的入党介绍人。1999年,李丛华校长接到申报特级教师的通知后,晚上九点多钟跑到我办公室告诉我。要知道,这一年李丛华同志也申报了特级教师,一年一个学校同时批两名特级教师是没有先例的……可能很多事,他们都不记得了,但我一直记在心里。每次想到这些往事,心里就会充满温暖。

深圳也是个温暖的地方。我的爱人来深圳后,身体不好,园岭的司机王建国同志,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送我爱人去医院,二话不说,马上出车,为我解决了大麻烦。我装修园岭的房子,为了省点钱,水泥我自己往六楼扛,学校电工师傅李海军看见了,不顾自己刚动过阑尾手术,背上50公斤重的水泥袋和我一起扛。在我搬家的时候,学校的保安队长孙春林同志,冒雨,夫妻两个全上阵,帮我搬东西。来深圳的头一个月,回家办调动手续穷得连路费都没有,办公室的田良梅老师主动借给我路费。我在园岭买房时,仅有八万元,付首付差点钱,周蔚涛等老师凑了点钱,让我买上了园岭的房子。

2004年,全区中层干部校内竞争,同年级办公室的陈首安老师,鼓动我报名。看我不报名,他趁我不在,打开我的电脑,在报名截止时间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帮我报了名。2010年,全区副校长竞争上岗,我的好兄弟陈显清校长再三叮嘱我要参加竞争,并帮我分析有利形势。当时,他在苏州开会。晚上11点多钟,还叫他夫人把竞争副校长可能用到的资料发到我邮箱里。2002年中秋节前,我去教育局办调动手续,时任教育局人事科长赵晓轩同志不仅对我的调动非常关心,还对我的生活问寒问暖,在我出门时,一定要我带上一盒月饼……

2011年2月,我走上了新的岗位,调任下沙小学副校长。在下沙小学的八年里,我先后有幸和两位年轻有为的校长共事。柯坚林校长小我七岁,与我一起竞争上岗,他竞争正校长岗位。我们几乎同时走进下沙小学,班子成员就一正一副。我们一起工作了整整五年。柯校长虽然年轻,但老成持重,为人大气而谨慎,做事讲规矩。最难得的是我们有着共同的办学理想,关于教育的很多观点都相同。这让我们在工作时很容易形成默契。工作中,他事事与我商量,我也事事请示他。有时候,遇到问题我们又互相宽慰。他很有领导技巧,善于借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刚到下沙时,学校还在加固,第二年就接受深圳市办学水平评估,第三年举办“市民走进身边的好学校活动”,第四年举行区“教与学方式转变现场会”,他用这些活动凝聚人心,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学校在他的治理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几年里,他从未介绍过一个亲戚朋友的孩子来学校读书。学校加固后,有很多零星工程要做,从校园文化更新到室内各种设备的添置……没有一个供应商是他介绍来的。我们共同的理念是:既然做了一所学校的领导,就要对得起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一心一意为他们好。柯坚林校长正是这样做的。

2016年春节过后,杜丛英校长调入下沙小学。值得庆幸的是,她和柯坚林同志有一样的办学理念和追求,一样的正直无私。杜丛英校长关心、尊重、理解每一个教职工。她走马上任的第一天,我因为老父亲病重,在家照顾老父亲,没能主持她的欢迎会,她非常理解。整个一学期,她时常关心我父亲的病情,给了我足够的腾挪时间。学校里,哪位教职工有困难,不管是老人生病,还是孩子读书,她都想尽办法帮忙,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心上。学校的清洁工生了重病,她知道了,马上用自己的钱包了慰问金送上。学校在她的领导下,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业绩接连涌现。

这几年,学校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师生在区级以上活动中摘金夺银,很是抢眼。同时,学校成功举办了全国校园足球展示活动,成功承办了全国第二届STEM大会,成为市先进单位、市课程建设示范校、市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全国100个活力校园之一……杜丛英同志能有这样好的领导力,除了因为她有满满的教育情怀外,还因为她的正直无私和敬业。平时在学校,她不是找老师谈心,就是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要么就走进课堂去听课。学校老师只要参加本科组的教研活动就可以了,而她,每个科组的教研活动、每个课题的研究活动都会参加。全校老师的车都停在车棚里,只有她的车每天曝晒在校园里。按理说,她在深圳的亲朋好友很多,应该有很多人想做学校的生意,但是,学校的大大小小的供应商,没有一个和她有关系。学校的大事小事,一律按规矩办,而且高标准、严要求。

我深圳的教师之旅,还有很多的同行者。他们中,有赫赫有名的大学教授,有身家数亿的成功商人,也有普普通通的打工者……更多的是老师。他们满怀温情,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编织着自己的梦,也成就别人的梦,给同行的人以温暖和力量!

我的教师之旅,并不孤单!

谨以此文献给我这么年当老师遇到的每一个人!

不是去旅行而是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旅行)(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