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19日,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张震当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对此张震感到十分吃惊,因为当时他已经78岁了,这在全军在职干部中是数一数二的,而且他早已作好了退休的打算,现在党把他放在如此重要的岗位上,他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张震老了(78岁的张震准备退休)(1)

张震

其实早在1977年夏天,张震就感觉自己年龄已比较大,于是在长沙杜家园的将军干休所相中了一所房子,准备退休以后到这里安度晚年。

但张震想要退休的想法并没能如愿,1977年8月,他在党的十一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兼任中央军委常委,又被任命为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85年3月9日,中央军委调整总参谋部的领导班子,免去了张震的副总参谋长职务,张震感到非常轻松,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退休了,夫人马龄松也高兴地对他说:“过去你忙,今后我们可有时间聊天了。”

不久以后,邓小平决定将军事、政治、后勤三大学院进行合并,成立国防大学,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专门征求张震对此事的意见,张震表示自己非常支持。

张震老了(78岁的张震准备退休)(2)

杨尚昆

4月3日,杨尚昆约张震谈话,并明确地对他说:“筹建国防大学这件事,由你负责,怎么样?”

张震只好再次担起重任,这年11月30日,他被任命为国防大学校长、李德生为政治委员。

1990年4月,中央军委调整全军各大单位领导班子,张震的搭档李德生正式退休,张震觉得自己还比李德生大一岁,于是向军委反映,希望能和李德生一起退休。但军委考虑到学校建设的需要,决定让张震继续留任,并让他兼任学校政委。这样76岁的张震成为了全军年龄最大的一位现役上将。

算上这次当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的退休愿望已经连续3次落空了。

张震当选的第二天,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十四大代表,他来到张震的面前,亲切地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张震回答:“78岁了。”

张震老了(78岁的张震准备退休)(3)

邓小平和张震握手

邓小平说:“你比我小10岁,还可以干一届!一定要协助军委主席,用3年左右时间把我军各级领导班子调整好、建设好,保证全军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于党的路线的同志手中!”

张震于是再次挑起了这个重任,他给自己规定了9个字:“干实事,少出面,不越权。” 老骥伏枥,鞠躬尽瘁,张震在任军委副主席的5年里,为国防和军队做了大量的工作。

抓好军队干部的年轻化、专业化、革命化

张震上任之前,邓小平就曾叮嘱他说:“这几年的任务, 最主要的就是选拔接班人。要在全军范围内选拔一批40到50岁的人,放到一定的岗位上进行培养。个别的要破格,特别突出的要有勇气提拔,在提拔过程中培养。”

张震十分赞同邓小平的话,他认为要准备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实现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就显得十分迫切。在张震的主持下,军委首先抓了大军区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大范围地交流了一批高级干部,其中大军区正职就有将近20人,这是继1985年以后,全军高级干部交流最大的一次。

张震老了(78岁的张震准备退休)(4)

随后军委又抓了军级领导班子的调整,张震和另一位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同各大单位领导一个个地谈话,确保能选出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干部。

在张震的努力下,一大批优秀的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到1995年,总部和各大军区充实了一批50岁出头的干部,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各级的后备干部也更加充实。

张震刚担任军委副主席时,尽管邓小平让他再干一届,但他毕竟已经年近八旬,能不能把这一届干完,他心里也没有底,于是他建议军委适时增补几位年轻的同志进来,以便进行新老交替,做好工作的过渡。

中央最终接受了张震的建议,在1995年9月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增补张万年、迟浩田为军委副主席。

重视调查研究

张震担任副主席后,尽管年事已高,但还是经常去一线调查研究。有一次,张震来到某省军区视察,听取常委集体汇报。汇报完毕后,张震问省军区司令员、政委:“你们有没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张震老了(78岁的张震准备退休)(5)

张震接见部队官兵

司令员和政委回答:“经常开展。”

张震于是问政委:“你说说司令员有什么缺点?”政委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张震又问司令员:“你说说政委有什么缺点?”司令员也说不上来。

此时张震严厉地说:“你们要讲真话啊!”司令员和政委无不汗颜。

1997年,张震在视察驻港部队“大渡河连”时,问连司务长:“一个鸡蛋有多重?”

司务长回答:“一两左右。”

“一两有多重?”

“50克左右。”

“最大的鸡蛋多重?最小的鸡蛋多重?”

“最大的70克,最小的50克。”

最后张震满意地说:“嗯,这个司务长还行,他上街买过菜。”

张震还明令要求保证士兵一天吃一个鸡蛋,并规定必须是煮鸡蛋,炒、蒸、煎都不行。

有人认为如此规定过于死板,但张震却说:“一、煮鸡蛋营养价值高;二、可防止干部偷工减料,克扣士兵的鸡蛋,多吃多占。”

1996年7月20日,新疆军区发生了一起14人淹亡的重大事故。军区给军委的汇报是:事发原因是突遇山洪,难以避免。但张震听后总感觉不太对劲,他想:这些人到出事地点干什么去了?

张震老了(78岁的张震准备退休)(6)

正好这年9月,张震前往新疆进行调研,出发之前,他专门派总政有关部门的人员先去调查了解事故的情况。调查组经过实地调查,最终真相大白,原来在新疆军区部队进行抗洪抢险时,上级的一个工作组来新疆军区检查工作,为了欢迎他们,军区机关筹划了一个野餐活动,他们还提前派人去野外勘察场地,结果野外突发洪水,把打前站的人员和物资全部冲走,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事发以后,相关责任人为了逃避责任,于是统一口径,欺骗上级。

张震对此非常生气,他对相关领导说:“这起事故,完全是由于违反军委廉政建设规定而引发的。如果淹死的是你们自己的兄弟姐妹,你们该怎么办?”

最终军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这不但对新疆军区震动很大,而且也很好地教育了总部机关的干部。

张震老了(78岁的张震准备退休)(7)

军队要“吃皇粮, 开正门”

上世纪80年代,部队为了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大幅度削减了军费。为此,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军队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以弥补军费的不足。

军队放开生产经营当然是有一定好处的,从1986年至1992年,全军生产经营的总产值和总收益平均每年以15%的幅度快速递增,5年的总收益翻了两番,这对弥补军费不足、缓和供需矛盾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军队经商的危害显然更大,军委曾规定,军队生产经营要立足于搞实业,主要从事种、养殖业和工矿业、技术开发和服务业等,不得从事纯商业性活动。但生产经营的口子一旦一开,其中的利益导向便使得经营的范围越来越宽了。

当时三大总部带头,各军种设立了联合航空公司、海洋航运公司,各大军区紧紧跟上,省军区、军分区也干得热火朝天,沿海、沿边地区更是全力以赴,整个解放军都已浸泡在商海之中。到1993年上半年,全军生产经营实体已达上万个,从业人员80余万人,这严重地破坏了部队的形象,恶化了军政、军民关系。

张震在担任国防大学校长时,有一次,学校留学生系买卖羊绒,亏损了几十万元,引发了班子内部矛盾,为了帮助他们查明情况,处理善后,张震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

张震老了(78岁的张震准备退休)(8)

张震(中)

还有一次,因为经营纠纷,地方人员状告国防大学,张震作为法人代表,竟成了“被告”。这些事情都使张震意识到:生产经营,军队不能搞。

1992年1月,张震就专门指出:“军队应该‘吃皇粮,开正门’。不然,认真查一下,不知多少人要犯错误!”

但张震在调研中发现,禁止军队经商也不能完全一刀切,他在一些偏僻边远、条件艰苦的驻军部队调查时,看到由于地方经济薄弱,安排随军家属就业有困难,相当一部分要靠部队家属工厂来安置,家属工厂确有一些办得较好,如果这些家属工厂也全部取缔,那势必会影响部队官兵的思想稳定。

于是张震向军委建议:“部队以安置家属子女就业为目的创办的家属工厂,似也应允许保留。”最后全军部队的家属工厂一共保留了1800多个。

1993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关于整顿改革军队生产经营的决定》正式下发。该文件要求,对生产经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军以下作战部队不再从事经营性生产,现有企业由各军区、军兵种集中归口,统一管理。生产经营单列体系,部队建设和生产经营按照各自轨道,分别运行。

在张震的主持下,至1994年底,整顿改革军队生产经营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集中统管的企业超过60%。

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上,83岁的张震终于光荣退休了,他68年的军旅生涯,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张震在欣慰之余,写下了一首打油诗:

八十三岁脱戎装,着我工农旧时裳。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张震老了(78岁的张震准备退休)(9)

张震和家人

2015年9月3日,张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他是最后一名离世的开国中将,他的离去,带走了一个时代……

,